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近十年高考真题做了研究,编著了这本英语词汇书

本书的魅力来自对近10年高考真题大数据的系统分析
词典例句、教材例句、自编例句、格言例句——统统不如真题例句
语法特点、习惯用法、固定搭配、短语习语——统统都有真题支撑
高频单词、重要单词、常考单词、易错单词——统统经过词频统计
核心词义、考试词义、引申词义、熟词生义——统统来自数据分析

1.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考纲词汇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所以许多同学都会买一本高考词汇书来学习或背诵,但最终的情况可能是:书的最前面部分被翻得稀巴烂,而后面的内容仍是崭新的。更糟糕的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书最前面的单词可能既不是高考中最高频的,也不是高考中最重要的。换句话说,同学们花了不少时间学习或背诵的单词很可能是近 10年高考中从未出现过的(比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表的第一页出现的acid,在近10年高考题中一次也没出现)。
2.本书单词不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它是乱序的),而是按它们在近10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排列的,即出现频率越高的排在越前面,出现频率越低的排在越后面,比如在3000个课标词汇中,有 456个在近3年的高考题中从未出现,有300个在近5年的高考题中从未出现,有84个在近10年的高考题中从未出现,它们依次排在本书的最后面)。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优先学习高频且非常重要的单词,然后再学习中频且一般重要的单词,最后再学习低频且不那么重要的单词。
3.课标给出的词汇表只是告诉您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教材列出的词汇表只是告诉您教材课文中出现过哪些单词,它们都不会告诉您哪些单词是高考的重点,哪些单词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是高还是低,更不会告诉您各个单词在高考中主要涉及哪些词义以及哪些用法,但所有这些本书都会告诉您!

4. 各个版本的教材以及牛津、朗文等词典都只是本书编写时的参考,而不是依据,本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是近10年的高考真题——近10年高考题中出现过的词义、用法和考点,本书都收录了,虽然特殊情况下也收录了个别高考题中未曾出现过的词义和用法,但都给出了相关说明。 记住:不管您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材,但您最终都是为了参加高考。也就是说,教材只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参加高考才是目的,很显然,任何教材或词典上的例句都不如高考真题例句!
5. 如果您把本书通读了一遍,其实就相当于把3000个课标词汇在近10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典型句子读了一遍。同时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本书的例句与其他词汇书上的例句在风格上不太一样。没错确实不一样!其他许多词汇书的例句都是来自教材或词典,它们可能显得比较“高大上”,但本书的所有例句均来自高考真题,它们可能并不那么“高大上”,但您参加高考时读到的文章或句子其实就是这样的——所以,其他词汇书上的例句可能是尽可能对高考题的模拟,但本书不需要模拟,因为书中的例句本身就来自高考题!
6. 根据课标词汇可推断出其意思的派生词与复合词,出现在高考题中时通常是不会注中文的,所以本书对近10年高考题中出现的派生词和复合词作了系统整理,附在各相关词的后面,同时全部附有真题例句,这一部分内容您不可小视。

7. 您可能见过很多所谓的“重点单词”“高频词汇”等,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人想当然编出来忽悠您的,害人不浅!没有人知道真相,同时也很少有人根据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这个工作太费时间了,人工几乎无法完成,但借助自编的专用软件,这个工作我们做到了。
8. 为充分提高同学们的复习备考的效率,本书还专门针对高考配了相应的练习——练习包括四个维度,即识记维度(英汉互译)、语法维度(单句语法填空)、写作维度(单句开放性写作)和阅读维度(单句真题阅读理解)——强烈建议将本书与配套练习同时使用!

一、编写依据
本书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词汇表为蓝本进行编写,同时收录了课标词汇在近10年高考题中出现过的相关派生词与复合词等,总词汇量超过5000个,包括3000个课标单词、1880个课标派生词、200个真题超纲词。所出现的例句均来自近10年的高考真题,为方便学生理解,对真题例句均附上中文翻译。

二、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创新型的高考词汇参考书,它不像普通词汇书那样按字母顺序排列,而是按课标词汇在近10年高考题中的出现频率排序的,即把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高的排在出现频率低的单词前面,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词汇的效率。另外,本书例句的选择也与普通的词汇书有所不同,即书中例句全部来自高考真题,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最大限度地熟悉高考,与高考题进行无缝对接。
与其他所有“查阅型”词汇书不同,本书是一本“学习型”词汇书。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对3000个课标词汇在近10年高考题中的出现频率以及用法特点作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课标词汇在近10年高考题中的用法以及重要性,各单词及词义的考频,词义的延伸以及活用,各单词的用法、搭配以及语法特点,考点归纳以及易错分析,此外还有阅读提示、写作点拨、熟词生义、构词知识、派合词与派生词归纳,等等,尤其是书中所有分析和讲解都有真题实例作支撑,绝不会想拿想当然的所谓“重点”“难点”来忽悠您!

三、资料来源
本书所说的近10年高考题,指的是除上海卷外的全国卷和地方卷,具体情况如下:
2022年包括新全国卷Ⅰ、新全国卷Ⅱ、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2021年包括新全国卷Ⅰ、新全国卷Ⅱ、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2020年包括新全国卷Ⅰ、新全国卷Ⅱ、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2019年包括全国券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2018 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2017 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江苏卷。
2016 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卷、江苏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
2015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卷、北京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陕西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2014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安徽卷、北京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山东卷、陕西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2013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安徽卷、北京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山东卷、陕西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2012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安徽卷、北京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山东卷、陕西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2011年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安徽卷、北京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山东卷、陕西卷、四川卷、天津卷、浙江卷、重庆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