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读本-利簋


《文物》期刊上对利簋的记载
《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二月】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孙星衍疏:时甲子,《周本纪》为“二月甲子”《集解》引徐广曰:【二】一作正,此建丑之月,殷之正月,周之二月也。是今文有“二月”......昧爽者,《说文》云“旦明也”,盖以昧为暗,以爽为明也。马融曰:“昧,未旦也”。以昧为未旦者,《内则》曰:昧爽而朝,日出而退。是昧爽为日未出也。
刘起釪《校释译论》:昧与冥音近义同,即暗而不明。爽,明爽。
《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注:师古曰:“今文《尚书》之辞。刘,杀也.”
《逸周书》: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月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天恶臣百人。
时间同为甲子朝。
《汉书匡衡传》: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师古曰:“服、应二说是也。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说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绝知者之听。”
《国语》: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
这几段记载了武王伐纣时有岁星正当其位


《管子》:可浅可深,可沉可浮,可曲可直,可言可默。此言指意要功之谓也。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业不得不多人之,名位不得不殊方。明者察干事,故不官于物,而旁通于道。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是故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说,而不可以广举。圣人由此知言之不可兼也,故博为之治,而计其意;知事之不可兼也,故名为之说,而况其功。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各有其司。故曰:天不一时。山陵岑岩,渊泉闳流,泉逾瀷而不尽,薄承瀷而不满,高下肥硗,物有所宜。故曰:地不一利。乡有俗,国有法,食饮不同味,衣服异采,世用器械,规矩绳准,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仪,其详不可尽也。
《周本纪》: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诗经》: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朱熹注:蕳,兰也,其茎叶似泽兰,广而长节,节中赤,高四五尺。
于省吾《利簋铭文考释》:管之称管㠯,犹成周金文金文也称“成㠯”。管为管叔封地,《括地志》云“在郑州管县”《周书·大匡》《文政》,在武王克殷后,均言王在管,可以参证。
《诗经》: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尚书》: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尔雅》:师,人也。郭注:谓人众。
〖疏〗释曰:师,众也。《周礼·大司马》:“二千五百人为师。”故郭云:“谓人众。”因此课本称师可用作人众聚集处之称。

《金文编》郭沫若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