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房企能不能倒?大房企不一点等于好房企,合作商业主的态度也很重要
不止一次,各种房企排行榜排出房地产100强,50强,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房企100强的前几名房企,销售额什么的,也可以称得上世界最大房企。
而其中,世界最大房企称号的,相信不止恒大一家。
本次,以一次“国际机构”的排名借鉴。只是,这次“操作”,排名第一,是“做空”还是“做多”?
就在今年,也有一些机构排名中,将恒大排名第一,其他的就不说了。说多了对不起国际机构。这里说说在2021年4月29日,英国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全球25大房地产品牌中,恒大排名第一,碧桂园第二,万科第三。
这有点像不少中国的一些机构排行榜。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近年来房地产各种排名层出不穷,当然,排名也有区别,基本上,大的区别没有。这么的默契?
还有一点,除了品牌排名,还有销售额排名,品牌价值排名,权益额排名,等等没总值,不是一个排名玩完的。得多几个排名,好像唯有这样,才显得丰富多彩,大而全,热闹非凡。
当然,其中的恒大,多前三,多次“首位”,也就是说“第一”。
其中有品牌价值排名,营收来排名。
那么有观点提出了,其他的不说,单说这次“国际机构”排名,说恒大只是品牌价值最高,那么恒大是是不是就是规模最大?最有钱?销售额最多?口碑和市场美誉度最高?这里没有定论。
有公开平台对恒大、碧桂园、万科三甲公司的情况,其中也包括上市部分进行一个比较,并以2020年的数据来对比。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按照数据,2019年,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是碧桂园,营收4859亿元。2020年碧桂园营收不增反降,恒大以13.9%的速度增长,一举夺魁。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恒大2019年就只有碧桂园和万科50%出头,再降50%。只有碧桂园的四分之一,万科的五分之一。并超越了碧桂园。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公开显示的信息显示,其中,万科的毛利率高于恒大、碧桂园,碧桂园和恒大毛利率不相上下,但恒大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虽然大量使用杠杆,但杠杆的效应似乎成了负效应。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从流动资产来看,恒大明显高于另外两家房企,2020年流动负债与碧桂园基本持平,2019年时,恒大流动负债还小于碧桂园。
观点指出,从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来看,三家龙头房企的流动比率都不太安全,这多少说明了房地产业的现状,都在尽最大可能地利用杠杆做大规模,没有谁能超脱。
有人问了,既然如此,那为何市场上传来的都是恒大资金链告急的声音?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观点认为,看偿债能力还有一项重要指标,那就是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流动负债),不用说恒大就是这里面最低的,只有0.23,碧桂园和万科分别为0.46和0.37。也就是说一年内需要还的钱中,每1元的负债,恒大除了存货(主要是建好或在建的房产或土地)只有0.23元的资产可以变现来还债,而另外两家就要好很多。
有人会问,从楼盘打折销售情况看,恒大也是比较多的,好像项目很多,存量很多似的,恒大直接转手项目或者恒大等直接转让土地不行吗?
观点认为,当然行,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收益率肯定要下降,特别是同行还知道你缺钱的情况下,不使劲压价才怪;另一个就是,房地产的大市场、大环境如此,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和楼市销售情况,都是如此,房住不炒、资金收紧、限贷限购等等,都在影响房地产市场,不说中小房企,即便是大房企,资金也不会太宽裕,即便有宽裕的资金也很多用来购买土地了。
也就是说,房住不炒等调控政策下,大多数开发商的普遍日子也不好过,大房企也不例外。
有网友认为,有些开发商打折,只是噱头,实际并没有宣传中打折力度,有的不排除的是先调价,再打折,实际差不多的。再说,当下市场这样,再打折,只要不是很满意的价格给购房者,再打折也不见得就好出手。

图片说明|公开资料图
事实上,不少行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发展和衰落历史可以看出,不见得世界第一就不能破产就不能转型,就不能倒闭?
房地产作为资金和土地密集型行业,资金和土地对于开发商不言而喻。但有了土地,不见得资金宽裕,其中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杠杆其中发展作用。
判断一家企业的健康性,不是看其有多少资产,也不是看其知名度高低,有时候知名度不代表美誉度,不代表品牌度。
首先,资金,要看自有资金,这个自有资金也看真正的自有资金,外借资金,信贷等等。超过这个范围,就要小心了,特别是包括民间借贷、非常规私募、无证销售、无证预售、无证收取定金。无证销售收取认筹,包括不限于一些其他的无证情况下收取“房款”。
如果项目正常倒还罢了。不排除一些项目无证销售,收取的“房款”不打入指定账号,甚至打入一些商业类服务类甚至美容健康类公司账户。
这样的一个做法是,当违规处罚的时候,指定账户上看不到收取的钱,处罚也就无法没收违法非法所得。这些等于“空手套白狼”弄来的钱,或者继续土地市场拿地,继续狂奔,或者这些钱作为零利息款还债务。可谓一举多得。
这个的结果是,企业资金杠杆越来越紧张。无证销售的心理也就越来越侥幸。
如此杠杆和玩法,还有一个饮鸩止渴的意义,那就是,当再需资金和信贷的时候,可以提供相关的资金证明,也就是说撑门面、蹭光、向外显示实力的时候,可以对外说自己“账上”的现金多少多少,宽裕的很,几百亿千亿的在账上趴着哩。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现金”,基本上不是在指定账户上,或者是自己转账过来的,归根结底,不少是也是无证销售弄的老百姓准业主、订房钱。
有观点认为,一次两次,一个项目两个项目可以这样玩,但,大部分几乎每个项目都这样玩。不出事谢天谢地,一碰到风吹草动,潮水褪去。这,就有点悬了。
所以,房企的资金合法法规性、还是流动性、外来性的不确定性或者不合规不合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不是有名就是大而全,就是行业老大。房地产行业也是。
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最大的开发商,都要有危急、危机意识。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做事,说起来都会这样,真正做起来未必如此。
毕竟,企业的发展宗旨、理念和实际行为,言行也会有表面和里子的差别的吧?
可口可乐的故事,不止是一把大火烧掉第二天重建。也有这样的寓意吧?如果你是行业和市场、老百姓内心里认可的企业,当你遇到暂时困难时,市场和消费者会以实际行动对你。而当你并不是为行业、市场、消费者认可时,市场和消费者也会对你。
这其中,也包括,你对供应商、合作伙伴、媒体、消费者、业主、金融机构、收购被收购方的真实态度和行为。
倒闭、破产还是第二天被消费者扶起,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和惋惜的。不少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也说明了不少道理。(本文内容综合公开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