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新手教程第一期 首都坐地的考量②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流氓星
今天我们继续上期的内容,来谈谈坐地考量的二三层,没看上期的建议先看上一期(传送门)→CV4511550
顺带很重要的一点,我第一层的时候忘了提了:首都一定要沿河,一定要沿河,尽量不要沿海(除非海图之类的),坚决不要无水,对新手来说,沿河一定是好于沿海和无水的
好,那我们就开始第二层

第二层——人口效率
第一层中我们谈到了粮锤平衡,即首都的圈地一定要有粮有锤(其实这挺像p话的),但这概念显然非常模糊,接着我们就要对地块产出作一个相对基础的概括
第一层中我们提到:如果单看粮锤,一个人口的收益实际上=工作地块-2粮
所以如果你工作的地块只是一个2产的地块,相当于你这个人口的粮锤收益是0
而如果你工作了一个3产的地块(2粮1锤,1粮2锤之类的,以下简称21和12,这个概念之后会用的非常多,一定要记住)那么这个人口收益就是1产
如果工作了一个4产的地块,人口收益就是2产,相比于3产地块,4产地块的人口效率提高了100%,相当于1个4产工作的人口=2个3产工作的人口,而4产和5产的效率只差了50%,远没有3,4差距那么大
可以看得出,工作地块起码要在4产或以上,这个人口的收益才相对较高,因为从回本的角度来说,1产和2产回本的速度是天壤之别,这和1余粮和2余粮涨人口的速度差距极大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考虑地块的重点对象,应该是那些4产或以上的地块
一地的3产并不会强于2个4产+一堆2产甚至0产(山),就是因为3产地块的收益太低,4人口上4个3产地块(比如4个21,产4锤)和2人口上2个4产地块(比如2个22,产4锤)产出是一样的。而前者需要的是多养2个人口的巨额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
图1直接坐虽然圈了2山废地,但显然比图2强,因为图1坐地就有多1锤,且有两个4产地块,而图2坐地不多1锤,又只有一个橘子4产(当然,22和31是不一样的,这里会在第三层中提),剩下的地块都是3产,效率较低
当然,实战中并不会只看1环(我这是为了举例直观强行只截一环),这也是为什么1环即使有少量废地(也最好别太多),但只要有2块左右4产或以上的地块,就算不错的开局的原因
所以移民少量走动选择一个好的圈到1环2环更多高产地块的点(或者市中心坐出31或者22之类的高于21的产出),会远好于为了省走路t数而无脑原地坐。

第三层——基准地块与星式粮锤平衡
一二层中我们谈了坐地需要有粮有锤,且着重关注的是4产或以上的地块
再接下来就要细分地块的收益
首先地块收益是有联动的,不是仅仅只看单个的地块,一个如果以2粮2锤为一个基准地块,即人口上这个地块是一个基准产出(实际上就是1人口产2锤)
如果粮锤任意一项高过这个产出的地块就是优质地块(比如23)
如果两项都不高于且至少有一项低于的就是劣质地块(比如12,21)
如果两项中一高一低的就是待定地块(比如31,13),而联动的关键就是这些待定地块的联动
在第一层的时候我们就提过,我们的城市余粮至少要在2或以上,而假设市中心是21的情况下,就需要外挂的人口平均产出在2粮以上才行(如果市中心是31,可以把市中心当做21,然后把第一个上人口的地块+1粮,方便计算)
所以,未必坐地下去一堆13,14就是好地,因为你无法涨人口,这些高锤的地块就没法上人口工作。

如上图,虽然有两个13锤非常足,但却没有对应的3粮4粮地块作为互补,甚至连2粮的地块都没,这两个13就成了看起来高产的废地,首都如果直接坐在这一块地,和自杀无异,因为我们在第一层就说过,至少需要2或以上的余粮,这张图显然无法满足
所以对这张图的解法只能是果断放弃这些高产地块,移民走路去寻找其他粮锤平衡的点
而坐下去一地都是31,41,也未必就是好地,因为虽然人口涨的快,但人口产锤的值太低,同样也效率很低

这里再用一下昨天用过的图(真好用.jpg),这里有一地的40地块,粮食产出极高,但是产出来的人口都变成了猪,人口平均锤极低(tm几乎就是0),这些高产粮的地块也与废地无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22作为基准地块的原因,它就像一个平衡杆,帮我们权衡地块的产出
当你城市里有较多待定地块的时候,计算的关键就是前几个人口(一般前期会考虑首都涨到3~4人口的情况,故会着重考虑大概3~4个上人口地块)的产出,平均值是否超过22
如果锤均值低于2则为乏锤城,粮低于2则为乏粮城
所以,如果一个城有2个13的地块,想用得上它俩,你就得有相应的50,40之类的地块来补上13缺的粮食,而13又补上了50,40地块乏锤的情况

如上图中,我们可以通过香蕉(31),来补上13这样高锤低粮的地块
4人口可以上31+223(可可)+22+13
不过实际情况应该是人口上22,等扩可可然后买香蕉(涉及买地,有点超纲)
然后挂人口为31+223,再等之后涨人口挂22,再挂13
这里稍微提一下,有同学可能会问,麦子开完之后也是31,大理和铜开完之后是131,132这样的5产地块(2金算1产),为什么不纳入考虑呢?这个涉及第四层的内容,因为要涉及出工人这一抉择问题,问题会变得比较复杂,这里先按下不表。新手建议更多的考虑坐到不需要工人开发就相对高产的地块,更少考虑需要出工人之后才能上人口的地块
需要注意的是互补的结果可以允许平均锤稍低于2,但必须保证平均粮是2或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互补显然收益是比全上22来的强的
举个例子,城市A是40+13+13,城市B是22+22+22
前者能较快的涨到2和3人口,产出足够的锤子,而后者虽然开局就有2点锤子产出,但人口涨的慢,如果我们拉一个表格,就能看出差距(假设市中心是21,不计算宫殿和宜居度)


可以看出,20回合后,双方有21点的粮锤差距,而如果计算上提前涨人口还有的瓶琴收益,这个差距还会再度拉大。
以上就是星式粮锤平衡的思想。也是第三层的内容。

配套视频:暂无
流氓星直播通知群/水友群:771914696
最后求一波关注硬币收藏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