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7寸,高原山地作战先炸毁对方主要桥梁


二战以来的大规模陆战,对敌方的后勤补给运输线进行阻断式轰炸,都是战略手段,比如半岛战争中著名的绞杀战,催生了炸不断的钢铁大动脉。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了彻底炸毁胡志明小道,甚至动用了除了核武器以外的几乎所有战略手段,不过效果仍然不佳。瀚海狼山认为,在大规模陆战中与其盲目的轰炸公路和铁路本身。还不如直接轰炸控制性的隧道和桥梁。而各国复杂的山地运输线。凡是有隧道必然有桥梁。这就是桥隧交替的地形。甚至桥隧会占据复杂地形下一条主要战略运输通道1半以上的里程。相对于埋藏在山体中的隧道。暴露在外的大型桥梁更容易成为远程火力打击的目标。当代的制导武器已经相当成熟,轰炸桥梁基本上是一炸一个准。而即使设防程度最强的公路和铁路桥。也很难抵住1000公斤以上级别激光制导炸弹的直接命中。

在谁谁家的西南边境,地形非常的特殊。这里有世界上平均 海拔高度最高的一段山脉,但是这段山脉,又不是像连续不断高墙一样,彻底的隔绝南北交通,而是因为2000万年的冰川和流水作用,居然把这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高山带,地质侵蚀出了无数的缺口,实际上就是相当多的山口和陡峭的河谷。这些河谷在现代边防上,就形成了无数的犬牙交错的地带。在军事地理上,山口以北大多是干燥的高原,相对地形比较平坦;而山口以南,则形成了大量的迎风坡降水区,常年雨量很大而且水流湍急,对地形的侵蚀更为破碎。因此山脉以南,南北纵深不过150公里,形成了非常密集的水网地带。对手要通过这些水网地带,往高原和山谷中的一线批量运输弹药物资,就必须修建相当多的桥梁。有些比较大的河流上的大型桥梁可控制大面积的前线。
一旦对手的这些重要桥梁被炸断。那么对手的一线部队只能迅速弹尽粮绝。对手自己也承认,由于前线基础设施落后,其很多一线连营和后方的山地盘山公路之间,往往有20公里以上的无路地带,日常补给几乎全靠人背马驮,效率低下,因此很多一线据点的食品和弹药很难长期维持。若是后方桥梁被悉数炸断,那么这些一线据点就只有迅速投降或者坐等饿死两种选择。山地高原区的150公里纵深,恰恰是一个大型战役的预计推进距离。而且150公里的距离也恰恰是数量极大的远程火箭炮的打击半径。对固定不动的对手桥梁来说,除了激光制导炸弹,重型火箭炮同样是相对便宜又稳准狠的打击手段。从地势上讲,北高南低,从海拔5000米的高原一直下到河流纵横的三角洲。不论攻击距离还是沿途环境,都有利于迅速南下突破而不容易防守。实际控制线以南的山谷和河流都是由南向北纵向分布。对手虽然集中重兵在南北山谷中,却很容易被向南穿插再迂回。一个左勾拳或者右勾拳,就彻底包了其主力的饺子。

对手二线部队想继续增援前线,已经被激光制导炸弹、弹道导弹和远程重型火箭炮炸断南部河流上的主要桥梁,在如蛛网一样密集的河道面前,根本无法逾越。而本方的背后基本都是高原,河流不多,道路抗轰炸能力,比平原的水网地带强大的多。因此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地理态势,极其有利坚决穿插。打蛇就要先打7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