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如果你看懂了,起码说明你的智商比一般人要高那么一点点

2020-05-06 12:11 作者:丨七宗丶罪  | 我要投稿

写下这个标题确实有一些不礼貌,但终究是事实。不过这与内容暂时无关便不再提,还请耐心看下去。

首先,大概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会偶尔地对世界的形态,本质进行思考,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遵循着严格的物理规律,并且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对于由无数微观粒子形成的生命个体,我们的一切是否注定,是否拥有意义,自人们认识到微观世界和宇宙以来,便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这些终究是扯不清的话题,我们普通人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在一个生命个体的前提下,找到更多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我们的世界。

老子

《道德经》开头就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道德经》当中,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以一个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个世界的方法。

首先说一点题外话,对于网络上一些所谓的专家胡乱断句,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些乱七八糟的,那是扯犊子的,大家不要相信,因为汉代发掘的《道德经》版本开头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古代“也”字通常作为一个短句结尾,所以常规读法才是正确读法,先告于大家。

那么回归正题。道德经第一节中,就有将道与名,关于名字和本质进行区分的观点,根据道德经后面内容中的论述,我们大致的可以将事物存在分为阴阳两面。但这个两面并非是阴阳对立的两面,而是阴阳共存的两面。

首先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如果抛去一切生命个体的认知角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混沌的,因为没有观测点,一切属于未被观测的状态,那么形态上只是最基本粒子的堆积。我个人将这种形态成为本质。在道学中,大概属于“阴”的一面。

其二是当我们以人的眼睛看到世界,物质有了一个形状,颜色,大小,我们对这个物体,结合自身存在的记忆和认知进行定义,并赋予一个名字或者代称,这种认知我称之为性质。在道学中,大概属于“阳”的一面。

这便是事物存在并且必须拥有的两面性,本质和性质。

即是物理上物质的存在和给与人的主观认知。

我之前有看过一个关于游戏世界的视频。当我们打开一个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我们拥有一个大约160°的广角视角,然后拥有了一个小范围的360°的听觉区域,这种便构成了电脑屏幕和音响给与我们的信息。然而这个游戏当我们打开时,除了那视角内的区域,其他区域其实是没有转化为图像信息的。

而我们人类的眼睛恰好一样。作为一个生命思维个体,当看到一个物体时,我们的大脑会结合记忆和已有知识的认知给物体进行定义,此刻的物体便拥有了性质上的存在,而未被看到的物体,虽然我们可以结合记忆进行想象,但终究是无法与实际百分百相同。因此,未被观测的物体,实际上并不具备性质,只具有物理层面上的客观存在。

这个世界荒诞却并不离奇,荒诞是因为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真实,但一切却又遵循着严格的物理规则,因此却并不离奇。

如果有读者学过美术,或许会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就是当你去以一个创作者的心态观察事物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成为了光和影和颜色,再也没有其他,一个人物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堆颜色的堆积。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全世界最美的蒂法

就比如我在这里放一张蒂法的图片,她真的漂亮么?你再好好地仔细地仔细看看,这些终究不过是颜色的堆积。不过是颜色堆积的形状给与了这个图片“蒂法”的这种性质而已。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的这三种“看”的境界,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三种境界,这一切终究属于事物的认知规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的思想领先了世界两千年,所有的一切东西,源于根本,都是处于认知层面的定义。一切的美丑,善恶,都不过是结合社会群体所传承下的定义。

老子之所以是圣人,并非是因为他有无所不能的能力,也并不是因为他能修仙,能长生不死,而是说他可以从思想上脱离人这个个体的束缚,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

什么是无我的境界?不是没有我,而是忘记个体去将思维的角度扎根于整个世界。从人类个体的思维中能达到最为“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用呢?

有。

当剥离了主观这一角度,那么我们的思考便可以更加的全面,更加理性,当我们回归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也会具备更加具体和全面的观点。

世界就如同一团看不清摸不到想不透扯不烂的混沌,我们要去认知它,只能借助最基本的眼睛,耳朵,触觉,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表象上的东西,颜色,声音不过是神经元传给大脑的信号,但不代表着世界本来的形态,要了解它,需要真正深远的思考。

从小到大,我从不信仰也看不起任何一个宗教中所谓的神,因为任何一个宗教里的神终究不过是披着人的衣服的强大个体。直到读到道德经,天下地下,若有一神,除老子之外,再无二人了。

哦,这个“老子”意思是“我”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这么说,那就涉及到唯心主义的思想了。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时说了一句话,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个我不是指释迦牟尼,也不是指作者我,而是指“我”,此刻正在阅读,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我”。

明白了么?明白了就评论明白了。

这个问题,下一篇文章再讲吧,一下子想太多脑子会坏掉的。

(文章在简书上也发布过,也是本人)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如果你看懂了,起码说明你的智商比一般人要高那么一点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