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高分学姐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院校层级: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985,211,双一流,老牌名校,周恩来校友,位于天津,低调的名牌大学!
学制:两年
学费:一万/年
合作孔子学院:
美洲:美国马里兰孔子学院、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
亚洲: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韩国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晔迪特派大学孔子学院
欧洲: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法国诺欧商务孔子学院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信息查询: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官网—教职员工—教师团队。包含导师职称、联系方式、个人简介、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
个人觉得联系导师为时过早,或许有些同学会说多了解导师信息的研究方向,看看导师论文,对考试更加有帮助,但是在实际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后期阶段,会将大量时间花在政治和英语一上面,大多数人是处于忙碌且抓不住重点的状态,根本来不及去看大量的导师论文,有时候导师论文比较高深,你看完一遍可能也没什么印象,甚至是看不明白的,看了也不一定记住,为我所用。

因为自己是今年刚上岸南开汉硕,列表中的老师还没来得及认识全面,通过学姐对这些老师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句话:人品在线!所以大家尽管全身心去刷初试分数,初试成绩过国家线,进入复试后或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去了解导师,联系导师。
三、报考录取比例
近年报考与录取情况

2022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家线A类地区为351分,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复试分数线为351分,与国家线保持一致,也就是说进入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进入复试也就相当于拟录取了,因为复试基本不刷人!计划招生22人(排除实际推免名额6人),2022年报考南开汉硕的学生过国家线351分的19人,最终录取19人,最低分354分,高国家线3分。在招不满的情况下,复试刷人的概率几乎为0!本人就是个典型案例,复试期间备考方向偏离,复习方向错误,复试过程中网络太卡顿,弹出来三次,但依旧拟录取,哈哈哈哈,也是很幸运的。去年2021年报考生过国家线的就4个人,也是没招满的情况,因此也就录取了四个人。
从录取情况可知,南开老师阅卷还是相当严谨的,尤其是两门专业课(专业一汉语基础、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压分情况。满分300分,考240分已经算是很高了!同学们还是要认真备考,重基础,广撒网,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报考南开大学就相当于放弃调剂机会,要么上岸,要么再来一年。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然后在政治和英语上多下功夫,压分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就有可能实现反超。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去官网看看历年的拟录取名单,尤其是今年2022年的拟录取情况,有好多高分同学在外语和政治上实现了反超。当然外语选择非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的同学比统一阅卷英语一的同学在分数上更有优势,所以今年跨考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还是很多的。
预计2023年报考人数会增多,应该会达到200+,因为南开2022年汉硕题目相较于2020年、2021年考试真题,难度下降了,比如专业一汉语基础造字法分析题换成了偏误分析题,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出现了案例分析(30分),更加注重汉语基础,未来会不会朝着这一方向出题,还不可知呢。但是做好万全准备,才有底气迎接专业考试。
四、参考书目及其他复习资料
参考书目:
专业一
l 黄寥版《现代汉语》第六版
非常重要,一定要精读细看,包括注释、附录等。你以为不是重点的,也只是你以为,不敢保证它真的不会考察到。除了多读多看,还要多背,后期要留出每天至少1h的时间去进行系统地背诵。
比如复句一章,往年考察复句往往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但2022年专业一中却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无论这件衣服有多贵,我都要买。”“即使这件衣服很贵,我也要买。”答题关键点:二者都是偏正复句,有别于联合复句。前者是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复句,并且是无条件复句,依靠关联词语”无论......都”;后者是偏正复句中的假设复句,并且是相背关系的假设复句,也即让步假设复句(这其中还牵扯到让步假设复句和让步转折复句的区别:让步假设复句偏句是未实现的事实;让步转折复句的偏句是已实现的事实。)
l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
作为现代汉语的辅助性材料,里面有《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的标准参考答案,帮助很大。
l 施向东、冉啓斌《古代汉语基础》
全书繁体字,需要耐下心来去阅读。南开专业一会出一道古文大题,选择题中可能也会有所考察。适当做一些翻译练习。2022年专业一最后一题30分!千万不能疏忽啊!
(我个人认为在古文方面失分比较严重,并且这本书自己也没来得及看完,没有发言权。但是建议同学们可以参考王力版古代汉语第二册里面的简繁对照表,吃透对照表的情况下再去看这本书会简单一些,压力少一些,并且繁化简、简写繁也会考察到的,看了不会吃亏的!)
l 许慎《说文解字》新编
这本书非常厚,抓也抓不住。如果同学有买这本书的打算,建议买带插画的,看起来不会那么枯燥无聊。但是历年来南开专业一都会有5个造字法分析题,说明他的造字类型、本义等,选择题、填空题也会涉及到。但是2022年专业一仅仅考差了填空题,并且难度下降,很好写出来,此外2022年也没有了造字法分析题,变成了偏误分析题,未来会不会都不出现造字法题目,也不一定呢。同学们还是要准备一下。
个人建议是:一个专属于造字法的本子。在刷真题的时候,刷历年南开真题、其他学校的题目,但凡遇到考察造字法的题目,就单独找本子记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有些字的考察频率、出现率、重复率非常高,这些字做重点标记,往往也是南开考察的重点。《现代汉语》文字一章中涉及到的造字法内容,也建议做一下整理。
l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参考答案
南开大牛老师编写的书,里面的虚词对比很有意思,里面很多内容是和《现代汉语》内容重合,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可以参考《现代汉语》这本书进行理解。重点放在课后练习上,尤其是病错句分析,,很重要!个人建议是要有电子版的参考答案,不建议专门去买卢老师《实用语法》这本书的参考答案(贵+没必要),将答案写在书上,更有记忆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l 彭小川《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其中的涉及到一些偏误分析,和卢老师的《实用语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建议做一遍简要版笔记。
l 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这是我意外发现的宝藏书!卢老师编写,南开历年的同义词辨析题几乎全部包含。复试中涉及和考察到的内容,这本书里面也都能找到,非常全面!并且在一些相关的简答题中也试用。这本书挺厚的,跟《说文解字》的厚度有一拼,所以建议同学们早看,每天坚持看一点儿,在目录上用不同颜色标明历年考察过的和你认为有可能会考的。
拓展书目:
l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l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l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第五版
l 吕叔湘《现代汉语800词》
l 杨玉玲《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语法教学手册》
l 曾常年《现代汉语习题册》这本练习题是学姐推荐的,里面的些许内容和黄寥版《现代汉语》内容不一致,但可作为补充,知识拓展,习题给到的参考答案非常详细,可作为精读《现汉》后的回顾复习。
l 《现代汉语同步辅导》这本书里面有现代汉语课后习题完整的参考答案,《现汉》课后习题还是很经典的,答案也很重要。
专业二:
l 《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考研真题+考研笔记)
《要略》很重要,跟《现代汉语》一样重要。内容非常多,包含文化的方方面面,记忆点也非常多。专业二填空题、选择题会出很多。《要略》有两个版本,一个带有考研笔记(黄皮),一个带有考研真题(紫皮),建议把这两个小本子都买下来。
考研笔记,是对《要略》的高度凝练。很多系统的知识被整理成表格形式,方便背诵,可以带身边随时翻阅;考研真题里面有不同年份不同学校的典型真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很具有参考价值,给的答案也很详细,可作为背诵资源。个人感觉2022年考察《要略》内容不多,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l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南开基本上每年都会出一个大论述题,要整理这本书的论述题。重点在课后题,带着问题去书里面找答案,再整理成自己的论述背诵笔记。
l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非常重要,按照2022年的出题走向,似乎比《要略》还要重要了!一定要读、要背。全书几乎都是重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出现过。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无聊、看不懂,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你就稳了。第一遍看不懂没关系,多看几遍就顺了,顺了就能读通了,读通了也就好背了。2022年专业二简答题有三大题(30分)出自《引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异同。” “人的心理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
l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
相当重要!个人感觉越往后越重要。《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跨文化知识和案例分析。大多是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21年没考案例分析题,但2022年涉及到跨文化的内容增多,选择题出的比较多,简答题也有一些涉及,此外还有一个30分的案例分析题!占分比重上升!// 祖晓梅老师又出了一本新书《国际中文教育中国国情参考框架》,推荐大家看一下,保不准2023年专业二会考到,就2022年考试真题看,新知识出现的少,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是备考期间能把握住的。
拓展书目: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证明》,案例分析方面的内容还是要重视起来!2021年专业二没考案例分析题,但2022年专业二最后一题就是一道30分的案例分析题。
王晓梅《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解析》:2021年专业二涉及这本书的内容会多一些,比如专业二考试考察到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等。
公众号推荐
l 祖晓梅老师的“祖晓梅谈跨文化”——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可作为2021年专业二部分简答分析题的参考答案!目前处于断更状态......
l 南开汉语言文化学院的“NKU汉院”——心理慰藉,考上了早晚要关注!
l “南开研究生”——会发布一些考博考研方面的咨讯。
l “语言学心得”——涉及到语言学科研,2021年专业二出现的“翻转课堂”等新形式教学法,公众号中都有作归纳总结,可作为课外阅读。
l 人民日报——或者微博关注人民日报,这样会错过一些时政热点,千万要关注人民日报公众号呀!这样能够了解一些时政。比如2022年南开专业二考了一题世界遗产方面的内容,这就和热点相联系,2021年泉州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此外人民日报发布的国学常识200题非常重要,需要进行背诵的!我无意间发现从2020年开始专业一或专业二会或多或少的从这200题中抽取4-5个原题直接粘贴复制!2020年几个比较刁钻的题目都选自人民日报国学常识200题,比如五月又叫榴月;一仞等于成年男子一臂的距离等,2022年专业二也有。总之,这个公众号非常重要啊啊啊啊!
l “好大一口白开水”——后期政治和英语复习可以跟着她,挺好的。
l Jasmine的汉语课
l 语言教学与研究
l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l 语言服务
l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l 汉语堂
l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俱乐部
l 中文联盟
天津考研网“考研红宝书”是在读学长学姐团队整理好的重要知识点汇总复习笔记资料,可以节约大家的复习备考时间。这套资料也包括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其中考研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一定要利用好真题。最后冲刺阶段还可以通过三套模拟卷(考研红宝卷)来全真模拟、查漏补缺,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在最后阶段临门一脚,顺利上岸。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早点儿背书,越早越好。背书的过程很艰难,尤其是刚开始背书的时候,读起来都生涩难成句,尤其是《引论》,许多同学会就此放弃,选择在自习室里只看只读只理解,但专业一专业二考试题量很大,需要考生在3h内保质保量完成,总有几道题需要考虑几分钟甚至再下笔,想要做到看见题就能下笔有内容可写还是要靠个人的背诵的知识储备,书本中的原话往往比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更权威、更术语化。
个人建议:将背书提上日程,刚开始背书的那一段很难坚持的时间,赋予它一些仪式感。比如制作单独的“星期格子”,只记录每天的背诵情况,固定时间点,固定课本先”读“,我个人在后期备考期间上午7:00-8:30读《现代汉语》(因为在整个背诵过程中,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背会,背书期间一直处于合上书脑子里面好像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所以暂且称之为“读”,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也就慢慢变成了背。)时间到就停,不论读的结果怎样,记在星期格子上,标明时间;9:00-10:00读名词解释(可以是自己整理的,也可以是别人整理好的名词解释笔记,有一本就可,遇到新的重要的名词解释在原笔记上做些补充和扩展);下午3:30-5:00读《引论》;晚上7:30-8:40读《跨文化交际》。其他时间自行安排复习其他内容。我正式背书开始时间比较晚,差不多是在8月中旬,前期一直拖拖拖,后来做题发现打不出来的时候才意识到不背不行了,时间比较紧张,所以选择一天三本重要参考书《现汉》《引论》《跨文化交际》同步进行,到考试前一天晚上正式结束背诵。第一个背诵周期比较长20+天,越往后读的越顺,重复次数越多,周期越短。坚持就是胜利!整个过程中完整重复了四遍吧。
个人复习表(仅供参考)

个人在备考期间也并非每天都按照时间表进行,灵活调整,时间或早或晚,但大致内容不变,仅供参考。有效学习时间在10h+,其他时间根据学习状态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