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数学说课稿《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解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理解平面内点的意义,会由点求
得坐标。
2通过训练和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从而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新设计
教法:1.自主探索法。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自主探索新知识;
2.讨论归纳法。用讨论新知、形成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坐标系的建立;
3.指导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记住坐标系相关概念;
4.讲练讨论法。教师讲练引导学生从坐标系概念获得由点求坐标。
5.游戏激趣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巩固提高获得的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法:按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自主主动探索、学习知识,尽可能把“钥匙”交给学生自启知识之门,大
胆把课堂交给学生;用讨论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新设计4新设计5新设计6学情分析
(一)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数学的求知欲较强,具有初
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数轴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建立较为容
易理解。
(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使用数轴的经验,了解了直线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学生的认知困惑与教学预设
平面内点的坐标概念以及由坐标描点和由点写出坐标。由于“对应”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认识点与坐标
的对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具体的例子对该问题进行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
7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能由点写出它的坐标及其位置特征。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与数形结合意识的培养
8教学过程8.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评论(0)学时重点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7.1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ppt展示教学活动和内容
活动2【导入】7.1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程结构: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探索新知、形成概念—→操作演练、形成技能—→组织游戏、拓展应
用—→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情景
1.指派两位同学协作板练:请在数轴上表示2与-3。
2.学校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发给你一张电影票,你是怎样找到座位的?
3.观察“某景点示意图”(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探索确定平面的点的位置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教师从情景创设引入,提出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点在平面内的位置问题;
2.师生共同板演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的几个。
重要词:垂直、公共原点、两条数轴
3.指出相关概念:X轴(横轴),Y轴(纵轴),坐标原点以及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成的4个“区域”,
命名“四个象限”。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四个象限”下面的两个“*”号规定。
5.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方法。形式:P(a,b)举例A(2,3),B(-1,2),C(-3,1)
D(-3,1),引导归纳记忆:先横后纵,逗号隔开,加上括号。
(三).操作演练、形成技能
1.基础训练。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在多媒体)各点的坐标A(2,3),B(-1,2),C(3,-1)D
(-3,1),E(0,-4)
2.指导看课本例1再次强调点的坐标的规范写法。并组织讨论探索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的坐标的特征(完
成课本“想一想”):
3.学生练习课本P153的“做一做”,写出方格图上的平行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然后引导学生注
意各点横、纵坐标的不同符号,讨论归纳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符号特征
4.学生随堂练习:解决“情景3”的问题
5.学生再练习:写出方格图上的“房子”各顶点的坐标,并组织讨论:其中那些点横、纵坐标的异同点及
其规律;
(四)、组织游戏、拓展应用
叫坐在教室“中间”横纵排的学生站起来分别作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每位学生依次代表一个自然
数,并指令一个作原点,教师提出的坐标的位置学生举手以及提示一些问题进行游戏,如:横坐标是3的
举手,纵坐标是-2的举手,在第二象限的请举手,并要求回答有什么特征。等等。以娱乐巩固提高知识激
励兴趣。
(五)、归纳总结、反思知识。
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本节课我学会了„„;
②本节课我还弄懂的„„;
③本节课最让我感兴趣的是„„
2.最后教师总结讲话。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着重强调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注意;由点写出坐标及由坐标画
出点;简略说数形结合思想:坐标(有序数对)与点(图形)的结合。
(六).作业布置
1.常规作业:①课本P154,“知识技能”1题.
②P155,“问题解决”3题.
2.家庭作业:①复习课本知识;②研究P155的2题。
3.课外思考: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等腰梯形ABCD。等腰梯形上面有一等边三角形ADM(如图),等
腰梯形上底为4,下底为10,腰长5,求出各顶点的坐标。
8.2第二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评论(0)学时重点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7.1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ppt展示教学活动和内容
活动2【导入】7.1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程结构: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探索新知、形成概念—→操作演练、形成技能—→组织游戏、拓展应
用—→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情景
1.指派两位同学协作板练:请在数轴上表示2与-3。
2.学校组织同学观看电影,发给你一张电影票,你是怎样找到座位的?
3.观察“某景点示意图”(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探索确定平面的点的位置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教师从情景创设引入,提出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点在平面内的位置问题;
2.师生共同板演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注意“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的几个。
重要词:垂直、公共原点、两条数轴
3.指出相关概念:X轴(横轴),Y轴(纵轴),坐标原点以及两条数轴把平面划分成的4个“区域”,
命名“四个象限”。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四个象限”下面的两个“*”号规定。
5.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方法。形式:P(a,b)举例A(2,3),B(-1,2),C(-3,1)
D(-3,1),引导归纳记忆:先横后纵,逗号隔开,加上括号。
(三).操作演练、形成技能
1.基础训练。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在多媒体)各点的坐标A(2,3),B(-1,2),C(3,-1)D
(-3,1),E(0,-4)
2.指导看课本例1再次强调点的坐标的规范写法。并组织讨论探索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的坐标的特征(完
成课本“想一想”):
3.学生练习课本P153的“做一做”,写出方格图上的平行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然后引导学生注
意各点横、纵坐标的不同符号,讨论归纳各象限与数轴的点的符号特征
4.学生随堂练习:解决“情景3”的问题
5.学生再练习:写出方格图上的“房子”各顶点的坐标,并组织讨论:其中那些点横、纵坐标的异同点及
其规律;
(四)、组织游戏、拓展应用
叫坐在教室“中间”横纵排的学生站起来分别作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轴,每位学生依次代表一个自然
数,并指令一个作原点,教师提出的坐标的位置学生举手以及提示一些问题进行游戏,如:横坐标是3的
举手,纵坐标是-2的举手,在第二象限的请举手,并要求回答有什么特征。等等。以娱乐巩固提高知识激
励兴趣。
(五)、归纳总结、反思知识。
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本节课我学会了„„;
②本节课我还弄懂的„„;
③本节课最让我感兴趣的是„„
2.最后教师总结讲话。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着重强调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注意;由点写出坐标及由坐标画
出点;简略说数形结合思想:坐标(有序数对)与点(图形)的结合。
(六).作业布置
1.常规作业:①课本P154,“知识技能”1题.
②P155,“问题解决”3题.
2.家庭作业:①复习课本知识;②研究P155的2题。
3.课外思考: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等腰梯形ABCD。等腰梯形上面有一等边三角形ADM(如图),等
腰梯形上底为4,下底为10,腰长5,求出各顶点的坐标。
说课稿来源易公教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