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和游戏的改变

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游戏变得越来越不好玩了?或许是因为我最近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压力,也或许是对游戏的热爱,也或许是游戏本身发生了改变。曾经一款游戏让我们痴迷,不惜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打通,去研究,去细细品味···甚至再回顾。现在一款游戏从发售到打通,我们已经很少再细细品味了,关心更多的是快速通关,解锁成就···而曾经那些打法的研究和细细的品味,则变得有些格格不入。是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我们对游戏的认识?还是游戏环境本身的改变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发声了改变?我不知道…但是或许除了游戏环境的改变,玩游戏的我们发生了改变···还有一个就是游戏本身的改变。
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下一切都显得要快速。堵车想快点,快递想快点,上网浏览网页想快点,除了生孩子不想快一点,其他的无论什么都陷入了一个快的节奏中。速通,秒杀成了玩游戏的一个新标签,曾经老牌玩家才有的的琢磨和研究的玩法反而越来越少。在快节奏的环境下,游戏也变得越来越快餐化,曾几何时我们评价一个游戏从画面变为游戏体验。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游戏画面逼真已经成了游戏的基础条件了。但是单机游戏的地位却变得越发的尴尬,论宣传和知名度它比不过商业电影。论收益,随便一款手游都能暴打单机游戏···所以在现在这个市场下游戏公司很为难,游戏地位很尴尬,而玩家也很迷茫。
在科技发展到现在,游戏画面已经成了一款游戏的基本配置。当年,我们对着几万块像素点的拼凑出的游戏画面大呼神作的同时,可曾想过今后的游戏画面会如此的精美、如此的逼真。反过头再看当年的女神或者大作,或许当年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而如今现在的游戏画面上的飞速的提升,无论何时都让玩家在享受着一场视觉上的饕鬄盛宴。画面提升的同时,玩家对游戏的态度也在改变。曾经的慢工出细活和细细品味已经少之又少,而速通和快打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曾经速通的玩家除了攻略编辑者就是杂志社的,而如今人人都是速通玩家,过去那种细细品味的感觉难免会让人怀念。过去,一款游戏能让我们慢慢品味、能让我们享受一个假期甚至更久。而如今快节奏的我们环境下,我们很难再有时间去品味和享受游戏了。曾经一款《如龙5》让我享受了三个假期,一款《凯瑟琳》也同样让我享受了三个假期,而如今这种感觉却很难再有了,也只有在疫情隔离的那段时间里让我有时间重新回顾了那些过去的经典游戏和买回来一直没有通关的《生化2RE》。或许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游戏,也改变了玩家。而速通的我们恐怕也很难再回到当年的状态,而依旧在细细品味的玩家恐怕有很多游戏也已经烂尾或者根本就没有拆封。
如果说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玩家,那么游戏也在生活的变化中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如今游戏在社交的地位中逐渐提升,有的游戏甚至专门为社交而打造,像当下的《动物之森》。过去的独乐乐模式,变得更加像众乐乐靠拢。像农药,吃鸡这种众乐乐的游戏模式变得更加讨喜。虽然过去那种一人拯救世界的模式依旧吃香但是,更多的玩家可能会选择众乐乐的游戏。而如今我们面对更多的,则是游戏的琳琅满目。过去的我们为了玩到一款游戏煞费苦心,而如今游戏的种类繁多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不管你是正版党还是盗版玩家,游戏选择的种类完全可以满足任何一个玩家。曾经一款《三国志》水货价格都已经炒到了1850,而如今除了死忠又有多少人愿意掏1850买一款游戏呢?在游戏品种繁多的今天,又有多少玩家是真正为了爱而去购买自己想要的游戏呢?而大多数的玩家最后还是喜加一或者选择登陆3DM下载。
在这个花样百出的时代,游戏厂商也是花尽心思吸引玩家眼球。从画面到剧情,从剧情到CV,再到现在的感官刺激。从各种各样的擦边球和精美人设来吸引玩家的眼睛,这点在《死或生》和《KOF》中显得更为突出。两款游戏都拥有不错的游戏素质,但奈何厂商更喜欢在别的地方花心思。这边玩家吐槽《死或生》是格斗还是看小姐姐的同时,那边SNK又不动声色的给在《KOF14》中给安琪儿又做了个丰胸手术。感官的刺激让玩家渐渐淡忘了游戏人物本身的性格和特点,甚至会忘却游戏本身的玩法,而去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MOD…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在《上古卷轴》和这几年的《生化2RE》中显得更为突出。这种感官带来的刺激也大大的让玩家沉迷其中,但也渐渐忘了游戏本身的要素。
但是如果说一款游戏以不断消费情怀来让玩家心甘情愿买单,那么是该说游戏经典值得回味?还是该骂厂商炒冷饭骗钱?这个问题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讲过,这里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但不管是经典怀旧还是炒冷饭,这种情怀消费在当今的游戏环境中却是一波另类的主流。今天重置这个,明天复刻那个…任何一款有年头的游戏只要被厂家随便拿来重置或者复刻,加点新的服装或者关卡,哪怕是依旧原封不动的拿来复刻,拿来卖。厂家都会当做这是一款新游戏来糊弄玩家,而玩家也乐意买账(这里我就不说某个被重置N次的4代游戏了)。但是这种情怀消费,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次数多了难免会有玩家会心生怨念,毕竟冷饭再怎么炒它还是过期的冷饭。而厂商这种偷懒的行为时间久了,再死忠的玩家也不会再去买账了···更何况有的厂家再重置的过程中毫不走心不仅BUG百出,甚至跟以前的比起来,更是毫无进步。也有厂家不仅画蛇添足将原有的精髓改的面目全非甚至还画蛇添足乱加东西,这种冷饭最后不仅是吃力不讨好···更是会将老玩家逼走(这里我就点名世嘉,他的重制向来喜欢胡整)。
其实各方面的因素来看,让游戏改变的还有一个外部因素,那就是手游的冲击。其实近几年就能看出来,手游的崛起非常迅速。从当时单一的游戏环境到现在五花八门的各种手游,可以看出手游的市场已经非常庞大,不论是在便携度还是社交方面都在赶超主机游戏。无论在哪都能看到农药开黑,或者FGO等各种手游,更不用说去年《明日方舟》造成的火爆。在当年掌机游戏和主机游戏争霸的时候,谁曾想过手游会对未来的游戏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改变整个游戏市场,让掌机游戏无路可走。而手游市场的扩大对游戏环境的本体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想想看面对一圈手游玩家的同时,只有你一个人是主机或者其他端游玩家的那一刻你是多么的绝望。但手游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不论是氪金还是花费时间来说对玩家都是一种无形的负担。但手游的社交方面却又是非常强的。虽然有利有弊,但手游对游戏环境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默默的改变游戏环境。
其实随着年岁的一点点老去,很多曾经的硬核玩家年龄也开始逐渐增大。他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无忧无虑了,更多的是被家人、工作、生活等更多更多因素所牵扯,而变得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游戏上心。曾经肯为一款《塞尔达》或者《口袋妖怪》去解谜,去刷刷刷…然而现在可能更对那种快餐手游也或者是即时即开的农药,或者是自动战斗的FGO、《明日方舟》感兴趣。过去的那种研究打法和慢慢品味的心态也不复存在了,甚至会看不起那种慢慢品味的硬核玩家。但是在看不起对方的同时,可曾想过自己曾经也是硬核玩家中的一员。其实游戏在做改变的同时,改变最大的还是玩家本身。这么多年来,游戏从当初的马赛克、像素点变成了如今的真实震撼的画面,而我们玩家也在不断改变。其实也正是我们的改变,从而促进了游戏环境和游戏本身的变化。可以说真是因为我们的改变从而演变到游戏的改变。而当时代变换,硬核玩家全部老去的那一刻游戏会咋样?我们谁也不知道。其实说这么多,真正想说的…游戏因人改变,而改变最多的还是玩家本身。而过去那种放肆去过玩的心态已经快没了,留下的只有努力工作拼命玩的理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