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价值寻找,价值产生,价值认同(精神内耗)

2022-08-15 01:07 作者:朝与暮白七君  | 我要投稿

注:个人理解


精神内耗,我去看了一下资料又可以说是“心理内耗”,于是乎一提到心理方面就一定会产生需求,接着顺着需求就可以看到这一切都回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然后就是这种自我价值的拥有和失去间自身去进行衡量,这种衡量就是内耗产生的原因——我该拥有的和我不该失去的。


所以本人总结了一下四条:

1.享受价值的需求多于生存价值的需求

2.不存在的价值产生大于存在价值的产生

3.产生的实际认同价值与个人认同价值预期不符

4.个人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情绪和情况


1.价值寻找

首先回到了一开始能够产生符合心理价值的条件,而这种并不是由自身产生的,而是需要靠外部感受来承认的,进而得出:最早的精神内耗都是价值寻找产生的。

如果按照基本的生存来谈价值寻找的精神内耗,这种内耗则是在寻找猎物进食时产生,因为没有进食会刺激肌肉,看见他人在进食时会受到外部的刺激进而形成想法,但此时自身并无猎物于是就会对自我价值进行否定,同时又认可他人价值,进而形成自我与他人的对比,形成刺激的同时产生行为。

然后呢我们在用享受来谈价值寻找的精神内耗,这种内耗则是在追求舒适时产生,因为受到了他人的拥有物的刺激影响,且在外部压力下改变了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同时又对他人的价值认可,进而形成自我与他人的对比,同样也是形成刺激的同时产生行为。

在价值寻找的两种情况来需求情况来看,后者符合现在所产生的情况,基本上越是追求着享受价值时所产生的价值寻找的成本就会加重,于是就形成了价值寻找的“精神内耗”。

「同时本人也在当中想到了善与恶的产生原由,在寻找价值的精神内耗中人如果选择生存价值【即:产生存在】时,会选择以各种方式去满足个人在生存方面的所需,因此会产生不计后果的行为,于是就会产生恶。但倘若选择享受价值【即:分享感受】时,则会刻意去约束个人行为,且希望得到他人认可,间接的人们看到到的一举一动就变成了善。」


2.价值产生

接着就是价值产生的过程中对自己拥有的价值感受让自己进行了第二次“精神内耗”,以前面的价值寻找作为了一切感受的开始,从基础的生存价值变成了享受价值,当中的不存在价值不断的进行价值形成了个人的价值观念,接着就是在产生价值中算上了不存在价值进行一次升值,于是考虑着不存在价值就变成了心理负担。

比如:“我可以这么做,但也可以那样做。”

当中“这样做”是存在的价值可以形成的,因此个人就有一定的把握机会,而“那样做”是不存在的价值形成的,因而可以产生另一种方式形成机会,而另一种机会比能把握机会高,于是就会进行尝试,其中成本和回报就是在产生价值中形成的精神内耗。

在生存中寻找到了存在价值,于是利用存在价值尝试着使用不存在价值进行升值,在当中消耗掉了自己的成本去证明不存在价值,期望得到算上不存在价值的回报,这也就是生存价值方面的精神内耗。

接着就是在享受中寻找到了存在价值,于是发现了不存在价值于是尝试着附加在存在价值上进行升值以追求满足,在当中一样消耗了自己的成本去证明不存在价值,期望得到算上不存在价值的满足,这也就是在享受价值方面的精神内耗。

然后他人产生的价值在个人眼中一直持续着上述两种状态,但在多数情况下最后都回到了生存价值的回报上。平常说的娱乐至死,既是享受价值的精神内耗导致的,又是生存价值的精神内耗产生的,换句话说产生价值的原因都是为了生存,这是物质需求作为基础。而享受是生存状态下的精神需求,这也是进步所带来的发展原因。

产生价值的行为就注定两者间的方向,最后又回到了生存,因为物质基础是先于精神产生的,这也是争议产生的原由,也是证明自身价值是否具备产生存在的根本,是选择利用生存体现享受?还是选择利用享受体现生存?


3.价值认同

接着又到了价值认同的精神内耗,这也就注定了不存在价值能否成为存在价值的原因,前面说过的产生价值里面是含有生存和享受两类价值的,当中生存决定了人的行为是要满足物质需求的,享受决定了人的行为一样会产生精神需求,用来短期性的肯定个人在生存方面产生的价值,即自我认同。但为了加强流通性产生信任资源「钱」就会将不存在价值包装进个人在生存方面的价值,以求他人认可,这也就是他人认同。

所以在价值认同上产生的精神内耗往往是因为不具备流通性,即使是强行进行自我认同也会被周遭的情况所影响,开始怀疑起自身的能力如何,自身是否具备生存价值,与此同时加剧价值的差异进而形成了流通性的差距。所以就开始存在低成本能够获得的价值认同,即低成本满足,例如:吸烟,喝酒,好斗,吸毒。

低成本获得的价值认同是建立在最简单的享受需求上的,因此又得出了——享受价值是可以简便人际交往的,但需要建立在生存价值的基础上。因为人际交往是服务于生存的,只是享受起到了一种维系的作用,使交流集中统一化,渐渐发展成群体进而对个体产生影响。

接着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就是精神内耗在价值认同的体现——先是无法通过享受交流,然后生存形成劣势。


4.情绪

最后就是情绪因素了,无论是价值寻找,价值产生,还是价值认同,情绪都具备导向性作用。有时仅仅是一句话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区别的存在,情绪在价值中也是一种考量,也就是情商,情绪的好坏可以直接作用在任何环节变成存在价值,或是给不存在价值赋能。因此精神内耗也是由情绪出发,然后和各个环节的情况触发形成的理解偏差导致的结果。

就像享受本来是为了服务生存的,结果享受又变成了生存的依赖。不存在价值明明可以不算入考量,却要因为存在价值能得到认同算上了不存在价值。然后又要考虑别人能否认同你产生的价值,于是又形成了个人对群体的冲突间接产生压力。最后情绪与情况的对冲使然,不得不选择接受或是反抗。间接着消费着自己的时间,存在价值和情绪来平衡内心的差异时却不能被他人所理解等等,个人的生存与享受的情况不断的使自身选择,却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满足才是原因。

所以选择了躺平,因为精神内耗多了,知道不存在价值就是不存在,一开始就被灌输了算上“不存在价值”的存在价值,目光放的太远了,没注意脚下的跟头,摔了一跤,看着伤口才发现一路的追求很愚蠢,于是就一直回头看,只是希望能拾起落下的,然后接着看向远方。

因此对于最求的目标来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从把生存当做享受的目的,变成了把享受当做生存的目的,于是就有了娱乐业,游戏业和动画业的发展,但归根结底也正是因为享受促使了一部分人能够靠能力生存,于是精神内耗又成了促使能力发展的原因,在价值形成的各个阶段。


总结:

因为生存所以选择了恶,又因为享受选择了善,后面靠享受才能生存的人选择了利用享受服务生存,靠生存才能享受的人却最后没有享受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能力无处使用,才是现在不断否定身份和存在价值的原因。

所以看见了“二叔”,他们并不觉得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因为没能靠生存享受到任何与存在价值等值的回报,又看着他,对他们自己来说又是精神负担——年老了之后一事无成,最后劳苦终身。

【解决建议】

因此现在需要的是放缓,但并不是止步,所以可以通过缓增,来进行量变:

1.在价值寻找中,明白自身的所有行为都是享受包含在生存内的,及生存优先大于享受,其次再是考虑如何享受才能平衡生存。

2.在价值生产中,选择自身存在的价值来进行增值到达一定程度后,再使用确定的不存在价值进行改善和升值,也就是缓增到量变的过程,其次就是目标跨度按存在的价值进行定量「你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知道就学习当前生存需要的,其次才是享受需要的」。

3.在价值认同中,了解自身价值的流通性如何,再通过价值产生来改变流通性「多谈点实际的,别想太多不存在的」,从而对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和改进「经验」,最后由自身认同变为他人认同。

4.在情绪方面,应减少不存在价值的附加,以实际情况作为考量能力的标准,然后以对方的此时情况来对应自身的此时情况,然后以个人情况来回应对方的情况。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式的个人看法。


价值寻找,价值产生,价值认同【精神内耗】

                                                           「完」

                                                      朝与暮白七君

                                                   2022年8月15日

                                                       

价值寻找,价值产生,价值认同(精神内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