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现实的同一
事物之间相区别的现实标志,并不在于我们的判定方法,而是由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所决定的。 人们在认识这些事物的时候,根据事物自身的属性而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所形成的知识才能与实际相符合。 如果我们所形成的知识与被认识的事物不相符合,那一定是我们的认识方法出了问题,事物的自在性决定了它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原初性,因此它们并不需要担责。 一切知识的可靠性都要经过现实过程的验证,明智的人,不会把那些未经现实考证的知识奉作真理,否则就会走向谬误。 知识的真理性是通过人类在对自然和社会无数次的改造中而被确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或是个人要想发展顺利,少走弯路,就一定要牢牢紧握真理。 历史中的错误不断的在提醒着我们,只有那些重视客观现实的人们,他们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才最终走向了成功,失败的往往是那些在谬误中前行而不自知的人们。 因此,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与物质的同一、主观与客观的同一,知识与现实的同一,只有这样,真理的现实性才得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