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月记】杂评: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人人皆李徵

2021-04-08 20:54 作者:hanlia  | 我要投稿

鸽子来了。此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系列开篇,很早就想写下,因为一些琐事,到现在才动笔写下。下一篇不定期更新(咕咕咕)。


《山月记》,作者中岛敦,在由朝雾卡夫卡(原作)、春河35(作画)老师创作的《文豪野犬》中作为主角中岛敦能力“月下兽”(在条件满足时变身成白虎)的出处。

具有食人虎异能的中岛敦,来源:萌娘百科

先介绍作者中岛敦。从百科摘取,1909年5月5日-1942年12月4日(英年早逝,天妒英才),日本作家,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岛敦的祖父及父亲都是汉儒学者,自幼即受熏陶的他被称为消化吸收了伦理思想的“诗人、哲学家和道德家”。《山月记》是其代表作。

中岛敦资料图,来源:搜狗百科

山月记》改编自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收录于《太平广记》427卷,原名题作《李徵》(注:“徵”是“征”的繁体字,故有的地方也写作李征)。所以《文豪野犬》中变化成老虎的来源是古人的想象力。

古今说海》也收录此篇,易名为《人虎传》,后广泛流传。最早的出处来自唐人张读(唐丞相牛增孺的外孙,字圣朋,亦作圣用)所著《宣室志》。宣室,出自汉文帝于宣室召见贾生,“不问苍生问鬼神”,取做志怪小说集题目非常合适。张读只是编撰者,《李徵》具体作者可能来自于民间。很多学者在研究《山月记》时,都说其范本是李景亮的《人虎传》,明显是有误的,错误的根源在明代陆楫编的《古今说海》,其中《人虎传》作者题作李景亮,而鲁迅在《唐宋传奇集·序例》中已指出“此明人妄署”。(鲁迅老爷子不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还著有《唐宋传奇集》,不愧是小说集大成者)百度学术查到也有作者认为《李徵》作者为唐人李景亮,但是没有给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上文言,只是短篇小说的体量:

  陇西李徵,皇族子,家于虢略。徵少博学,善属文,弱冠従州府贡焉,时号名士。天宝十载春于尚书右丞杨没榜下登进士第。后数年,调补江南尉。徵性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迹卑僚,尝郁郁不乐。每同舍会,既酣,顾谓其群官曰:“生乃与君等为伍耶!”其寮佐咸嫉之。及谢秩,则退归闭门,不与人通者近岁余。后迫衣食,乃具妆东游吴楚之间,以干郡国长吏。吴楚人闻其声固久矣,乃至,皆开馆以俟之。宴游极欢。将去,悉厚遣以实其囊橐。徵在吴楚且周岁,所获馈遗甚多。

  西归虢洛,未至,舍于汝坟逆旅中。忽被疾发狂,鞭捶仆者。仆者不胜其苦。如是旬余,疾益甚,无何夜狂走,莫知其适。家僮迹其去而伺之,尽一月而徵竟不回,于是仆者驱其乘马,挈其囊橐而远遁去。

  至明年,陈郡袁傪以监察御史奉诏使岭南,乘传至商于於界。晨将发,其驿吏白曰:“道有虎,暴而食人,故过于此者,非昼而莫敢进。今尚早,愿且驻车,决不可前。”傪怒曰:“我天子使,众骑极多,山泽之兽能为害耶!”遂命驾去。行未尽一里,果有一虎自草中突出。傪惊甚。俄而虎匿身草中,人声而言曰:“异乎哉,几伤我故人也。”傪聆其音似李徵。傪昔与徵同登进士第,分极深,别有年矣。忽闻其语,既惊且异,而莫测焉。遂问曰:“子为谁得非故人陇西子乎?”虎呻吟数声,若嗟泣之状,已而谓傪曰:“我,李徵也。君幸少留,与我一语。”傪即降骑,因问曰:“李君,李君,何为而至是也!”虎曰:“我自与足下别,音问旷阻且久矣。幸喜得无恙乎今又去何适向者见君,有二吏驱而前,驿隶挈印囊以导,庸非为御史而出使乎?”傪曰:“近者幸得备御史之列,今乃使岭南。”虎曰:“吾子以文学立身,位登朝序,可谓盛矣。况宪台清峻,分纠百揆;圣明慎择,尤异于人。心喜故人居此地,甚可贺。”傪曰:“往者吾与执事同年成名,交契深密,异于常友。自声容间阻,时去如流,想望风仪,心目俱断。不意今日获君念旧之言。虽然,执事何为不我见,而自匿于草莽中故人之分,岂当如是耶!”虎曰:“我今不为人矣,安得见君乎?”即诘其事。虎曰:“我前身客吴楚,去岁方还,道次汝坟,忽婴疾发狂走山谷中,俄以左右手据地而步,自是觉心愈狠,力愈倍,及视其肱髀,则有釐毛生焉。又见冕衣而行于道者、负而奔者、翼而翱者、毳而驰者,则欲得而啖之。既至汉阴南,以饥肠所迫,值一人腯然其肌,因擒以咀之立尽。由此率不为常。非不念妻孥、思朋友,直以行负神祇,一日化为异兽,有靦于人,故分不见矣。嗟夫!我与君同年登第,交契素厚。今日执天宪,耀亲友。而我匿身林薮,永谢人寰,跃而吁天,挽而泣地,身毁不用,是果命乎?”因呼吟咨嗟,殆不自胜,遂泣。且问曰:“君今既为异类,何尚能人言耶!”虎曰:“我今形变而心甚悟,故有摚突,以悚以恨,难尽道耳。幸故人念我,深恕我无状之咎,亦其愿也。然君自南方回车,我再值君,必当昧其平生耳。此时视君之躯,犹吾机上一物。君亦宜严其警従以备之,无使成我之罪,取笑于士君子。”又曰:“我与君真忘形之友也。而我将有所托,其可乎?曰:“平昔故人,安有不可哉恨未知何如事,愿尽教之。”虎曰:“君不许我,我何敢言。今既许我,岂有隐耶初我于逆旅中,为疾发狂,既入荒山,而仆者驱我乘马衣囊悉逃去。吾妻孥尚在虢洛,岂念我化为异类乎君若自南回,为赍书访妻子,但云我已死,无言今日事。幸记之。”又曰:“吾于人世且无资业,有子尚稚,固难自谋。君位列周行,素秉夙义,昔日之分,岂他人能右哉必望念其孤弱,时赈其乏,无使殍死于道途,亦恩之大者。”言已又悲泣。亦泣曰:“与足下休戚同焉。然则足下子亦子也。当力副厚命,又何虞其不至哉?”虎曰:“我有旧文数十篇未行于代,虽有遗稿,尽皆散落。君为我传录,诚不敢列人之阈,然亦贵传于子孙也。”即呼仆命笔,随其口书,近二十章,文甚高,理甚远。阅而叹者再三。虎曰:“此吾平生之素也,安敢望其传乎?”又曰:“君御命乘传,当甚奔迫,今久留驿隶,兢悚万端。与君永诀,异途之恨,何可言哉!”亦与之叙别,久而方去。

  自南回,遂专命持书及帽赙之礼,寄于徵子。月余,徵子自虢洛来京诣门,求先人之柩。不得已,具疏其事。后以己俸均给徵妻子,免饥冻焉。后官至兵部侍郎。


而中岛敦老师的《山月记》,开篇就能明显看出《人虎传》的沿袭痕迹,白话居多,虽有差异,但是总体思想是相同的。打算用图片的方式呈现,图源来自团子汉化组(若有侵权请联系up本人删除)。汉化组为何会复刻经典小说,原因会在最后给出。

山月记·Title
第一页 Page 1
第二页 Page 2
第三页 Page 3
第四页 Page 4
第五页 Page 5
第六页 Page 6
第七页 Page 7
第八页 Page 8
第9页 Page 9

《山月记》中岛敦替李徵言诗云:(古文功底扎实)

       偶因狂疾成殊类,灾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谁敢敌,当时声迹共相高。
       我为异物蓬茅下,君已乘轺气势豪。
       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

李徵,陇西人士,博学俊才。天宝季末以弱冠之年名登虎榜,旋即补任江南尉。然而个性狷介,自视甚高,颇以甘处贱吏为不洁。不久辞官不做,归卧故乡虢略,绝交息游,潜心于诗作。与其做一员低等官吏在俗恶的高管前长向屈膝,他毋宁成为一代诗家留名于百年之后。

一般套路,士大夫怀才不遇,归隐山林,与闲云逸鹤为伍,不问庙堂之高,像陶渊明一样留下诗作,也成一段佳话。

但是李徵却变成了老虎。原故事受佛教影响,因果报应轮回是变老虎的主因。但在中岛敦笔下,这个原因不重要,更强调的是变虎后的李徵痛苦悔恨的内心斗争,以及变成虎后才变得深谙人性(关心妻儿和对自己的厌恶)。

李徵的悔恨也请牢记于心,他的话其实是代表平凡的你,我和他所言,写的是人性,纤毫毕现。

   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但远比我缺乏才华,可由于专念磨砺而成就堂堂诗家的,也颇不乏其人。成为老虎后的今天,我才总算看到了这一点。每当念及此处,即便现在也感到胸口被烧灼一般的悔恨。

人人都讨厌成虎。李徵既为虎,又时而恢复人类的意识,发现变成未曾想过的异类,是一个悲剧。作者借李徵之口总结的很到位: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李徵的老虎,正是总把自己当珍珠,为清高自大之禁锢,说什么与内心一致,实为自己最讨厌的模样。还是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这样就不会有被埋没的风险。但是,内心真正的愿望就是做泥土吗?(视作珍珠,却不愿打磨,待之如瓦砾?)李徵的缺点,也正是表里如一的,平凡的我的缺点。

李徵少时博学俊才,梦想着有一天成为盛唐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而年少的每一代,何尝不想改变世界,也都向往长大后成为牛顿、爱因斯坦、毛主席等这样的伟人。盛唐又能出多少个李白、杜甫?

想要改变世界。想要更加珍惜现在。能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努力让自己不变成讨厌的模样!


最后,团子汉化组修《山月记》图片的原因揭晓。漫画《告诉我吧!BL调酒小哥!》第7话中,主角认为《山月记》是教科书中BL文中的隐藏四大天王(《山月记》入选日本国文教科书)。因为袁傪只不过通过声音就发觉了袭击而来的这只老虎正是多年未见的陇西李徵,包含了深沉的爱。CLUMP老师据此画过本子。(大雾)


参考资料:

1 《山月记》中岛敦 著,韩冰 孙志勇 译

2 《太平广记》卷四,【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

3 《宣室志》 李徵篇。

4  文汇报,何安平.《山月记》:在明珠与瓦砾之间游移不定.


(2021年4月8日,初稿)







【山月记】杂评: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人人皆李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