那些陪伴我成长的杂志们

周末收拾房间整理出了一大堆以前买过的杂志,时间跨度从初中到大学,在没有手机没有掌机,甚至网络上都很难看到动漫的年代,这些杂志就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而这些杂志编辑的审美和口味,也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口味。

小学时期——集换式卡牌
在说杂志以前,先说说小学时期特别热衷的零食里的各种收集卡片。
小浣熊干脆面,小学的时候一块钱一包,每包都会附赠一张卡片,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水浒卡,也还出过三国卡。


在这一堆水浒卡当中,我发现了看起来特别nb的一张卡。如意卡——只要填写任意六张自己想要的人物名字并寄回厂商,就可以获得这六张!看到卡背面写的寄回地址是成都,不知道这是成都地区特有的还是全国都有,而且连我自己都不记得这张卡是哪里来的……

除了小浣熊干脆面以外,奇多包装内也附赠了卡片,虽然比小浣熊干脆面的卡小,但卡的材质使用的是塑料而非硬纸,更容易保存。虽然不知道奇多争不过小浣熊的原因,但我想价格应该是其中之一,奇多当时价格应该2块左右,虽然确实比小浣熊干脆面好吃,但小学生哪里有那么多零花钱,一包奇多能买2包干脆面了。而且如果干脆面里抽到稀有卡牌,还可以以5-10块的价格卖给班里的土豪同学,嗯……集“换”式卡牌嘛,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jpg


更早期的时候奇多曾经还送过塑料制的各国标志性建筑的食玩,可惜家里一个都没保存下来。另外还有一个叫“康康饼”的零式也随包附赠玩具,不过小学二三年级之后基本就看不到这款零食了。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蹭98年法国世界杯热度的相关产品。

还有一个草珊瑚口香糖,每包口香糖里都有一个贴纸,可以找零售商要一本收集册贴在上面,收集齐以后有什么奖励已经完全忘记了。但对于那时刚从电视上看过《足球小将》动画的小学生来说,这诱惑谁挡得住啊,尽管这口香糖比奇多还贵,但还是每天都有人将零花钱花在这上面。曾经我也有一本收集册,不过可惜后面也遗失了。
小学时期我在玩什么游戏呢?FC、MD,即使那时候的卡带都是盗版,但以一个小学生的零花钱还是买不起动辄上百的游戏卡的,基本是我爸买什么我就玩什么,所以我爸喜爱的游戏类型也很自然地影响了我对于游戏的喜好。各种几十合一的卡带玩腻以后,我爸开始买“只有一个游戏的大卡”,终于逐渐接触到了一些RPG,比如FC上的DQ和重装机兵,MD上的大航海时代2、梦幻模拟战2、光明力量等等。直到现在,传统日式回合制和各类战旗策略游戏也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游戏类型。
初中时期——动漫杂志百花齐放
到了初中,电视上播放的动画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了。开始逐渐购买各种动漫杂志,最初从《漫友》开始,后面漫友衍生的系列也偶有购买。但其实在漫友之前,就已经有在购买另外一本老牌“漫画”杂志——《幽默大师》


之所以在给“漫画”加上引号,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说到漫画,第一想到的都是日本漫画,而幽默大师里的漫画,则是更被大众普遍认知的“连环画”。虽然画风比不上日本漫画精致美型,但这种搞笑类型的漫画可以带给我更纯粹的欢乐。
《漫友》可以说是我买过的杂志里坚持得比较久的,从2002年9月开始到2003年全年,几乎是一期不落的都买了,直到上高中要买其他杂志,才逐渐没有继续购买。


《漫友》让我接触并逐渐喜欢上了国产漫画,小雷、客心、林夕、于彦舒、姚非拉等等国漫作者,在没有读漫友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而对于日本动漫,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虽然不少动画漫画没有完整看过,但通过杂志“云”以后,也基本了解了剧情。我一直很喜欢杂志最后的小编回信环节,至今也还记得毒舌的血亮同志,感觉经常被血亮欺负的老实人TREE,后面还有来自成都的特编卡莲卡莲等等。
漫友杂志里也有不少介绍漫改游戏的地方——


因为零花钱有限,基本只能选择一本杂志坚持购买,我和我初中死党就每人选一种杂志购买,然后互相借阅。他所选中的杂志是——《新干线》

为什么这些书现在还在我这边,那就是一段悲伤的故事了,死党家里管得比较严,某次他家里打扫,他妈认为这些杂志影响他学习,说要把这些书全部处理了,然后他就“抢救”了一部分拿到我家让我帮他保管,等到风波过去后逐渐拿回去了一些,但也还是留下了不少还在我这里。
新干线的编辑中,印象最深的是驰骋,驰骋对于历史题材的深度文让我开了不少眼界。还有一位编辑叫鸿鹄,虽然名字记得很清楚,但却不太记得她的特点了……

也不知他是怎么喜欢上看少女漫的,受他的影响,我初中开始也看了不少的少女漫,CLAMP的《魔卡少女樱》、种村有菜的《神风怪盗贞德》、渡濑悠宇的《不思议游戏》、仲村佳树的《skip beat》等等,还有就是上面图那本《糖果子》里的国漫:小云的《匿龙密语》、KAI的《school days》、小雷的《女生宿舍@侦探学院》等等。对于小学时只看电视上《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圣斗士星矢》、《四驱小子》等热血少年动画的我来说,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说到我和我的死党,其他人上课传纸条是写字,而都喜欢画画的我和我死党,上课传的是……画

初中时我又在玩什么游戏呢?还是MD,以及从表姐夫那里借来的PS ONE,我爸玩了PS后觉得好玩,也决定买入一台。我终于也有机会接触到PS上一大堆经典作品:《女神侧身像》、《FF8》、《FF9》、《寄生前夜》、《大航海时代5》、《泪指轮传说》、《星之海洋2》等等等等,PS上好玩的游戏实在太多了。
高中时期——动漫、游戏两开花
到了高中,开始购买另外一本持续购买时间很长的杂志:《动感新势力》
《动新》对我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深远的,特别是动漫音乐方面。除了杂志内制作精致的MTV,每期还附赠整合各类动漫歌曲的CD,当初为了听这些CD,还特意去买了一个随身CD机,每天上学都背着好几张常听的CD。也正是因为这些MTV和CD,对于很多完全没看过的动画,音乐却非常的熟悉。比如高达SEED,我完全没看过,但每一首OPED都非常熟悉,高达08MS小队的那首米仓千寻的《嵐の中で輝いて》,少女革命的奥井雅美的《輪舞-revolution》等等。另外日本女团也是从动新才接触到的,当初看到Berryz工房的那首《恋の呪縛》的MTV就被击中了。

动新的小编,我还记得三位:雪拉、酷酷小狼、AKIRA,印象最深的是AKIRA,因为MTV都是他剪辑的,就觉得特别厉害。而雪拉和酷酷小狼则是在视频中献声而

这个时期各种动漫杂志非常多,动新虽然有趣,但并不会收录完整的动画剧集,想要看动画基本就靠当时其他各种收录了动画的杂志。

现在不用想也知道这些杂志肯定是没有动画版权方授权的,不过那个时代版权意识也非常淡薄,也没有正规途径可以观看这些动画。

漫画也差不多,有想看的连载,就要靠自己找到正在连载这个的杂志,再对比一下哪一本里连载的漫画自己有更多感兴趣的。
至于游戏方面,这时期有不少专门做那种流程通关视频的杂志。就很像现在视频网站上的那些,不过那时候还没B站A站,想要“云”通关游戏也只能买杂志。

在学校的时候我的随身CD机经常被同学借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逐渐开始听华语流行歌曲。初中的时候唯一听过的华语歌手是孙燕姿,那时候还是用复读机放磁带听的……所以高中开始听流行歌曲也是继续先从孙燕姿开始,买了stefanie专辑,后来完美的一天专辑出来也第一时间去预订。刚好那段时间遇到张韶涵歌手出道,很喜欢她和孙燕姿一样有爆发力的声音,就从第一张专辑over the rainbow开始,后面的欧若拉和潘多拉都有买。日本流行歌也是从高中时期开始听的,逛CD店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安室奈美惠吸引了,买回CD听了以后非常喜欢,从此也成了namie粉。虽然CD现在都还在,但当初不懂得保存包装,CD的包装盒全部没了……
还有另外一个从高中开始买的杂志系列——时尚杂志

初中开始接触了少女漫画以后,就对美少女们的各种好看的衣服很感兴趣,甚至一度想要成为服装设计师,但已经高中了,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培训想要进入美院谈何容易,另一方面美术院校的费用高昂,我们家并不算富裕,只能作罢,但是喜欢画画这个兴趣还是一直有的。想画好看的衣服,没有参照的模特怎么办呢?没错,那就是看时尚杂志啦!

高中时期玩什么游戏呢?嗯……家里还是只有PS,好玩的基本都玩过了,而且虽然小学初中家里都没有怎么管过我,但高考毕竟事关前途,家里还是不太让我玩游戏的,高中放学回家的娱乐就只有听歌和画画了。
大学时期——疯狂沉迷游戏
到了大学,一下没有了高中的各种压力,大学也管的不严,就开始疯玩,虽然小学就有玩过传奇、仙境传说,但都没有持续玩太久,真正持续地玩网络游戏,也就是从大学开始。
很多人可能这个时期沉迷的游戏是刚刚登陆中国《魔兽世界》,而我沉迷的则是另外一款即使现在看起来设计也非常新潮的休闲网游——《洛奇》

洛奇这款游戏真的非常特别,装备没有等级职业限制,人物也没有强制的职业,自己想学什么技能就学什么,只要不断通过转生获得技能点数,理论上所有技能都能学满,战斗也不是传统网游的站位读条,而更像是动作游戏。从大学开始,直到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一直在玩,是我至今为止玩过最久的一款网游,没有之一。现在这游戏也还在运营,只不过剧情看来是没有更新了。
大学期间靠打工的钱买了一台PSP,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款掌机,小时候虽然家里有主机,但却从来没有拥有过GB、GBA这些掌机。有了PSP后,也有购买过一些PSP的杂志。

也是从大学开始,开始比较关注游戏业的动态,动漫类的杂志已经没有继续买了,买的杂志都是游戏相关的。


大学毕业以后就基本没有买过杂志了,这些杂志真的可以说是见证了我的整个从初中到大学的学生时代的动漫游戏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