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政治经济学 I 研读摘要
【一.对象和方法】
“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更不能发生。
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定义的总括」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同时,不言而喻,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规律,对于具有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一切历史时期也是适用的。”「先研究个别阶段的特殊规律,从而总结出相同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时期的普遍规律。就像是研究历史的学者,只有深刻研究了每个朝代的历史,才能写出一部优秀的通史。」
“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和方法的产生,随着这一社会的历史前提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产品分配的方式方法。”「分配方式产生于社会生产和交换」
“随着分配上的差别的出现,也出现了阶级差别。社会分为享有特权的和受歧视的阶级,剥削的和被剥削的阶级,统治的和被统治的阶级。用暴力对付被统治阶级,维持统治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统治条件。”「分配差异的出现,使得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产生」
“可是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它反过来也影响生产和交换。某种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越是活跃,越是具有成长和发展的能力,分配也就越快地达到超过它的母体的阶段,达到同当时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生冲突的阶段。”「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会使得他们孕育的分配方式越来越不平衡,从而反过来导致这种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瓦解」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短短的时期内它已经造成了分配上的对立———一方面,资本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一无所有的群众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它必然要走向灭亡。”「恩格斯用资本主义实际情况,证明上面的观点:分配将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瓦解」
“一个社会的分配总是同这个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相联系,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会占支配的地位。只有当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走完自身的没落阶段的颇大一段行程时,当它多半已经过时的时候,当它的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它的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种越来越不平等的分配,才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从已经过时的事实出发诉诸所谓永恒正义。”「当某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开始或向上发展阶段,分配形式的不平衡性还并未有完全体现在社会个体身上,但随着继续的发展,矛盾的积累一定会加深,这时认为这种分配不平衡的意识才会占据主流」
“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日益成为生产本身所无法忍受的桎梏;这些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造成了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越来越少但是越来越富的资本家和人数越来越多而总的说来处境越来越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最后,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所造成的、它自己不再能驾驭的大量的生产力,正在等待着为有计划地合作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去占有,以便保证,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保证社会全体成员都拥有生存和自由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非常精彩的批判!」
“现代的大工业,一方面造成了无产阶级,这个阶级能够在历史上第一次不是要求消灭某个特殊的阶级组织或某种特殊的阶级特权,而是要求根本消灭阶级”「要相信无产阶级自身的先进性」
“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