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观后感——神还是人
今天看了姜子牙,说一下观后感吧,涉及一定剧透,介意的不要看。
画风来看,一贯的国漫nb风,维持了这个系列的高水准,开头那段2d说实话惊艳到我了,有小时候看的葫芦娃那一类画风升级版的感觉,非常增强国漫的体验感。
人物刻画来看,每个人物都很丰满,哪怕是一个不重要的配角,人物做到了有血有肉,从小动作小习惯加强刻画,成功让我想要嗑申公豹和姜子牙的cp,申公豹有史以来动画里第一次那么壮那么正派吧,动脑反派进化成了憨憨可爱肌肉猛男(bushi),各位有粮一起嗑嗷。
立意上它的立意非常大,个人觉得比哪吒立意好,从个人角度提升到更加宏大的“眼前即是苍生”抑或是“做自己想成为的神”,由家到天下,并且我有由此反思到《封神榜》里封神的一些荒谬。可是也恰恰因为它立意过于宏大了,很多的设定需要大段独白解释,剧情上难以集中在立意点上着重刻画。它穿插了回忆片段设置了悬念,但限制的时长又不允许它顺着铺垫的节奏自然地揭开幕布到达真相,就导致观影看上去节奏很紧,有些地方更有强行刀的感觉,如果用哪吒做对比,这点上的确看上去没有哪吒舒服。
此外,剧情分配我觉得有一些小问题,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着墨太多(比如四不相去世那段),需要的地方刻画又太少(比如小九当初的事情)。节奏不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剧情触发看起来就会非常突然,一些可能想要表达的寓意也比较难让人理解(哦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问题),到结尾没有回味感和留香感。
总体来看,《姜子牙》可以说得上是国漫佳作,并没有拉垮,很值得一看,除去节奏上的小问题——毕竟也和时长限制有关系——其他的都非常好,但如果我去二刷,那我大概率是冲着开头那段2d和四不相卖萌和结尾彩蛋去的,就我个人而言没有太强二刷欲望。
我是并不怎么喜欢看电影的人,一年进电影院次数屈指可数,《姜子牙》我从当年宣发就期待,直到推迟再国庆定档,我做影评不专业,只是从个人感官上讲,一些地方也没办发说出什么具体来,所以我其实主要是想……
吐槽:
1.还有谁不会飞?!除了固拉多还有狐妖!九尾狐妖居然不会飞!
2.纣王你怎么了纣王!那个力气超大武力值超高 徒手打虎的猛男去哪儿了?你清醒一点你是被封了姻缘神不是被阉了啊!你心心念念的爱妃就在那里你怎么不用绳子绑一下帮一下你就看着?!
3.所以说修仙到底有什么用,好好的神仙都不会飞,说摔死就摔死——对,说的就是你,纣王。
4.狐妖你能变人形吗,我看着你奇形种的样子有点不习惯,但还好我是声控,我依然可以。
5.一生之敌——四不相。
6.《姜子牙》定理——你永远咬不到那一口饼。
7.强迫症姜子牙真的不会看着小九的耳朵有切一刀的冲动吗?
8.当狐妖第n次说出:你根本不知道你师尊做了什么。的时候,我已经脑补了很多渣男抛弃小白花,利用小白花,然后小白花黑化的剧情。
9.狐族真的不考虑和隔壁哪吒里的龙族联动一下吗?我真的觉得你们非常适合一起玩,毕竟都是神仙工具人,最后还能一起打上天庭。
10.求求你们了,十二金尊的面具擦一擦吧,都不金了!动一动吧,你们难道真的全是金子做的?
11.机关术救不了九重天,肌肉猛男加高精密仪器干不过魔法妖女。
12.说好的众神之长,说好的封神大功,就因为没有斩好狐妖就要被罚全没,难,太难了。
接下来题外话:
《封神榜》一书我认为是中国传统神仙最系统描述的一本书,由此发展出神话宇宙我觉得没毛病。但是就其本身而言,三观上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感觉好像每个国家的初始神仙三观都不太对),可以感到神仙也不过是人性,封神之战在我眼里更像是神仙之间派系的战争,单纯只是需要一个封神的指标衡量依据,我想这也是为啥现在那么多小说里神仙和修仙的都不是啥正派角色的原因吧,因为本身初始源头上他们就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姜子牙的选择我认为是对的,普通人并不能真的顾及整个大局,我们只能尽力做我们眼前的事,救我们眼前的人,我们会有情感偏私,我们着眼眼前的幸福,杀一人救天下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是对的事,我自认我无法放弃我爱的人,而为了其他我根本不认识的人,我做不到。
普通人只能着眼眼前,神仙着眼天下,却又没有真正救得了苍生。正如姜子牙所说,一人都救不了,何况苍生?眼中只有苍生没有个人,心中只有大道没有私情,这样的神,或者说“灵”是虚假的,真正的“灵”可能刻板有点强迫症,可能调皮有着小脾气,可能傲娇有着单纯的信念,也可能狡猾有着最深的思念。这样的有血有肉的才是“灵”,才是这世间,最真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