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博藏珍 | 唢呐:分类与音域

2022-10-16 01:54 作者:星海音乐学院博物馆  | 我要投稿


属于双簧气鸣乐器的唢呐可不止一种样式,

今天且听小编给大家细细道来。

唢呐分类主要根据其气柱(即“杆”)的长短不同分为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海笛5大种类。虽品种繁多,但不同的地域偏好不同品种的唢呐,譬如常用7寸杆的小唢呐,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较为流行,音色柔和,无论是独奏或合奏,歌舞或说唱中,它都能胜任;而常用11寸杆的中唢呐,大多流行于江浙、安徽一带,音量也较为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常用15寸杆的大唢呐,则流行于东北和冀东一带,多用于吹奏大型乐曲。


在民间的实际演奏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唢呐可根据音乐内容或表演场景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搭配使用。如在丧事中多以大唢呐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奏乐,在喜事中则多以中唢呐或海笛主奏。

由于唢呐既有长短大小之分,必然影响每种唢呐的具体音域范围。反之,若从音域范围对唢呐进行分类,则有高音唢呐、中音唢呐、低音唢呐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高音唢呐的音域在筒音在#f1以上筒音在f1-#f之间即为中音唢呐,低音唢呐的音域则在筒音在f以下

参考资料:

[1]缪天瑞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585页。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380页。

[3]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180页。

[4]文中视频来源:晋剧曲牌《苦相思·吊棒槌·晋剧曲牌连奏》,编曲丨郭雅志,大唢呐丨郭雅志,出品丨瑞鸣音乐[DB/OL]

[5]唢呐音域部分图文转引自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出品: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
承办: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负责人:郑敏执

行负责人:王晓青/李灵漫

总监制:郑敏/王晓青

内容总监:郑敏/李灵漫
视觉总监:王晓青/麦晓琳

视觉设计:李嘉/戚文怡

项目秘书:陈颖君/黄凤仪/黄嘉嘉

文献翻译:朱正一执行:音博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撰文丨音乐学系2021级唐海雯,传播助理丨艺管系2021级刘琛)


音博藏珍 | 唢呐:分类与音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