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翡翠当成玉(下)
翡翠的贸易
1.翡翠原料:也称毛料,大致分为三类:
① 低档料:多为色、种较差的玉雕料,一般用来加工各种摆件、中低档的佩件、低档手镯等。低档料多为山料,块度较大,最小的几公斤,一般的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交易中习惯称之为 砖头料 。这类原料价格较低,风险较小。

② 中档料:一般用来制作手镯、玉佩、各种雕件。有时也能取出色好的戒面。中档料也为 花料 。交易时一般都 开窗口 或 揭盖子 ,称为 半赌料 。

③ 高档料:这类俗称 色料 ,其颜色纯正,是获取戒面、高档玉佩、高档手镯的首饰级翡翠的原料。色料 交易中绿色不可能充分暴露,评价十分困难。

所谓翡翠 赌石 主要就是指赌 色料 。有的赌石完全被外皮包裹,不开任何口子,称 全赌料 ,也称 蒙头料 。 神仙难断寸玉 、 玉石无专家 这两句话就是针对这类赌料而言的。交易时,全凭经验和运气,一般是十赌九输,但一旦赌赢了收益自然很高。做翡翠赌石贸易,既能显示身价的高贵,又能体现本大利大,风险大的特点,做好了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如盈江一位杨老板花了 3万元人民币从缅甸商人手中买下了一块 蒙头料 ,切开后满色全绿,一拿到昆明很快以 800多万人民币成交。但更多的人是血本无归:在腾冲街上经常看见一个疯子只有 30多岁。他不说话,浑身很脏,只是用两只手挥动,比划着砍东西的动作,原来他豁出血本用 2万元买进一块玉石,可是一刀切下去,一钱不值,2万元血本就这样葬送了,从此他也疯了,不停地用手左一刀、右一刀地砍着比划。所以,当人们以羡慕的目光去看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时,应该想到他是从充满血和泪的道路上走过来的,因为在翡翠的原石贸易中,充满了欺诈、争斗与冒险。
2.翡翠成品:
① 市场交易:主要在缅甸曼德勒市场、腾冲翡翠市场、瑞丽珠宝交易市场、广州玉石街。需要提醒的是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 B货 、 C货 和假货。
② 拍卖:一般均为种色俱佳的精品,货品都经专家组鉴定评估,是收藏翡翠精品的重要场所。国际上著名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几乎每年春秋两季在香港拍卖,成交率极高,买家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北京嘉士德拍卖会每年也举行拍卖,其中翡翠成交率极高,货品价格多在数万至数十万元。1996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959万港元。

2000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成交价 1342.5万港元

997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成交价 1322万港元。创下翡翠耳环拍卖成交价的世界记录

拍卖成交价为 500万港元的戒指。

拍卖成交价 420万港元。创下马鞍戒指拍卖价的世界记录

由施禀谋先生设计制作。

胸针所用的红宝石和翡翠均为清末之物,六十年代初重新设计制作,总重 36.9克。5颗红宝石为 5X11mm大小,12块老坑玻璃种翡翠是由同一块材料上取下的。1972年曾提供给尼克松夫人挑选。

由范曾设计,魏长海大师制作。重 680克。


1997年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成交价为 7262万港元。

1997年佳士得秋季拍卖会。

1998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成交价 266万港元。


翡翠的优化处理
1. 染色(炝色)处理:是最原始、最易操作的处理方法,目的是使色浅或无色的翡翠变成绿色、红色 或紫色。步骤如下:选料(质地粗者)→稀酸清洗→干燥后放入染料液中(微加热)→烘干上蜡。炝色:翡翠加热→产生微裂隙→迅速放入有色染料液中。染色处理的鉴别:
①染料沿颗粒边缘或裂隙分布,即色呈丝网状。炝色的还可见到人工炸裂纹,其颜色沿裂隙分布的特点更加明显。

②吸收光谱中出现 650nm吸收带,而无 690nm、630nm吸收带。
③多数染绿品种在滤色镜下变红褐色。

④红外光谱可检测出有机染料中的 2854cm-1、2920cm-1峰。
另外,其阴极发光的特征是裂隙发育且不发荧光或发黑色光(由染料所致)。

2. 加热处理:使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转变成鲜艳的红色,即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使褐铁矿经加热失水,变为赤铁矿。过程:选料(黄色、棕色、褐色)→清洗→加热→冷却。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升温速度要缓慢,当翡翠颜色转变为猪肝色时,开始缓慢降温,冷却后翡翠就呈现红色。为了获得较鲜艳的红色,可进一步将翡翠浸泡在漂白水中数小时,进行氧化,以增加艳丽程度。加热处理的鉴别:其过程同天然红色翡翠,一般不必区别,也不易区别,只是热处理后有一种 干的感觉。
3. 漂白处理:去除因 Fe、Mn等杂质造成的黑、灰、褐、黄色,使翡翠变得较干净。这种用化学方法给翡翠 洗澡 ,在传统的玉器加工中称之为 过酸梅 。
4. 漂白加充填处理:行业内俗称 B货 。 严重酸洗的翡翠其颗粒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的缝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状, 使得翡翠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须用一些能够起胶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如树脂或 塑料)充填于缝隙之间。

过程:选料(不太致密、底色很脏。不选油青种)→强酸浸泡→弱碱中和→烘干→充填→抛光。
B货 的鉴别:
① 绿色的定向性被破坏,有些发黄,有漂浮感;
② 表面产生沟渠状纵横交错的沟渠。

③ 紫外线下若见到较强的黄绿、蓝白荧光,说明是 B货 ;
④红外光谱可检测到较强的有机物产生的吸收峰。

阴极发光特点:整体发均匀的亮绿色光,晶体周边常被溶蚀成港湾状或参差状,充填于裂隙中的胶体发暗绿色光。于A货的完好晶体有较大区别。
5. 镀膜翡翠:在色浅的翡翠戒面表面覆裹一层绿色的透明物质。为了逼真其折射率调整至 1.65。
镀膜处理的鉴别:显微镜下可见到局部有脱落的现象;吸收光谱与其绿色外观不符。
6.做假皮、帖片

贴翡翠颗粒(绿色部分),做假皮掩盖

冒充翡翠仔料的角闪岩

冒充翡翠仔料的透辉石大理岩特点是半透明的绿色,具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肉眼即可辨别,颜色不均匀,见漩涡状构造,折射率1.4-1.7,有些密度较高者加入了 Pb。在许多老一辈留下的遗物中,绿色仿玉的戒面、帽扣、簪针都属于此类。
2.仿玉玻璃:大致出现在 50年代至 70年代,主要是透明至半透明的绿色人造玻璃,颜色鲜艳而均匀, 一般无漩涡构造,偶见气泡,折射率 1.52-1.55,比重 2.4-2.5。
3.脱玻化玻璃:70年代以后的人造玻璃品种,呈半透明到不透明,具特殊的梳状、叶片状 构造,折射率 1.52 ,比重 2.4-2.5g/cm3。

4.与相似天然玉石的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