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轮式两栖自行火炮,总搞一些理念超前的武器装备
关于克里斯蒂这位地面装甲武器的设计大师,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设计,恐怕就是那款能让坦克尽情“飙车”的克里斯蒂悬挂了,作为一代大师,克里斯蒂当然不止这一款能拿得出手的设计,在之前的文章我曾简单介绍过他的自行榴弹炮、自行防空炮等装备,今天再来聊一款轮式两栖自行火炮。

M1919是克里斯蒂设计的一款75毫米级别的自行火炮,不过当时他的标准克里斯蒂悬挂还没有成型,主打的是轮履两用理念。奈何M1919并不成功,存在履带脱落等问题,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
在这种情况下,克里斯蒂决定一边进行轮履两用技术的改进,同时研发一款性能更加强大两栖车辆,这就是被称为克里斯蒂M1921的轮式两栖自行火炮。

这款新式的自行火炮拥有一个箱式的车体,在车尾安装一台克里斯蒂自制的120马力5缸发动机,行走装置采用3轴设计,后两轴比较接近,发动机驱动最后一对车轮,而这对车轮又通过轮毂外侧的链条与前方一对车轮相连,实现联动;在车尾两侧还各有一具三叶螺旋桨,供车辆在水中时行驶。
M1921并没有放弃轮履两用功能,需要的话也能安装上去,只不过它更侧重于轮式状态行驶。车辆以轮式状态陆地最高行驶速度22.5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160千米,而采用履带式则只有11千米的最大时速,行程也降低到96千米。

车体装甲很简陋,整体上只有6.35~19毫米不等的装甲板,车体两侧布置成密封箱的结构,增加在水上的浮力,不过内部似乎没有泡沫填充材料,一旦被洞穿就会进水。
为了减低重量,M1921取消了炮塔,一门6磅炮直接布置在车体前端,只能向前方一定角度的方向射击,战斗室也为顶部敞开式,没有固定配置的自卫轻武器。

在当时而言,M1921在测试中表现还算不错,在那个时候大家的坦克都还慢吞吞,机动水平还过得去,主打的两栖能力也很超前,克里斯蒂到海军陆战队推销他的设计。
同克里斯蒂其他大部分设计一样,M1921两栖自行火炮在得到一片赞赏后就没了下文,军方认为它身上还有太多的缺陷,遂不予购买。

克里斯蒂并没有放弃,他随后又改进出了M1922、M1923等后续型号,车轮也改为8×8布局,增加螺旋悬架,将最大速度提升到48千米每小时,1922年12月时还曾亲自驾驶一辆M1922度过了哈德逊湾,水上平均时速5节,这已经足以表明两栖车辆的优秀性能,然而军方还是只鼓掌不掏钱。
单就武器装备发展的思路来看,两栖车辆有其存在的价值,目前世界上许多装甲车、步战车都具备两栖行驶能力,可见克里斯蒂主打“两栖”属性本身很具有前瞻性,只不过他有点“生不逢时”,孤立主义让当时的美国并不注重发展军事,尤其是陆军,以至于像克里斯蒂这样的装甲武器设计大师在经过多年的打拼后默默地退出了这一领域,他的许多超前理念产品也被封存。

曾有说法认为日本购买了一套M1923,不过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证明,但是从克里斯蒂当时所处的困境来看,偷偷摸摸买出一些设计解决经济问题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种研究很费钱,他在30年代放弃设计坦克,除了美军冷漠的态度之外,一定程度上相信也和资金短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