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新增3所试点高校,10个必问问题答案
近日
教育部公布
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
今年将增加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同时,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发布了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关注此类招生计划的考生和家长也可以查看招生简章,提前了解强基计划相关政策。
什么是强基计划?
又有哪些学校参与该计划?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试点高校名单(2022年新增3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招生程序
3月底前,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4月,考生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日程安排如有变动,请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怎样报名
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照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老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干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培养模式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一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看完了那么多
或许你还有疑惑
下面这些相关问答
相信一定能够帮助你!
考生报名强基计划还需要参加统一高考吗?
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强基计划认可的比赛证书都有什么?
目前来看,高校对(数理化生信息)五大学科竞赛奖项的认可度较高,其他赛事认可情况还要看高校给出的招生条件。
强基计划体检有特别要求?
目前高校没有透露强基计划有体检要求,家长和考生需注意的是高考体检要求,比如存在视力问题部分生物类专业不能报。
强基计划能否兼报其他高校?
大多数招生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不能兼报其他高校”。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表示,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每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志愿具体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报名系统为准。
强基计划和高考冲突吗?
没有冲突。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5%。强基计划在近期报名,高考后确定入围、进行校测,在时间安排上也不影响高考。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是否能转专业?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发布的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明确提出“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换专业学习”。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表示,强基计划学生原则上不得转专业,特殊情况下须转专业的,转专业范围限于本校强基计划专业,按《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执行。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某校对某省的最后招到多少学生的指标是一定的吗?入围后,在校测和后面的算总分环节,是省内竞争还是全国竞争?
招生计划是一定的。考生将进行省内竞争,如果录取名额不足存在补录的可能。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考生提供激励机制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2022年继续深入实施强基计划
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畅通本硕博衔接培养通道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华南理工大学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表示:
提供优越的激励和配套措施强基计划先进班级及先进个人单独评选,“学校奖学金”获奖比例为本班学生人数的40%。强基计划学生实现成长过程的“三个一”,即在本科期间有至少一次出国(境)学习经历,至少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至少有一次独立作学术报告的经历。在强基计划班级推行本科荣誉学位项目,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可申请“华南理工大学荣誉学士学位”。
中国海洋大学在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表示:
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
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
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
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