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安颉

2022-07-14 18:10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安颉




安颉(?―431年),辽东胡人,北魏重臣安同第三子,深得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两代皇帝的信任。安颉为人聪慧善辩而且擅于谋略,在兄弟中最有其父安同的气质风度。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初期,任命他为内侍长,令他检举百官中的违法行为。安颉敢于检举弹劾官员的过失和奸邪,无所顾忌回避。就连父亲安同晚年好敛财的事都给予检举揭发。明元帝认为他很忠诚,特别亲近和宠信他。
426年(始光三年),太武帝拓跋焘向西出兵讨伐割据关中的赫连昌。北魏大将宜城王奚斤从长安率领军队抵达安定,与尉眷、娥清、丘堆率领的大军会师。当时安颉任监军侍御史,建议向赫连昌发起进攻,但奚斤仍然认为很难取胜,拒绝出兵。安颉只好暗地里与魏军另一大将尉眷谋划突袭敌军的计划,他们挑选好骑兵然后等待时机。等到赫连昌又率领部队前来进攻北魏军队堡垒的时候,安颉就率军出去应战,结果赫连昌因其坐骑跌倒而跌落马下,被魏军俘虏。安颉生擒赫连昌之后,把他送往京师,升任安颉为建节将军,赐爵为西平公。
430年(神麚三年)三月,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其部将到彦之率众进攻黄河之南,以此援助赫连定。十月,魏军集结主力开始发动反击,安颉率军攻打金墉城,刘宋守将杜骥弃城逃跑。安颉于是占领了金墉城。不久后,他又攻克虎牢城,虎牢敌军溃败,南朝的司州刺史尹冲坠城而亡。
431年(神麚四年)二月,安颉与琅琊王司马楚之合兵攻破滑台,擒获南朝宋将领朱修之、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俘获敌军一万余人。于是收兵回到京师。431年(神麚四年),安颉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爵位为王,谥号“襄”。





统帅 B
(安颉擒赫连昌,攻洛阳,溃虎牢,拔滑台,一举而摧义隆众,遂为名将,未易轻也。)
武力 C+
(安颉募壮勇击昌,或有其勇。)
军谋 B-
(安颉从奚斤讨赫连昌,斤以马多疫死,士众乏粮,乃筑垒自固。遣太仆丘堆等督租于人间,为昌所败。昌遂骄矜,日来侵掠。颉曰:“等死,当战死!宁可坐受囚乎?”斤犹以马死为辞。颉乃阴与尉眷等谋,选骑焉。昌来攻垒,颉出应之,昌马蹶而坠,颉擒之。)
智略 B-
(安颉辩慧多策略,最有父风。)
内政 C+
(安颉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寮,纠刺奸慝,无所回避。)
魅力 B+
(安颉尝告其父阴事,帝以为忠,特亲宠之。而为将善绥士众,及卒,宋士卒降者无不叹惜。)


全史人物评鉴-安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