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气之子》登陆B站!但这部豆瓣7.1的新海诚动画,你会2刷吗?

2020-07-21 18:30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新海诚是我非常喜欢的日本动画制作人,而作为一名动漫喜好者,我几乎从初中便一直追随诚哥的步伐成长开来---

和大多数的动漫迷一般,最先让我入坑的当属《秒速5厘米》,随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将新海诚从《她与她的猫》《星之声》《云之彼端》《言叶之庭》到《你的名字》全都遍历了开来。

我也时常和周边的小伙伴说,别的创作者或许能够创作出佳作,但新海诚还是独一无二的,他笔下的作品能够让你深切的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成长,从早期作品主人公之间的克制,再到后期的竭嘶底里,这种蜕变着实令人振奋异常。

而这或许就是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收获超100万人评价出豆瓣8.4分,并位列到TOP250强电影的第168位置的关键原因---新海诚的动画到来《你的名字》算是步入大完满境界了。

01.年度日本动画《天气之子》将在B站开播

不过企及巅峰的新海诚并未就此止步,在时隔3年后的2019年,又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新作《天气之子》。

这部动画一经上线可真的不得了,不仅夺得了日本年度票房第一的席位,最终还成功挤进了日本影史票房的前十位置,为新海诚再度带来了无上荣光---

如今时间一晃过去1整年,作为年度日本电影的《天气之子》也宣告了在国内视频平台上线的决定---时间为7月21日下午16点,坐标为国内拥有最鼎沸Z世代用户数量的哔哩哔哩。

而此刻的B站也为这部诚哥新作制作了崭新的宣发页面,对比起上一年迎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隆重程度也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怎样?是否觉得B站着实良心爆棚,不仅能在每个季度竞购到多部具备霸权潜力的日漫新番(如刚刚上线的《R0》第二季《刀剑神域》《大春物》等),居然还在不遗余力的为会员用户竞购一系列的院线佳作,从而使得你我在此刻也只想大声呐喊出“哔哩哔哩牛逼”的赞誉呢?

不可否认,B站的作为是值得赏析的,而对于一众新海诚粉丝来说,或许21日的这一天也是值得欣喜若狂的(提示一下,其实目前B站已经将新海诚的所有作品都收入囊中了)---

但如果你并非新海诚的唯粉,你只是一名对电影存有泛泛爱好的观影人士,那想来《天气之子》这部年度日本动画登陆B站的消息也并不会予以你多少的刺激。

相反,你很有可能只会道出这样一番感慨:“哦,那又怎样呢?”

当然,新海诚粉丝的狂欢与普通影众的性冷淡反差也不是不能理解的,而这一切就出在《天气之子》的评分之上。

02.评分已趋平庸的《天气之子》

《天气之子》在日本以140+亿日元票房成为年度动画电影,这事儿确实不假,不过事情到来我们这里却似乎有了不太一样的转变。

原本碍于《你的名字》名声的带动,新海诚的这部新作理应也能够在国内获得较比前作更为澎湃的票房表现吧?(毕竟19年的二次元欢迎度绝对不是16年能比的)。

但事实却狠狠的打了我们这群新海诚喜好者的脸蛋:在整一个放映周期当中,居然只能够获得2.8亿票房,就连低成本制作的国产动漫《罗小黑战记》也比不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目前的豆瓣评分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超过20万人打出7.1的分值!评价人数少了一个数量级,分数的位阶也从《你名》的佳作下降到了平庸的位置---

人是一种对“预期”存有强依赖的生物,也就是说如果一部作品能够带来符合乃至超出预期的价值回报,那观影者则会毫不吝啬的赠与神作的赞誉。

但如果一部作品距离原本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那不好意思,即便客观来说品质良好,但这部作品也会被这群经历了事与愿违的小伙伴们称作为庸作。

很显然,这就是《天气之子》之所以被打出豆瓣7.1的原因所在,也是它之所以只能够在国内获得不到3亿票房的关键原因---

不过行文至此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诚哥新作具备着如此强烈的两极分化的争吵呢?或者再进一步说,当《天气之子》于21日登陆B站之后,我们又是否仍有二刷的必要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回到作品的品质来探讨了。

03.充满争议的新海诚新作

作为《你的名字》之后时隔3年的新海诚大作,《天气之子》确实一脉相承了新海诚的一系列标志性元素---青涩的男女、因对人生迷茫而踏上的跌宕旅途、剧情的焦点在最后终究会落到爱情二字之上的设定,以及一系列逼真如梦幻现实的场景描绘和一首又一首沁人心脾的配乐。

如上种种设定,构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新海诚体验,而这也是无数诚哥粉丝对此痴迷的核心原因。

不过事情到来一般观影者身上,他们对《天气之子》却有了相对糟糕的观影体会。

而归根结底这种不好的看法源自于“剧情逻辑”,尤其是结局安排的“淹没整个东京”,在一众观影者看来,饶有着《大鱼海棠》的味儿---

《大鱼海棠》是一部2016年上线的国产动漫,这部国漫虽然有着华丽非凡的画面品质,每一帧都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是多年以来一直被视作为国漫崛起的代表之一。

但可惜的是,伴随着赞誉,它还承受了多年的批判。

究其原因就在于女主椿为了拯救一见钟情的鲲,居然可以罔顾整个神界的安危,任由灾难击溃原本安详的世界,且草率的借用灵婆的一句“这个污浊的世界也该清洗了”当做世界毁灭的合理化依据,并最终承接到恰似亚当和夏娃的重生图景---

从格局编排可以看到,导演们确实有着极大的理念抱负,从个人的爱情一直牵扯到整个世界的毁灭与重生,野心可不是一般的大呢。只不过最后还是因为主角作为的不可理喻,从而断送了成为史诗的可能性。

或许正因为有了《大鱼海棠》的前车之鉴,因此当观众看到《天气之子》也来上这样一出“毁灭东京,拯救爱情”的戏码的时候,也就情不自禁的启动了所谓的“巴普洛夫效应”,将这部诚哥新作也一并视作为“糟粕”

于是豆瓣评分和国内票房也就自然上不去咯---

但问题来了:网友们对《天气之子》的毁三观的吐槽真的合适吗?这部诚哥准备3年之久的大作,可真的和《大鱼海棠》异曲同工吗?

在我看来,上述问题根本不可能找到客观划一的答案,依据不同人对剧情的不同敏感程度,伴随在《天气之子》周遭的争吵也会永久的存续下去。

下面,我将给各位展现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看法:

1.对于支持者来说,他们往往会道出这样的迥异差别:《天气之子》的主角和《大鱼海棠》的主角是不一样的。

前者只是平凡的人类,而淹没东京的事情也不是他们引发的,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帆高和阳菜付出更多,况且诚哥也在结尾用“东京人在水淹中习惯过来” 的结局用以缓解这场灾难的悲痛。

而后者则自始至终都是一意孤行的选择,灭世的灾难也是椿本人制造的---

不过上述解释并不为反对者买账,他们并不是不懂上述道理,他们只是站到另一个维度来予以作品批判。

2.在反对者看来,动漫作品甭管何等精妙绝伦也甭管是否投入了天量资金,归根结底都只是虚构创作,剧中的所有元素都只是人为的设定而已。

也就是说,在反对者眼中所谓的“无可选择”也只是一种借口,他们虽然不能予以帆高和阳菜过分的牺牲要求,但却可以指责安排这样一场灾难的新海诚。

为什么偏要安排阳菜和帆高的情感命运与东京的生死存亡关联在一块?而且还非要设定成“必须二选一”呢?

难道就是为了让帆高在剧末道出的这句:“我甭管东京会变成怎样,我只想和你在一起”的说辞变得具分量,更具刺激泪腺的冲击力吗?

而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新海诚想借此诠释的剧情理念又是什么呢?或许唯一合情理的解释就只有这个了:任凭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你在我的眼里才是最可宝贵的!

在反对者看来,这是一种具有中二偏执的剧情设定,尤其奠基在东京被洪水淹没的事实基础上,这种设定就更具中二的燃情。

我们确实不能要求帆高和阳菜做的更多,但反对者们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新海诚的错,使得最终东京沦为了男女主角彰显爱情强烈度的度衡量工具。

要知道皮克斯在《寻梦环游记》里虽曾让米格为了拯救家人而选择放弃音乐,但最终也得到了两全其美的结局呢,为什么诚哥就不可以呢?---

04.最后

由此可见,《天气之子》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们他们都拥有着各自的道理,前者从既定的剧情出发去评判主角行动的合理性,而后者则从创作者的角度去予以诚哥剧情编排太过中二和刻奇的作为。

这不是同一维度的较劲,因此在我看来,徘徊在这部诚哥新作周遭的非议将会永远永远的持续下去,争吵的双方也不可能收获到划一的答案---

那对于这样一部身处两极分化争吵中的,连佳作还是庸作都难以辨别的《天气之子》,你们可还会到B站开启2刷的步伐吗?

不妨在下方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天气之子》登陆B站!但这部豆瓣7.1的新海诚动画,你会2刷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