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5.12 爱因斯坦

2023-05-11 08:5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2、爱因斯坦(公元1879—1955年)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一九三三年,他受到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的迫害,迁居美国。

  在物理学上,他是一个革新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把牛顿力学推进到相对论力学;同时又发展了量子论,确立了光量子概念,推进了微观领域中的波粒二象性观念,发现了光电定律,确定了光的发射和吸收的机制等,在物理学许多部门都有较大的贡献。

  在自然观上,他批判了牛顿的机械论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提出了相对论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具有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因素,但归根到底,却从相对主义走上唯心主义。他认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应当“尽可能直接而必然地同经验世界联系起来”[1],但又在马赫主义的影响下,把外部世界说成是“感觉印象的复合”[2]。他破除了神秘的以太说,提出了场的学说,认为世界统一于“场”,“场”和实物都是“实在”的东西,“场”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但他又认为可以“将场概念从它必须有一个物质载体的假定中解放出来”[3],场就是空间,可以用几何来描绘,科学的任务就是“以数学形式构成一幅完全和谐的图象”[4]。样,世界统一于“场”,也就是统一于几何,完全陷入数学神秘主义。他批判了牛顿只见静止、不见运动的错误,承认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但又把运动看成是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认为一切运动都纯粹是相对的,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同时,他还把质量归结为能量,用能量代替物质,宣扬脱离物质的运动,走上了唯能论。他批判了牛顿把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把时间同空间割裂开来的错误,认为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密切联系的,是随具体的物质形式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而不仅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时间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总是一道出现的”[5]。但是,他又夸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抹煞时间和空间的质的差别,把时间和空间说成是主观规定的,进而得出宇宙有限论。他说:“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可以“驳斥空间无限的观念,并支持空间有界或闭合的观念”[6]。这就为上帝留下了地盘。

  总之,爱因斯坦属于列宁所指出的那种“卓越的物理学家、渺小的哲学家[7]的行列。

  主要著作有《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相对论的意义》、《空间       时间》、《物理学的进化》等。


注:

[1] 《爱因斯坦论著选编》252页。

[2] 《爱因斯坦论著选编》181页。

[3] 《爱因斯坦论著选编》278页。

[4] 《爱因斯坦论著选编》240页。

[5] 《爱因斯坦论著选编》134页。

[6] 《相对论的意义》70页。

[7] 《列宁选集》第二卷166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5.12 爱因斯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