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滑铁卢到麻省理工学院,我的2021美国研究生申请

#背景#
本科: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专业:数学系
实习经历:银行+买方
GRE: 323
Ad:Baruch MFE, MIT MFin,哥大MFE, IC MFE, UT MMF, UT MFE, NYU MFE 8k奖学金
前言
回望自己的申请季还是有挺多感触的。我记得1月份面试和offer都没怎么开始下发时候天天都打开邮箱刷新邮件的纠结,也记得拿到offer之后在其中选择的纠结的喜悦。写下这份总结像是回顾了我的大学时光一样。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如果我有什么最宝贵的经验给到大家的话,我觉得就是,不管申请季的结果怎么样,只要做一个一直努力的人,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
课程
基本MFE专业就是围绕cs, stats, math, finance这四大核心, 所以把课上全就没问题了,因为有的学校申请会让你具体列出各个科目上过的课程和成绩。cs方面主要就是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以及机器学习方面的知识。stats方面就是probability, statistics, 以及time series。math方面一般需要linear algebra, calculus, ODE。finance方面有些basic understanding就可以。
实习
我个人感觉大学的实习可以都做几段,探索不同方向,甚至不必拘泥于仅仅是金融方向的职位。我觉得多了解一些热点领域的发展前景和近况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也能更好的思考如何把金融领域和他们结合在一起。即使是金融中的量化,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广的含义。各个岗位使用的技能可能是相似的,但是工作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向,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想要在研究生前尽量确定好自己想做什么方向,这就需要把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尽可能的都去尝试,没有机会尝试的通过和别人network来了解。Technical skills无外乎还是围绕MFE的四大核心进行展开。同时实习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soft skills的地方。通过实习可以学习怎么和同事沟通,和老板有效的1-1。我觉得实习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你的简历有5条bullet point, 更是一个自己收获成长的机会。每次思考自己想干什么,挑选想找什么方向的实习,做project to show your interest拿到面试,准备面试,收到offer都让我有所成长。
标化
因为是加本,所以我不需要参与托福考试。GPA要努力刷高,尤其是与MFE有关的课要努力取得高分。由于疫情,刚开始其实没有考虑去美国读研了,后面又临时想试一把,所以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来看GRE,导致我的GRE分数不是很高。不过GRE只要过线了,基本够用也就可以了。
选校
想申的都申上。拿到offer之后看自己喜欢哪个学校,再咨询些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就够了。我觉得不必要特别看重学校的排名,还是看自己自身想从研究生上学到什么,补充什么,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我相信同学们申请的都是很好的学校,这些学校之间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以后的发展空间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
文书
感谢世毕盟的mentor和咨询师帮我梳理文书思路,提出修改建议。我在写PS的时候一直听着派克特和刘柄鑫的《人海人山》,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份给研究生学校交差的小报告,而是一份对自己的探索,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想申金工,为什么喜欢金工,一路以来做过什么努力,走了多远。我基本用了一个月来磨PS,每周看一看进行一些小的修改,然后跟mentor汇报情况。CV因为之前投递实习工作,所以一直更新的都比较勤快。
面试
行为面试=口条顺畅+自信。你要相信你就是全宇宙第一名,然后Just be yourself就完了。我相信同学们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只要展示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思考,面试官都会喜欢的。世毕盟会有native interviewer跟你进行mock interview。其中一位老师在和我mock后还给我写了几页的详细的书面建议,让我受益匪浅。Technical interview刷过经典的小绿书和150题就稳稳当当了。
感谢世毕盟
我的mentor和咨询师都对我的帮助很大。刚签约世毕盟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定位该在哪里,世毕盟的老师们帮我明确了目标,让我心里有了底。通过收听收看世毕盟申请培训系列课程也让我明白了申请季的大概流程和需要把控的时间点。因为之前语言成绩一直没有出来,咨询师经常会督促我赶快进行相关学习。在我觉得特别沮丧的时候,世毕盟的老师们也一直鼓励我,给了我很多支持。很多可能要花时间研究的坑,都因为世毕盟专业的帮助让我成功避过,让我在申请的路上走的很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