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浒传》武力设定

2023-07-02 23:16 作者:绿柳山庄灵芙醉客  | 我要投稿

《水浒传》这部作品对武功的描写虽然有所夸张,比如倒拔垂杨柳、徒手打虎这些逆天操作,比如呼风唤雨、召唤神兵的超自然打法和水下龟息的反人类功夫,根本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但关于武术的基本展示和武力值的基本设定,还是以写实为主,很符合传统及现代的搏击原理,具体设定如下: 1.会法术不代表无敌: 高廉会法术,能让宋江军马乱成一锅粥,但不是金刚不坏,雷横一刀就能劈了他。郑彪会法术,但关胜的武力压制同样能让他无计可施。法术可以速成,宋江很快就学会了一些,但战斗力方面完全没有变化。法术可以用来打乱对方阵脚,可以用来远程偷袭(武松因此中招),也可以在双方纯武力差距不大的时候当外挂用(王英因此身亡)。但武功是实打实练出来的,不好好练功,纯靠法术的话,碰到单挑王也是会吃瘪的。因此,公孙胜不是无敌的存在,他的技能是需要冷却时间的,但武林高手不需要,出手越快越好。 2.一胆二力三功夫 打架的前提是敢打,胆子一定要大,不能瞻前顾后,只要敢动手,就有胜算。阎婆一个老太太能把小伙唐牛儿打得抱头鼠窜,靠的就是胆大敢打。李逵拳脚功夫一般,兵刃功夫不如武松,但胆子大得没边,所以能连杀四只老虎。李逵之所以高光战绩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最豁得出命,赤膊上阵不是谁都敢做的。 3.一力降十会 无论练什么武功,没有力量基础都是不行的。双方对打,力大的一方占据绝对优势。李逵拳脚功夫其实不如张顺,但他在力量优势加持下,即使是揪头发按倒这种最low的打法,也能实现碾压。郓哥一个半大小子,连王婆这种老太太都打不过,就是因为营养跟不上,发育不好,个子小还没力气。 4.力不打拳 虽说力量大有绝对优势,但在碰到力量不如自己、功夫却很纯熟的人,还是会被打翻的。还说李逵,标准的“练功不练拳,如同无舵船”,碰到技击技巧熟练的焦挺、燕青,李逵的蛮力就玩不转了。这二位力量当然没有李逵大,但也差距也不会太明显,毕竟燕青能把擎天柱任原举过头顶,力量也不是盖的。再加上借力打力的纯熟技巧,李逵只有挨打的份。如果换成兵刃比拼,李逵应该不会输。 5.拳脚容易分胜负,兵刃不容易分 书中的拳脚较量都是很快分胜负的,武松打西门庆只需一个照面,放倒孔亮也是一个照面,放倒蒋门神只用了一招。焦挺收拾李逵只一拳,燕青摔李逵也是一个照面。但兵刃功夫快速分胜负的不多,其中只有王进打史进、林冲打洪教头、李逵打李鬼是速战速决,那是因为双方经验值差太多。实战经验差不多的情况下,兵刃交锋都能打一会儿,比如曹正和杨志,李忠、周通、孔明等人和呼延灼,完全不是一个段位,但兵器交锋尤其是马战,一两个回合分胜负是不太容易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手中的兵器是被对手忌惮的,被打一拳、踢一脚和被砍一刀、扎一枪的性质完全不同。武松对阵西门庆的时候,面对踢来的一脚,只是稍微躲了一下,保证自己不会受到实质伤害,手臂被踢就被踢了,刀没了就没了,对付西门庆只需要一个照面,有刀没刀无所谓。但如果西门庆手里也有刀,武松断然不会如此轻敌。一个照面放倒西门庆也就不太可能了。倘若是马战,双方借助马的冲击力和兵刃的杀伤力攻击对方,二马一错镫就是一个回合。想在五个回合内打赢对手,确实比较难。 6.下盘不稳者必输 世界各种搏击术,都讲究手眼身法的配合,尤其是中国功夫,讲究腰马合一,对腰力带动全身和步伐的进退有度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武松的玉环步鸳鸯脚,还有杀飞天蜈蚣时候的转马一刀,都是以腰力带动全身,以精妙步法取胜的典范。相反,如果下盘不稳,步伐混乱,那就必然挨打,基本上胜负已分。比如史进迈开大步追击王进,洪教头迈开大步追击林冲,蒋门神迈开大步追击武松,李逵迈开大步来奔焦挺,结果都是被对方一招放倒。燕青打败任原的关键也是用灵活的走位扰乱了任原的步伐,打乱了他的进攻节奏,从而抓住空档把他扔下台去。 7.偷袭不可耻,人人皆可用 你死我活的实战中没有“武德”这一说。只要能打赢,就是本事。所以偷袭不算可耻,暗箭伤人不算卑鄙。比如武松打人,经常会用偷袭的手法。无论是打败蒋门神还是杀死蒋门神,两次都是在蒋门神无防备、慌乱状态下突然出手。因此,蒋门神的真实实力完全是个谜,每次都是还没发挥出全部实力就被放倒了。武松放倒孙二娘也是靠偷袭,而且姿势很有特点,当时俩人都是衣冠不整,想象一下张青回家看到了什么画面。在飞云浦,武松也是通过偷袭把两个带刀的人踢下桥去,吓坏两个解差,从而化险为夷。此外,花荣的弓箭、张清的石子,都是偷袭天花板,有谁说过他们卑鄙吗?不存在的。天山勇偷袭张清、高可立偷袭韩滔、杜微偷袭秦明、石宝偷袭鲍旭、厉天润偷袭董平,这些也都是常规操作,只要能打赢就是本事,搏命的时候谁还讲武德?能活着就算耗子尾汁了。 8.以一敌众胜算小 无论什么段位的高手,一对多都没有十足胜算。要想打赢,首先力量基础要过关,其次身法要快,胆子要大,还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能拿兵器一定要拿兵器,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近身,不能让敌人聚拢,尤其是不能发生缠抱,否则就只能坐以待毙了。鲁智深在五台山单挑一两百人,靠的是本身力大和随手掰下来的两条桌腿。武松在飞云浦实现反杀,也是凭借自身的神力、敏捷的身法和夺来的刀。李逵在浔阳江边打一群渔夫,靠的也是蛮力,让众人无法近身。但好汉们倘若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遇到有目的、有规划的多人袭击,同样胜算很小。杨雄和鲁智深都吃过亏。 9.徒手对兵刃吃亏 这个道理就很浅显了,《水浒传》里很少有徒手对兵刃的打斗。一般情况下,当徒手的人遇到对方有武器时,都会抄起旁边的物件当兵器。比如鲁智深随手掰下的两条桌腿,比如面对石勇短棒时燕顺抄起的板凳,都是实例。当周围找不到充当兵刃的器物时,书中人通常会选择夺下或打落对方的兵器,否则胜算很小。要知道,杨雄放倒赤手空拳的燕青只需一棍子。当然,这也不绝对。如果双方胆量差太多,实力悬殊的话,徒手也能取胜。比如鲁达徒手放倒拿着刀却不敢真砍人的郑屠,毫无压力。再假设一下,倘若西门庆手中有兵刃,面对徒手武松能怎么样?人家可是硬刚老虎的人。 10.步下对马上吃亏 这个好理解,骑在马上的人,能借助马的冲击力和兵刃的长度(马上一般都用长兵器,连双鞭呼延灼都用过),再加上马本身具备的攻击能力,步下将官很容易吃亏。刘唐对阵张清的时候就吃了这个亏。但这也不绝对,在步下功夫炉火纯青的情况下,步将甚至能秒杀马将,武松、鲁智深都有这个身手。这方面手持双斧的李逵也很强,连石宝都吃过他的亏。 11.战场的不确定性 上了战场,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所以连续躲过花荣两箭的宣赞会被张清一石子放倒,连续躲过周瑾三箭的杨志面对张清的时候也表现不佳。能连续躲过张清石子的董平却躲不开项元镇的暗箭。一向勇武的关胜会马失前蹄摔下来。战场上变数很多,谁也不能确保自己常胜不败。

《水浒传》武力设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