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译文:
群鹿呦呦鸣叫,在吃郊野艾蒿。我有善美宾客,弹瑟且又吹笙。吹笙且又鼓簧,献上币帛竹筐。他人因喜欢我,为我阐示大道。
群鹿呦呦鸣叫,在吃郊野青蒿。我有善美宾客,美名昭彰无比。示民莫要轻薄,君子仿效为法。我有香醇美酒,嘉宾宴饮遨游。
群鹿呦呦鸣叫,在吃郊野芩草。我有善美宾客,弹瑟且又鼓琴。弹瑟且又鼓琴,安和且又快乐。我有香醇美酒,嘉宾宴乐悦心。
拓展:
- 《鹿鸣》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饮款待“嘉宾”的盛事场景。
- 《毛诗序》认为是君王宴请群臣,“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此后学者基本都赞同此观点。
- 呦呦:象声词,鹿鸣声。
- 苹:艾蒿,一说浮萍。
- 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
- 承筐是将:承筐,奉上盛有币帛的竹筐,后代指迎接宾客。将,送,献。
- 周行:大道,引申为至善之道、至高准则。
- 孔昭:孔,甚,很。昭,彰明,显著。
- 视民不恌:视,通“示”,展示,显示。恌,同“佻”,轻佻,轻浮。
- 是则是效:则、效,皆有效法、以之为则之意。
- 式燕以敖:式,语气助词,无实义。燕,同“宴”,宴饮。敖,同“遨”,遨游,游乐。
- 芩:黄芩,药草名。
- 湛:和乐。

译文:
四匹公马奔驰不息,宽阔大道迂回遥远。难道不会想要归去?王室之事没有止息,我的心中哀伤悲忧。
四匹公马奔驰不息,白身黑鬣马儿喘息。难道不会想要归去?王室之事没有止息,没有时间安居家中。
鹁鸪鸟儿身姿翩翩,一会飞翔一会降下,群集栖息密集柞树。王室之事没有止息,没有时间奉养父亲。
鹁鸪鸟儿身姿翩翩,一会飞翔一会安止,群集栖息茂盛杞树。王室之事没有止息,没有时间奉养母亲。
驾驭起那四匹骆马,迅捷疾速驰骋无休。难道不会想要归去?因此作出这首歌曲,将我母亲思怀想念。
拓展:
- 《四牡》是一首远役在外之人的思怀故乡父母的诗,和《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的诗歌一样,可谓后世行役诗的肇始。
- 《毛诗序》认为此诗写的是周王“劳使臣之来也”,又云“使臣以王事往来于其职,于其来也,陈其功苦以歌乐之”。
- 騑騑:马行走不止貌。
- 倭迟: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貌。
- 盬:停止。
- 啴啴:喘息貌。
- 骆马:白身黑鬣的马。
- 启处:安居。启,跪坐。
- 鵻:鹁鸪,一种天将雨或放晴时常在树上咕咕叫的鸟。
- 苞栩:茂密丛生的柞树。
- 骎骎:马疾速奔驰貌。
- 谂:通“念”,思念。

译文:
绚烂光彩的花朵,在那原野的湿地。众多疾行的征夫,每每心怀难及事。
我的马儿是小驹,六根缰绳如浸湿。驱策马儿疾奔驰,广访贤士共商酌。
我的马儿是骐马,六根缰绳如丝带。驱策马儿疾奔驰,博求良才共谋划。
我的马儿是骆马,六根缰绳色润泽。驱策马儿疾奔驰,遍礼能人共筹策。
我的马儿是骃,六根缰绳甚和谐。驱策马儿疾奔驰,普寻智者共咨询。
拓展:
- 《皇皇者华》是一首国君派遣使臣求贤访能之诗。
- 《毛诗序》定此诗主旨为“君遣使臣也”,又云“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
- 《左传》也指出此为“君教使臣”之诗。
- 皇皇:光明昭彰貌。
- 駪駪:众多疾行貌。
- 骃:浅黑杂白的马。

译文:
棠棣绽放的花朵,花萼间光明绚丽。但凡如今人之间,无如兄弟情谊深。死亡丧乱的畏惧,兄弟极思怀担忧。原野湿地相会聚,兄弟之间有诉求。
鹡鸰鸟儿在原野,兄弟急切救危难。每每虽有贤良友,也只徒然长叹息。兄弟墙内相争吵,对外共同御欺侮。每每却有贤良友,终究无人来相助。
丧乱灾祸既平息,不仅安定且康宁。此时虽有兄弟情,不如朋友关系亲。陈列笾豆诸利器,饮酒站立依饫礼。兄弟既然已相聚,祥和快乐又敦睦。
妻与儿女皆亲爱,如同琴瑟和合弹。兄弟既然已会集,祥和快乐情深厚。家庭之中是和顺,妻子儿女皆安乐。深入推究细图谋,此话诚然如实否?
拓展:
- 《常棣》是一首歌咏兄弟之情的诗歌。
- 《毛诗序》定其主题为“闵管蔡之失道,燕兄弟也”。
- 郑玄对此进一步阐释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
- 常棣:又名棠棣、唐棣、郁李等,蔷薇科落叶灌木。
- 鄂不韡韡:鄂,通“萼”,花萼,一说茂盛貌。不,通“柎”,花萼底部,一说语气助词,无实义。韡韡,光明华美貌。
- 威:通“畏”,畏惧。
- 脊令:即鹡鸰,水鸟名,身小,嘴细长,尾翅皆长,食昆虫小鱼等。
- 急难:热心、快速地解救危难。
- 务:通“侮”,欺侮。
- 傧尔笾豆:傧,陈列,摆设。笾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 饫:饫礼,君臣在筹谋商计重大事宜时的一种礼仪,不脱屦鞋而立于朝堂。一说饱足。
- 具:通“俱”,会聚。

译文:
砍伐树木叮叮作响,鸟儿鸣叫嘤嘤有声。从幽深山谷飞出来,迁徙到高大树木上。它发出的嘤嘤鸣叫,是为求得好友之声。端详审视那些鸟儿,尚且发出求友之声。
何况我等诸位为人,难道不知求得朋友?天上神明请予聆听,永久和乐且又平顺。砍伐树木呼呼吆喝,斟上美酒甘甜香醇。既有肥美五月羊羔,邀请各位同姓叔伯。
宁肯他们恰好没来,不能说我没有顾念。洒扫庭院焕然一新,摆放食物盛满八簋。既有肥美公羊之肉,邀请各位异姓舅父。
宁肯他们恰好没来,不能说我存在过失。砍伐树木在山坡上,斟酒满满流溢而出。笾豆礼器齐整陈列,兄弟相处不要远离。
人民或有失德之事,一块干粮可致罪愆。如果有酒为我滤清,如果没酒为我买来。咚咚击鼓为我而奏,翩翩起舞为我而演。等到我有闲暇之时,再饮这些清澄好酒。
拓展:
- 《伐木》也是一首抒发宴乐欢娱之情的诗。
- 《毛诗序》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古今学者大都赞同此说。
- 丁丁:象声词,伐木声。
- 许许:劳动时共同吆喝声。
- 酾:斟酒,一说滤酒。
- 藇:甘美,一说清澈。
- 羜:出生五个月的小羊。
- 簋: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青铜或陶制。
- 牡:此指公羊。
- 诸舅:天子称诸侯或诸侯称大夫,同姓皆曰父,异姓则称舅。一说舅指异姓亲人。
- 干糇:干粮,亦泛指普通的食品。
- 湑:将酒滤清。
- 酤:此指买酒。
- 坎坎:象声词,击鼓声。

译文:
上天保佑你安定,也使江山甚稳固。使你丰厚又充裕,什么福分不赐予?使你获得许多益,没有哪样不盛繁。
上天保佑你安定,使你得到福和禄。一切没有不合宜,接受上天百恩禄。降予你久远之福,唯恐日用有不足。
上天保佑你安定,没有何事不振兴。天恩如山如土阜,如同山冈如丘陵。如同河水刚到来,作物无不增收成。
斋戒沐浴择吉日,以此准备行祭礼。礿祠烝尝四时祭,是为先公及先王。先君说赐福给你,千秋万代寿无尽。
神灵受祭已降临,赐给你许多福分。治理人民既功成,日用饮食全都有。普天之下众百姓,普遍仿效你美德。
如同月亮到上弦,如同太阳之高升。如同南山寿恒久,不会亏损不崩塌。如同松柏常郁茂,无不承续延久祚。
拓展:
- 《天保》是一首为君王祝福和祈愿的诗。
- 《毛诗序》定此诗主旨为“下报上也”,谓“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
- 今人赵逵夫则考定此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之诗。
- 保定:保护安定。
- 除:授予,给予。一说开启。
- 庶:众多。
- 戬谷:福禄。戬,幸福,吉祥。
- 遐福:久远之福。
- 维:通“惟”,惟恐。
- 阜:土山。
- 吉蠲为饎:吉蠲,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饎,熟食。
- 礿祠烝尝:皆周代祭礼名,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
- 公:先公,周之远祖。
- 君:此指代表周代先君受祭之人。
- 质:成功,平定。一说质朴。
- 为:效法。一说通“化”,感化。
- 恒:通“縆”,弦,指月到上弦。
- 南山:终南山。
- 或: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读“yù”,指国家。

译文:
采摘巢菜采摘巢菜,巢菜也才刚刚长出。说归去吧说归去吧,整整一年仍然不能。夫妻别离丧失家道,都是因为猃狁之族。没有时间跪坐安居,都是因为猃狁之族。
采摘巢菜采摘巢菜,巢菜也已生得柔嫩。说归去吧说归去吧,心中忧伤而又愁苦。忧心如焚烈烈难息,又是饥饿又是口渴。我戍守地并非固定,无法差人回家问候。
采摘巢菜采摘巢菜,巢菜也已长得刚硬。说归去吧说归去吧,一年又到阳月之时。王室之事没有休止,没有时间宴然安处。忧心忡忡苦痛无比,我之远行不能归来。
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它是棠棣所开之花。那辂车是何人所乘?它是君子所乘之车。战车既然已经驾起,四匹公马高大雄壮。怎么敢于定居一处?一月之中三次战胜。
驾驭起那四匹公马,四匹公马身姿矫健。将帅统领依之乘车,士兵走卒靠之掩护。四匹公马整齐有序,象牙弓饰鱼皮箭袋。怎么能不天天戒备?猃狁之事十分紧急。
回想昔日我离开时,只见杨柳依依摇曳。如今当我归来之日,却遇落雪霏霏飘舞。走在路上历时长久,又是口渴又是饥饿。我的心中感伤忧悲,无人能知我之哀痛!
拓展:
- 《采薇》描写的是一位士兵久征在外、解甲归乡的情景,是一首“行役思怀”诗。
- 《毛诗序》认为此诗反映的是“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 部分近代学者则考据称此为周宣王时之事。
- 薇:又名巢菜、野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荚实可食。
- 作止:作,长出。止,句末语气词,无实义,后同。
- 靡室靡家:指丧失夫妇家庭之道。
- 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 启居:跪和坐,泛指安居。
- 归聘:谓回家问安。聘,探问,问候。
- 阳:阳月,指农历十月。
- 盬:终止,停息。
- 孔疚:非常难过、痛苦。
- 常:常棣,又名唐棣、棠棣等。
- 路:路车,又名辂车,古代天子或诸侯贵族所乘的车。
- 业业:高大雄壮貌。
- 捷:交战获胜,一说改道行军。
- 骙骙:马行雄壮貌。
- 腓:庇护,掩护。
- 翼翼:整齐貌,一说雄壮貌。
- 象弭鱼服:象弭,以象牙装饰末稍的弓。鱼服,鱼皮制的箭袋。服,通“箙”。
- 日戒:日日警戒防备。
- 孔棘:很紧急,极紧迫。棘,通“亟”。
- 思: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 雨:降下。

译文:
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片牧地之中。从天子所在之处,告知我来到这里。召集那驾车御夫,告知他们去载物。王室之事多危难,情势已经很紧迫。
我出动我的兵车,在那方郊野之地。立下这龟蛇纹旗,树起那旄尾饰旗。那鸟隼旗龟蛇旗,怎么不是向下垂?心中忧伤又哀愁,驾车御夫貌憔悴。
周王下令给南仲,去往朔方筑城池。出动兵车极众多,旂旐旗帜色鲜明。周之天子命令我,给那朔方筑城池。光明显赫此南仲,猃狁夷狄皆攘除。
当我往昔离去时,黍稷作物正开花。而今待我归来时,落雪纷纷满路途。王室之事多危难,没有时间可安居。难道不会想归去?只是畏惧此简书。
蝈蝈吱吱在鸣叫,幼蝗来去正跳跃。还没见到君子时,心中忧愁又烦闷。既已见到君子后,我心下沉得安稳。光明显赫此南仲,征伐西面狄戎族。
春日温暖天晴明,花卉树木郁葱葱。黄莺唧唧在啼鸣,采摘白蒿盛又多。俘虏敌人又审讯,做完然后再回去。光明显赫此南仲,平定猃狁之祸乱。
拓展:
- 《毛诗序》指出本诗主旨为“劳还率也”。
- 郑玄《笺注》则解释说“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反而劳之,异歌异日”。
- 此诗写的是周宣王初年派遣大夫南仲讨伐猃狁获胜之事,表现了周室君臣中兴王业、建功立业的决心。
- 牧:牧地。一说城郊以外处。
- 仆夫:驾驭车马之人。
- 棘:通“亟”,急切,急迫。
- 旐:画有龟蛇图案的旗。
- 旄:以牦牛尾装饰旗竿的旗。
- 旟:画有鸟隼图案的旗。
- 旆旆:下垂貌,一说飘扬貌。
- 悄悄:忧伤貌。
- 况瘁:憔悴。况,通“恍”。
- 南仲:周宣王初年〔一说周文王时〕的军事统帅。
- 往城于方:去往朔方筑城。城,筑城。方,朔方,周镐京以北之地,在今陕北、陇东、宁夏等地。
- 彭彭:盛多貌。
- 旂:画有交龙并有铃铛的旗。
- 央央:鲜明貌。
-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 喓喓草虫:喓喓,虫鸣声。草虫,草螽,即俗称的蝈蝈。
- 阜螽:蝗的幼虫。
- 薄伐:征伐,讨伐。薄,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 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貌。
- 喈喈:禽鸟鸣声。
- 执讯获丑:执讯,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获丑,俘获敌众。
- 薄言: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急忙。

译文:
甘棠孤自生长,果实丰硕浑圆。王事没有休止,继续我的劳日。女子心中忧伤,征夫闲暇难归。
甘棠孤自生长,叶子繁茂兴盛。王事没有休止,我的心儿伤悲。花木萋萋密覆,女子心中悲伤,征夫何时归来!
登上那座北山,前去采摘枸杞。王事没有休止,担忧我的父母。檀木役车凋敝,四匹公马疲乏,征夫相距不远!
没有运载而来,忧心苦痛无比。逾期仍未到来,心中许多忧虑。占卜且又问筮,都说就在近前,征夫离家已近!
拓展:
- 《毛诗序》定本诗主题为“劳还役”后,几乎无人提出异议,皆以为此诗倾诉了一位远役在外的征夫与妻子家人互相思怀的情感。
- 有杕:树木孤兀突出貌。有,语气助词,无实义。
- 杜:树木名,又称甘棠、棠梨。
- 睆:浑圆貌。
- 盬:停止。
- 继嗣:延续,继续。
- 阳:阳月,即农历十月。
- 遑:闲暇,一说忙碌。
- 檀车: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常用以指役车、兵车。
- 幝幝:破旧貌。
- 痯痯:疲劳貌。
- 匪:假借为“非”。
- 孔疚:非常难过、痛苦。
- 会言:都说。会,合,都,一说聚会。

译文:
鱼儿成群落入鱼篓,既有鲿鱼又有鮀鱼。君子待客备有美酒,不仅香醇而且盛多。
鱼儿成群落入鱼篓,既有鲂鱼又有鳢鱼。君子待客备有美酒,不仅盛多而且香醇。
鱼儿成群落入鱼篓,既有鲇鱼又有鲤鱼。君子待客备有美酒,不仅香醇而且丰足。
各种食物真盛多啊,它们品质真优良啊!
各种食物真美味啊,它们标准真齐等啊!
各种食物真充裕啊,真是尽得其时宜啊!
拓展:
- 《鱼丽》是一首宴飨宾客的乐歌。
- 《毛诗序》说:“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
- 丽:成群结队。
- 罶:捕鱼的竹篓,鱼可入而不可出。
- 鲿鲨:鲿,鲿科鱼类的通称,一说黄颡鱼。鲨,又名鮀,俗称吹沙鱼,一种生活在溪涧的小鱼。
- 鳢:又名黑鱼、乌鳢、铜鱼等,一种凶猛的淡水鱼。
- 鰋:又称鲇鱼、鲶鱼、猫鱼等,昼伏夜出,鳔可入药。
- 其时:指得其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