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可耻但有用……吗?直指人性软弱处的《奇巧出租车》【影评】

在播出一年之后,终于有机会补完了这部《ODD TAXI》。从第一集开始一口气看下来,几乎如同欣赏了一部4小时以上的电影,不禁让人大呼过瘾。事实上,尽管已经一年了,但是在我补番之前完全没有被剧透过,无疑让观看体验得到了最佳的保全。但是之所以没有被剧透,大概是因为身边几乎完全没有人讨论过吧,也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如果是从来没有了解过《ODD TAXI》这部番的人,初次从第一集开始看,可能会觉得莫名所以,或者看不下去。这种情况多半出于它的画风,包括以动物形象呈现人物的这一手段。但是,如果前期吃过一些安利,哪怕是不透露剧情的、无关紧要的,多半也能够忍住把第一集看下去。而一旦把第一集看完,后面就根本停不下来了。就算接受安利的时候,对方把《ODD TAXI》夸得天花乱坠,实际看完以后也会觉得,是啊,这部番真是怎么夸奖也不为过啊,实在是太强了。
虽然在看番的时候没有这样想,但是写影评之前,不禁想到了前几年播出的另一部神番——《BEASTARS》。乍看之下,二者之间最大的关联应该就是动物形象这一点,不过细究起来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BEASTARS》借助角色的动物身份很好地探讨了人性与兽性(欲望)这个话题,那么《ODD TAXI》中的动物形象事实上多数还是充当着剧情的助推剂。在前半段,剧情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制作者们事实上就已经充分向观众暗示了动物形象的含义。
在并不幸福的童年时光里,动物是小户川唯一的精神支撑,图鉴也好、动物园也好,都是他逃避现实的良港。正因为能够从父亲那里获得这个逃避的通道,小户川不但对造成他悲剧现实的父亲提不起恨意,反而还有些好感。从这两点来看,小学时靠着收集橡皮满足虚荣心和存在感的田中、涉世未深时失足委身于阴沟却不想着逃脱的白川,或许在设定上可以成为小户川的两个投射。与这二人不同的是,母亲绝望的报复行为——车祸——改变了小户川的人生轨迹。在外伤的影响下,或许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吧,小户川忘记了车祸,模糊了童年的种种不幸;因为认知障碍,把人看作动物,反而活得比此前更为轻松。世界是客观的,可是投射在人心中的影子却发生了种种变化。对于小户川来说,世界变了,这个自己和他人都变成动物的世界更适合他生存,甚至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便利,比如对人(动物)形象的记忆和辨认能力。
如果小户川一直带着这样的病症生活下去,或许他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把人看成动物,多数时候影响不大。我们固然可以严格一点,指责(这个词可能有点激烈)他一直生活在一个自己理解、幻想的世界中,可谁又不是如此呢?只不过他的世界与大多数人之间的差异,被用整整12集半的篇幅直观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事实上,在这份呈现当中,还掺杂着形形色色的人为自己编织的世界:
渴望通过成为网红摆脱一文不名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依靠在别人的关注而非自己的努力上——膨胀到极致终于炸毁自己的气球“河马”太一,何尝不是在逃避现实;
借高利贷跟网恋对象奔现(结果遇到的还是骗子),在高筑的债台间辗转腾挪,几乎就要走入自己假想中的幸福生活——打肿脸充胖子的“猴子”柿花,何尝不是在逃避现实;
对藏匿于阴影中的罪恶深恶痛绝,却对藏匿于自己身边的罪恶视若无睹,然而终究不得不面对亲情与正义的两难抉择——“稚嫩”的“小狗”警官大门弟弟,何尝不是在逃避现实;
除此之外,还有经纪人山本先生、偶像二阶堂、“智人组合”……再加上前文所述的田中与白川小姐,这些人物有一位算一位,都或多或少在一段时间内沉浸在自己给自己造就的“温柔乡”中。而这一切,又都随着小户川驾车驶向断桥、驶向东京湾、驶向月亮、驶向被自己深深掩埋的童年而尘埃落定,最终归于第13集中那一段长达40秒的蒙太奇镜头。
人类的想象力是何等奇妙,可以创造一个大家都是动物的世界,也可以让自己只看到那些想看到的东西。动画中动物形象的运用,让这一层表述得以直观、清晰又不失趣味性地呈现给每一位观众,也让我禁不住寒毛直竖,观照自省。尽管故事最终收尾于一个让人紧张感十足的镜头,但制作者还是不失温柔地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角色合理范围内的最好结局。而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永远比故事更残酷,没有人能替我们安排好结局。
最后我想说,很多动画评论者都指出,不同于如今市场上泛滥的轻改、异世界、科幻、奇幻等题材,《ODD TAXI》在现实主义动画这一较为少见的主题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从风格上来讲,它可能更像一部日剧,而非日漫。不过也如同其他很多评论者所说的那样,我相信动画就是对《ODD TAXI》这样一部作品最好的呈现方式。毕竟,形式服务于内容,一个优秀得无与伦比的故事,值得最适合它的演绎方式。
《ODD TAXI》就是我心目中无与伦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