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LAPS世界历史——次域探索和AGS的诞生

2022-05-21 18:59 作者:FLAPS虚拟传播研究会  | 我要投稿

       1969年,人类初次连接复数终端开始,次级世界(次域)就已经客观诞生。尽管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人类并未能觉察到次域,但次域注定将成为与主世界并行的全新世界。

 

        次域概念的提出已经是25年后的事情,人类第一次意识到了一个全新的,由纯粹的讯息能量所构成的世界。这种结构让次域在理论上拥有自由塑形、投影人类思念的特性,让许多人为此着迷。 


        1996年,人类首次通过技术手段进入次域,虽然当时的技术颇为粗糙,也仅仅只触碰到了次域的最外层,但已经让当时的人们激动不已,也宣告了次域时代正式来临。 


        次域接触技术缓慢地进步,时间进展到2069年,一小群技术团体提出了“意识直连”技术,摈弃以往的间接接入次域方法试图让人类能直接用意识探索次域,并创造出第一代直触界面。 人类第一次尝试使用直触界面的资料甚少,但有记录表示首批使用直触界面操作次域信息的人类直面了汹涌的次域能量湍流,很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污染,终生未能走出这种痛苦。

        虽然直触界面在后续的时光里不断改进却始终未能有较大突破。次域探索也被认为是危险性极大的一种活动,只有一些先锋技术团体和探险家依然对此趋之若鹜。 


        时间进展到2096年,距离人类首次接触次域已经经过了100年,直触界面发展依旧进展缓慢。但此时一种新锐的“中转隐匿”概念已经初露端倪,部分先锋技术团体提出此概念并借此创造出“代理操作界面AGS”用于次域探索。


        由于当时这一技术鲜为人知,故在之后的文献中极少提到或简单称为原型AGS。虽然原型AGS性能贫弱,能实现的也只有减弱次域能量湍流的作用,但突破性的“中转隐匿”框架成为了未来真正实用化的AGS技术基石。 


        真正的第一代AGS诞生于2106年,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Z8倾其所有,不计成本地利用“中转隐匿”技术框架建造了真正拥有超一流性能的次世代AGS。首台AGS极其强大的次域操作性能让次域探索第一次走入了大众视野,每个人都被次域的无限可能性和次世代AGS强大性能深深吸引。随后亦有数个团体、个人宣布掌握次世代AGS技术并相继推出了各自的AGS。一时间AGS和次域探索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恍如当年“淘金热”。 


        尽管有着强大的性能,但第一代AGS无论是造价还是操作难度都非常人能够接受;AGS机师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长时间训练的附带成本也让第一代AGS注定只有技术精英和行业大咖才能负担得起——直到拟似运动技术的公布,AGS和次域探索才跨入了崭新的时代。


        拟似运动技术纯粹是CyberMech公司的一个小项目,而CyberMech公司原本专注于类图灵测试玩具开发。但拟似运动技术天然与AGS有着极好的相容性——“意识-翻译-模仿”的概念框架和AGS的操作原理有着相似性,因此拟似运动技术应用在AGS操作上几乎成了直觉选择——事实证明这改变了整个AGS和次域探索的格局。 


        拟似运动技术极大降低了AGS开发成本,第二代AGS成本仅为第一代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而峰值性能却仅仅降低了20%左右——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操作界面也大幅简化到一般人也能在数小时内上手,进入次域的门槛前所未有地降低。 各式各样的AGS得益于拟似运动技术井喷式爆发。让人逐渐遗忘了次域探索尽管有着AGS的保护依然是一件有着极高风险的活动……

FLAPS世界历史——次域探索和AGS的诞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