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与马孔多

2023-02-02 02:06 作者:百内国家公园  | 我要投稿

多年以后,面对网络上泛滥的百年孤独式开头,我会想起我小学点开营销号那个无聊的下午。那时我年幼无知,读书更多是为装点脸面,也没能参透马尔克斯的神秘智慧。多日之后,想起“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思迪亚上校将会……”头脑发热式的买下来,但并没有看。置于书架多日之后,翻开了第一页,时至今日也忘不掉的书就是这么看的。第一遍强撑了一半,像在做平板支撑一样,不断激励自己才能继续读下去。为了不受困于人名,我开始改用性格区分不同人物,这使我更注重于人物性格,于是一下子就被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Aureliano•Buendía)吸引住了。毫不客气地说,他就是灵魂角色,马尔克斯写他的时候就知道他一定会死,可他死在杏树前解手时地努力回想中的那天,未出名的大作家哭得老泪纵横,他的妻子一见他这样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上校死了?”她急切地问道,即便知道结果。 西川有博尔赫斯的亲签,余华在节目上说他想用马尔克斯的签名来换。西川激动地坐立难安,我激动地把不能吃的东西塞到嘴里。结果只是印刷出来的签名。莫言说他第一次读完百年孤独还是因为再过几年可能会见到马尔克斯,可最后也没能见成。我第二遍读百年孤独时,完全放弃了第一次时忽视人名的方法。书中的费尔南达明确地抱怨了布思迪亚家族继承长辈名字的传统,而且除了她丈夫和她丈夫的兄弟,所有的阿尔卡蒂奥都富有进取心,奥雷里亚诺们气质严肃又阴郁,且通常是更聪明的那个。这次专记细小的差异,最终发现实际上太多人物命运雷同。此外,这本书又打破了专统写作顺序,从开头能预示到中间上校险被枪决,结尾处又能回忆起太多。最后读起来像是老人的回忆,如羊皮卷一般,让人重读时惊喜连连。 我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一直想搞明白“小蟑螂马丁内斯”具体是什么。“我们都是水做的。”梅尔基亚德斯说,这其实是哲学家米利都的泰勒斯的思想,由此可见梅尔基亚德斯确实记不清了,在玻利瓦尔之后的拉丁美洲宣传古希腊的学者思想。可网络上并没有这位“小蟑螂马丁内斯”,我也就这样搞不明白了。某天,一个躲藏在记忆中的明媚下午,云中洒下阳光,微风轻扰,我弹出一首简单到无法更简单的FREE Lucky,气流从高楼大厦间袭来,夹杂着它太平洋的潮湿,一路上越过山脉,又经烈日照射,终于穿行于我的眼前,亚热带的常青树叶在风中如波浪般起起伏伏,我莫名感动起来,亳无缘由地说: “风从另一边吹来马孔多的记忆。”

我与马孔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