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
6、7岁的小女孩开始乳房发育了,8、9岁的男孩开始变声了,近年来,“性早熟”一词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不少家长闻之色变。
「性早熟指女孩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者10岁之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包括乳房发育、睾丸增大、阴毛和腋毛生长、长胡须、变声等。据文献报道女童发病率显著高于男童。」
01
性早熟有什么影响?
性早熟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早期身高增长加速,虽早期身高显著高于同龄儿,但由于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时间变短,导致身高增长过早停止,成年身高反而矮小。
由于发育提前、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可能会被同龄儿嘲笑,进而出现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孩子的行为、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
部分性早熟患儿,伴有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异常,同时增加了成人期肥胖、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部分生殖系肿瘤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02
吃出来的性早熟?
哪些食物需警惕?
大鱼大肉
不少家长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日常饮食少不了大鱼大肉,而过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后,极易导致营养过剩,出现超重、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证实,超重、肥胖儿童的性早熟发病率远高于正常儿童。所以日常饮食应注重均衡膳食、保证必需的膳食纤维的摄入,营养多元化才能维持健康。
含糖饮料
碳酸饮料、气泡水、奶茶等饮品含糖量高,不仅易影响孩子食欲、造成龋齿、加速骨钙流失等,部分饮品同时含有糖精、植脂末等添加成分,成为造成肥胖、引起性早熟的又一重要诱发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
日常滋补
不少家长喜欢给小朋友吃一些所谓的“进补”食物,如虫草、甲鱼、燕窝、人参、黄芪等,部分滋补药品有促性腺功能,长期服用可导致雌激素等内分泌相关激素水平异常,进而诱发性早熟。

▲图片来源:网络
保健品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增高奶粉、助长保健品等,其中大部分不仅不能达到日常营养要求,且含有激素成分,造成“催熟”效果,诱发性早熟。所以建议小朋友日常奶制品应选择常规配方奶粉或纯牛奶等,特殊配方奶粉及其它营养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03
那些背过锅的食物
牛奶、豆浆造成性早熟
其实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奶制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钙质及蛋白质来源,所谓牛奶中含有激素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学龄期儿童建议每日摄入奶量为300-500ml,对维持骨钙含量、促进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切忌过量。如果把牛奶当水喝,不仅不能多促进身高,反而可能引起膳食营养失衡、肥胖等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豆浆同理,作为除奶制品外又一重要的钙质奶源,大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有类雌激素作用,但作用于人体的生物活性极低,且豆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也十分有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30-50g大豆,换算成豆制品,约为200g豆腐,或者800ml豆浆,这是绝对安全的用量。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证实,超重、肥胖儿童的性早熟发病率远高于正常儿童。所以日常饮食应注重均衡膳食、保证必需的膳食纤维的摄入,营养多元化才能维持健康。
反季蔬菜、水果
部分大棚养殖的蔬菜,可能会使用一些农业催熟剂,主要成分为乙烯利、氯吡脲等,他们虽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但只对植物瓜果有催熟作用,并不能作用在动物身上,所以,“植物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这种说法也并没有科学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
综上所述,其实引起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饮食并不是唯一因素。对于儿童日常饮食,我们的建议是:
均衡膳食,控制高糖、高脂等高能量密度食物摄入,合理摄入膳食纤维,不喝含糖饮料;
牛奶、豆浆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性早熟,可日常食用;
切忌盲目进补,营养品、保健品、特殊配方奶粉需咨询专业医生。
因此,关于食物导致性早熟问题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良好的饮食习惯,切记“大鱼大肉”和进食所谓的“滋补”食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