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点汇总丨业内人士的个人消费(省钱)指导

2022-03-24 17:50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依然是被推荐的纪录片,一集只有短短20分钟,一共6集。

每集的重点是帮助一个陷入财务危机或者有存钱需求的家庭,整理他们的开支,给出建议,然后回收结果。

同时每一集还有一位业内人士来给到一些省钱贴士(关于旅行/婚礼/买车/买房/税务/爱尔兰度假),并且再通过人群测试,将一个消费行为的小知识。

很有趣,一口气就看完了。


我和孩子她爹算是在花销上比较有条理的人了,所以一开始并不觉得自己能有多大收获——结果看完发现,我们也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点。

算是非常干货的一部片子了,边看边按集数进行了重点整理(旅行、婚礼、税务、度假的内容国内差别太大了,没记录,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剧集)。

 

第一集:六个孩子的爱尔兰月光妈妈想存够女儿的婚礼经费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饮食:长期大量的外卖

能耗:因为形状而选择贵很多的碳

日用品采购:因为喜欢某些牌子而花费更多的钱

·汇总统计问题:

不好的通讯习惯、长期的外卖、追求名牌、以高利率的小额借款来应急

·给出建议:

1.关于借贷:银行客户福利贷>消费贷>信用卡>私人钱庄(国内大概得对比花呗借呗?)

2.从外卖到饮食计划——先尝试一个月:

→一开始,按周计划,一次性买菜;之后可以定下每周的菜谱

3.通讯:更换合适的套餐(通讯、网络等各类)

4.日用品(黄油、麦片、茶饮):多买几种尝试,选出性价比更高的——你大概率并吃不出来区别

·知识:

赋予效应,让我们很少主动去改变已有的东西。

 

第二集:两个孩子的无负担全职家庭希望攒钱买新房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1.异地的房产,租不抵债——负资产

2.房子的租金

3.孩子相关的大量买买买

4.慢性疾病的固定支出

5.说不清的零散大量开支

·给出建议:

1.退税(国内大概:房贷、子女、老人?)

2.不要信用卡取现:手续费、当天计息

3.当一个人说不清自己的花销都在哪里——让另一方管钱(并记账)

4.给孩子的衣物采购设一个月度金额(也许可以通过年度金额来拆分)

5.通过对异地房产进行估价来尽快做决定——回老家住它or及时止损

6.减少外食的次数

·知识:

锚定效应:销售植入一个数字给你,然后让你为接近它的数字花费,忘掉自己的预算

 

第三集:60+的老人希望为养老做好准备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1.异地(国)亲属邮寄大量礼物

2.给孙辈的高溢价大量买买买

3.穿不上但“很值得”的衣物

4.老旧的敞篷豪车、高耗油

·给出建议:

1.换更经济的车——耗油、保养、保险;里程低的车有保险折扣;亲属交叉保险有折扣(国内不清楚……)

2.关于养老储蓄:没有什么是太晚的——缴纳养老金如果不划算,那就给自己存一笔养老钱

→爱尔兰开始养老储蓄的平均年龄是37岁,他们通过30年来攒一笔钱用于养老【在养老金之外】

→你一周最低开销是多少?你的养老金利息至少要达到这个数。(两者可互推,别忘了留出部分应急的钱)

3.当邮费大于礼物本身——控制次数和重量、必要性;根据日历列出重要的日子,做好规划。

*买车的业内建议:

1.月底买、季度底买,最后一天分销商会赶业绩

2.配置凭经验选中等,高配太贵,低配不好转卖

3.车行贷款可能会0息,保险也可能更优惠

4.换车——以旧换新

·知识:

人们远远低估了每年存一笔钱(定期)——存钱+理财的回报——哪怕只五年,差异也是巨大的。

 

第四集:高收入的同性伴侣想存钱买房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花钱随心所欲、享受生活:大量的酒、咖啡、外食、打车、旅游度假

·给出建议:

1.一周一次外食,一次在家的大餐,控制金额

2.近距离打车改为骑共享单车。

3.如果决定买房,注意自己的流水和征信

4.学习购物和做饭、自己冲咖啡(or速溶)、每周3次以上带饭

*买房的业内建议:

1.看房拍照片,尤其是不满意的地方。

2.不要对房子一见钟情,那=花大量的钱。

3.从要价的80%开始谈【国内是这样嘛?】

4.在确定你决定按这个价买之前,别告诉中介底线,他们会以这个价格为目标

5.中介的报价是不含中介费、税费等等,记得算好

6.国外圣诞节前最好谈价——国内也许是春节?

·知识:

买15块的东西,会有人乐意走远省5块,但买195的东西,几乎没人乐意走远了——买大件的时候,注意商家的加小钱陷阱。

 

PS一点碎碎念01:

谁能想到呢……看个讲消费的片子,我都能迎头撞上绝美爱情。

这集真的暖到我了……为了存钱买房,节目组告诉超级喜欢外食的两人要减少“约会”的次数——于是他们尝试了一下在家约会。

1准备了一切,吃着吃着就哭了,而0说:我觉得还好,毕竟那些想要存钱的人都是这么做的。

然后最后他们没有改变外食“约会”,也没有局限于节目组给出的限额,可是本来只被要求每周带三次饭、做饭很费时间的0,坚持每天带饭,而本来每天都买2、3杯咖啡的1明明没有被强制要求,却直接把咖啡换成速溶再也没有去过店里。

就明显可以感觉到那种,为了维持一个人的坚持,另一个人在偷偷退让,而被退让的人也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而是也尽力做出了补偿。

就感觉挺好的……以及,不愧是爱尔兰……

 

第五集:即将生育二胎却每周都超支的夫妻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1.大量购买折扣商品(却并用不上)

2.在只有一人赚钱后并未调整消费习惯:乱七八糟的杂货开支

3.在孩子的东西上大量重复花费

4.保险极高

·给出建议:

1.停卡消费,按周规定数额,进而规划开支→“信封制度”

2.去逛超市前,先列出购买清单【国内:各种大促前】

3.定期整理“囤货”,摆出来,把用不上的清理(闲鱼?)掉

·知识:

诱饵效应:奢侈、高档选择的存在,会让人倾向于抛弃预算,选择中档。

 

第六集:为三个女儿建立大学基金

 

·理一理家中的消费:

1.囤货大量食物,然后过期

2.每天的零食

3.孩子相关的大量买买买

4.各种零碎的刷卡小开支,导致利滚利永远还不清

·给出建议:

1.信用卡只用于大件开支,别用在日常小开销,还款日前就计划好还清。

2.如果杂项小开支特别多(包括线上的开销)——每个月底变成纸质,控制不必要的支出。

3.规划好食物上的开销(根据平均数定个总额)——制作每周的购物清单(可根据余量做调整)+把购买的东西切实用掉(没必要限死一周一买,可以用完再买)

4.尽早进行教育储蓄,存下来的钱可以根据实际进行保本理财

5.更好地规划周末——免费的游乐地(公园景点),野餐……

6.让孩子知道钱的价值是很重要的

·知识:

不公平的过程很难带来成交【哪怕结果有益】


PS一点碎碎念02

这家父母真的,看得出来非常非常非常的负责。

哪怕在节目组参与进来之前,他们为了孩子就已经在拼命压缩着自己的开支,而得到建议后马上马不停蹄地去做。

父母非常努力地为未来规划,也尽力保护着孩子的当下,而孩子们虽然发现了生活“降级”,也能理解父母。

很喜欢这家的氛围。

要点汇总丨业内人士的个人消费(省钱)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