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所憧憬的2020年,真的实现了吗?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是2006年,我写了一篇《十五年后的生活》,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也记得很不清楚了;然而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够记住的。在那篇文章中,我应该有写到:
周末的时候,我离开家(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兴致勃勃地上了车。我按了车上一个按钮,车立刻就飞起来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我就到了广州某公司门口(广州离汕头空间距离约400千米)。我今天来是为了和一个客户谈生意的。客户带着我来到公司,通过一个可以识别人脸的机器,我们就进去了公司,没有用到钥匙;桌子上看似空空如也,但是只是主人说了几句‘我要喝茶,我要水果’,桌子上就多了两杯茶和两个苹果……中午去楼下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们只是用一个机器对准一个机器,就完成了点菜,付款的操作,并且店里也没有一个人形服务员,全部都是机器人为我们服务……
那么上述所有真的全部实现了吗?并没有。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有一些的确已经实现了。
虽然到现在为止,会飞行的汽车还没出现,但是,我们的出行已经比以前方便太多了。比如,从汕头到广州,我记得以前开车过去就要七八个小时,因为以前高速公路网不是特别发达,先走深汕高速,还得经过深圳城区,然后走广深高速;现在可以走前几年刚刚建好的甬莞高速,无需经过深圳,也能到达广州,不仅避开了交通拥堵,而且还节省了不少路程——以前汕头离广州505公里,现在是415公里。

不仅如此,现在从汕头去广州的交通方式也是又多又快。不仅有长途大巴和普通列车,还有高铁和动车。以前,没有高铁的时候,从汕头坐火车到广州,需要约9小时。现在,坐上动车,从汕头站出发,过大概4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广州东站;而如果坐的是高铁,从潮汕站出发,不到3小时就到了广州南站。
另一个已经实现的,就是开锁方式了。现在的开锁方式已经多种多样,且安全性高,包括指纹开锁和人脸识别系统。不过比起指纹开锁,人脸识别更加准确,风险也更小——如果是湿手,指纹识别就不够准确了,但是人脸识别在此方面(面部有稍微变化的时候)却仍能精准识别。这一技术也用到了很多学校的宿舍楼中,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宿舍楼。
还有一个,就是支付方式。以前我所提到的机器,就是我们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了。在那时候,手机保有量比较少,只有收入水平比较高的群众才能拥有手机,并且那个时候的手机就只有通讯功能,当然还可以用来玩游戏。而现在,手机已经取代了不少工具,比如手电筒,照相机,手表(现在戴的人也不少,但肯定比以前少了,反正我是不戴手表了),机械闹钟。而最不可思议的,就是现金。以前买东西一定要带上现金,可现在,借助微信或者支付宝,不用带上任何现金,我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支付行为。而且,点菜时,有些餐厅已经不需要服务员上前拿本菜单引导顾客点菜了,顾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点菜,下单之后就等待服务员把菜端上来了(机器人服务员目前仍未实现)。
那还有没有尚未实现的呢?有的。比如我现在就还没驾照,而且我也还没开始做生意。再比如,全自动茶几也还没有实现,但是全自动橱柜(洗碗机)倒是有的。还有就是我上面提及过的飞行汽车和机器人服务员了。不过我觉得,随着现有的科技发展速度,自动化的设备再过几年应该也可以问世的。
总结起来,有不少童年所憧憬的东西,现在也是实现了的,这得益于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辛劳的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生活得更好。“十三五规划”很快就要过去,“十四五”即将来临,相信祖国,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