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科普】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孩子的身高,对于矮小症的讨论也越来越白热化。
当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速度的延缓或异于正常的发育顺序,会导致儿童的身材矮小。
矮小症 特指个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的 2 个标准差(-2 SD)或的低 3个百分位以下。

很多家长不明确矮小症的诊断标准,仅将孩子与身边同龄儿童的身高进行对比来判断生长发育异常,导致过度焦虑。
例如,大部分10岁男孩身高范围136-145cm,只有低于129cm时才能诊断为矮小症。明确诊断为矮小症的儿童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身材矮小分为
病理性矮小和正常变异矮小


针对明确病因的病理性矮小的治疗效果较显著且为人们熟知。如使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或不足导致的矮小症。
什么情况属于矮小症呢?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或第三百分位。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身材矮小呢?
常见的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因素有:
①与家族遗传相关性的:如家族性矮小、青春期发育延迟
②矮小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生长激素缺乏、特纳综合征、性早熟等
③因长期罹患某种疾病导致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胃肠疾病、慢性贫血、哮喘)
④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等
⑤除以上因素外,暂时没有查出明确原因的矮小,即特发性矮小。
虽然身高和遗传关系紧密,父母身高是基础,后天因素同样重要,有些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身高也悬殊有别。因此,父母高的孩子如果身高增长不理想,切不可盲目相信遗传因素,也要及时请教专业医生了解具体原因,有时候父母高的孩子不一定高。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生长激素存在糖代谢异常、心血管反应、水肿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等不良反应。而且,重组生长激素对于家族性矮小是无效的,并非 “增高神药”。
而且,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疾病、环境、营养、生活方式均可影响,一个特定时刻的身高并不能诊断及排除矮小症可能。

对于疑似矮小症的儿童,应每2-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至少连续6-12个月,绘制生长速度曲线,助于确定生长速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是否逐渐偏离。

如果生长速度曲线出现异常,建议尽早就医,由专科医师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及时治疗,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