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石坎烧坊带你了解泸酒历史--泸州白酒(三)

2022-03-24 17:49 作者:黄石坎烧坊  | 我要投稿




泸州老酒作坊--黄石坎烧坊 

一)大酒和小酒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烧酒(蒸馏酒)是元代以后才有的。其实,早在宋代年间,泸州便已经有被称为“大酒”的蒸馏酒了。

《宋史,食货志》记载,泸州城里,不但“自春至秋,酟成即鬻”,亦即随酿随热,酿热就卖,从春到秋都可以生产的“小酒”,还有“腊酿蒸鬻,候夏而出”的“大酒”。所调膳酿蒸鬻,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下料,把谷物进行蒸煮,使之物化成粥状,拌上曲药,发酵后再蒸馏成酒。所谓侯夏而出,说的是这样制造出来的酒,还要密封(或下窖)半年,让它自然醇化、老熟,待到夏天,然后出厂发卖。这种“大酒”,既要贮存半年,酒精浓度必须较高。低了,便要酸败。所以,只能是用蒸馏工艺生产出来的烧酒。

《宋史·食货志》还说:这些大酒和小酒,质量等级差别很大,反映在价格上,竟有好几十种之多。价格悬殊也很突出,上等的酒比普通酒价格高出几倍。说明宋代泸州便已开始酿造质量上乘的名酒。

宋代泸州大酒的重新发现,在中国酒史研究上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李时珍的权威性说法,为中国酒史提供了新的材料,把中国人酿造蒸饱洒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四五百年。

(二) 古蔺郎酒

赤水河流域是四川、贵州的另一条“酿酒带”,赤水河畔的责州茅台酒名扬海内外。古蔺县二郎镇的回沙郎酒,采用酱香型的茅台酒工艺酿造,质量接近茅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三)泸州大曲酒

清代泸州城内,出现了一批采用老窖工艺酿造大曲酒的作坊,仅《重修龙泉井碑记》上题名的,就已有10家。四十年代,进一步达到36家之多。其中,以温永盛和天成生两家为最有名。泸州大曲主要运往重庆,转销各地。其中一小部分销往东南亚地区,消费者主要是华侨。

四)爱人堂香花酒

爱人堂酒坊创建于清代中期。民园初年,刘姓商人买下这间酒坊,采用法国传教士秘方,结合泸州曲药和酿酒原料的实际,创制出一种以烧酒为底酒,掺入香花香味的酒度较低的新品种名酒,称为“花酒”。其中主要有“香花酒”和“口里酥”。后来,由他的儿子刘航琛继续经营,直到四十年代。

五)烧酒

     泸县、合江等地,主要饮用的是以高梁为原料的烧酒,叫做高梁酒,也称作白酒。古蔺、叙永等地,因不出产高梁,主要是酿造黄酒和玉米为原料的烧酒(包谷酒)。

这些烧酒,主要是就地消费,也有一些销往白沙、江津和重庆等地。


泸州老酒作坊--黄石坎烧坊 
本文出自 赵永康 主编--《泸州乡土历史》泸州历史学会 泸州市教科所印 1989年。


黄石坎烧坊带你了解泸酒历史--泸州白酒(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