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预售】震撼日本的国漫大师,成名作简体中文版正式问市!



作者/ 后浪漫
编辑/ Pel
郑问,中国漫画行业里一个不可替代的名字。
他在全球漫画界地位有多高?

1991年,日本漫画界称得上至高无上的「日本漫画家协会奖」破天荒地将「优秀赏」颁给了一位年仅33岁的中国人郑问。
这件事震撼了日本漫坛。
曾经获得这个奖项的,还有藤子不二雄、手冢治虫、大友克洋等诸多日本顶级漫画家。
“之所以把奖颁给郑问,原因一,是他的画是日本人喜爱的;二是,他画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 时任日本漫画家协会会长、「漫画之王」石之森章太郎如此评价道。

郑问,本名郑进文,1958年出生于台湾地区桃园县,早年曾任职于室内设计公司。
1983 年,年仅25岁的郑问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战士黑豹》,他的漫画生涯就此开启。

1986 年,郑问首次尝试水墨画法,在自己的第一部全彩手绘漫画《刺客列传》中,水墨风格的飘逸神韵取代了当时漫画普遍采用的硬朗线条,作品一发表便轰动了整个亚洲漫画界。
《刺客列传》被认为是郑问的「成名之作」,宗师之路就此启程。



此后,俯首笔墨画纸间三十余年,郑问始终耕耘在自己的一番天地。《刺客列传》后仅过 3 年,《阿鼻剑》横空出世,他将独特的写意水墨运用至登峰造极。

1990 年,受日本讲谈社的邀请,以「东周」为朝代背景的漫画作品《东周英雄传》应运而生,郑问成为首个在日本漫画杂志上连载的非日籍漫画家。

进入21世纪,继续创作漫画之外,郑问受世嘉游戏的委托,为电子游戏大作《郑问之三国志》绘制了一百多幅三国人物的肖像以及场景插画。《郑问之三国志》成为日本第一款以中国漫画家命名的电子游戏。

2017年3月26日,郑问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58岁。一代漫画宗师用画笔打造出的武林世界戛然而止。
一年后,「千年一问—郑问故宫大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这次展览是历史上首次将漫画家的艺术作品搬进故宫的殿堂,凭此来纪念这位「千年一遇」的漫画大师为整个漫画界做出的卓越贡献。

郑问的离世令我们叹惋,他心中的那些传奇还有很多没来得及画给我们看。然而,让郑问踏进故宫不是终点,是起点。我们深信,他为漫坛留下的那些神话将留给我们永远追忆。
可惜的是,在大陆漫画市场,郑问作品寥寥。要么出版年代久远一本难求,要么盗版印刷质量堪忧。
如今,《刺客列传》终于在大陆出版。这本郑问如刺客般提笔为刀的成名之作,首次以简体中文和各位读者见面。

↓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https://shop42616308.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fljf6cpawyi4

原价128元
摸鱼走马独家预售价
96元
备注:预计4月15日开始按订单顺序陆续发货,先到先得

回顾郑问的宗师之路,《刺客列传》有如一颗爆发的超新星,成为照亮漫画宗师之路的第一盏灯。是何原因,让这部作品成为郑问的立名之作,使漫画界造成轰动的呢?
500幅彩绘,1500小时心血之作
手绘跨越2000年的山河岁月
漫画《刺客列传》的故事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郑问集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将他们的英雄史诗改编成漫画。

尽管我们对这些人物耳熟能详,但两千多年的岁月多少模糊了现今读者的想象力。郑问则以漫画的形式,重新演绎原著中的一切。
从历史考据到故事大纲,美术风格到人物设定,动作设计与对话旁白,全部由郑问一人完成。在那个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繁琐的画面只得在宣纸上一笔一笔勾勒、上色,而且必须一气呵成,若任何一幅发生差错,便前功尽弃。
就这样,那些意气风发的面庞、瞬息万变的表情、千钧一发的历史场面在《刺客列传》的每一笔间被表现得栩栩如生。

为了让我们与两千年前的故人有一面之交,郑问用了 1500 小时,在大大小小 500 余幅彩绘上,倾注了他最为澎湃的心血。他直言:
“若说以前的作品是我用「耐力」完成的,那么《刺客列传》则是我用「心」来画的作品。”
在《刺客列传》的每篇传奇结束后,附上了《史记》中的原文,参照古今别有一番情趣的同时,更令我们赞叹郑问究竟是如何把寥寥百字演绎得如此生动。

此外,除了完整表现了五篇刺客的故事,《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特别收录了《最后的决斗》《剑仙传奇》《刽子手》这三篇郑问早期短篇作品,均取材于民间故事。

首次融入水墨魂魄,开创中国漫画新可能
《刺客列传》是郑问对于水墨画法的首次尝试。在创作时,他发觉以往的表现技法,都不适合表现想要的意境。这是一部传统的中国故事,“用沾水笔来画则太硬,用水彩则又有点像中国乐曲中用交响乐来伴奏的不伦不类。”

众多技法尝试未果后,郑问灵感迸发:为什么不以中国技法来表现中国人的故事?到挥毫作画的那一刻,水墨与毛笔所呈现的空灵神韵便再也无法用其他画风取代了。
郑问的水墨实验从开始便运用得炉火纯青,用毛笔在宣纸上制造水墨自然的巡路或流泄的形状,以传统国画笔触融为漫画里写意的线条,细腻而大胆的晕染充满着豪情侠义。

在水墨技法的基础上,郑问又将多种绘画方式融合。黑白不能表达的颜色,他就用厚重的油画颜料在蝉翼般宣纸上漫涂;毛笔所不能呈现的笔触,他便拿起手边的材料,牙刷、毛线、砂纸甚至一块破布,蘸得墨汁后肆意挥洒。
这种前无古人的创作方法,让我们的传统国画画法,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塑性。他坚定地相信:“不久的将来,水墨将成为中国连环漫画的主流之一。”

《荆轲传》中,在制作荆轲上面的画面时,郑问用水墨展现出荆轲的衣袖与旌旗的飘逸,用油画颜料给旗帜涂色,以展现厚重的质感。
90 年代,几经辉煌的日本漫画有了模式化的倾向,从骨格上看,漫画人物可以分为男性女性、老人小孩等几个模式。夸张一点说,许多漫画人物只要加上一些皱纹,看起来就像老人,拿掉就变成了年轻人。
《刺客列传》被引进到日本时动摇了日本漫坛对于漫画的理解。负责郑问在日本出版的讲谈社编辑说道:
“郑问先生笔下的人物,每个人的头盖骨都长得不一样。他真的把每个人都当作不同人物来描绘。每一张图片都是漫画家美学意识下的产物,这篇漫画里所画的中国人的模样都很美。”

郑问的笔与刺客的剑,刻画出人世间最热血的澎湃
郑问以自身的胸怀,将司马迁在《史记》中现在看来晦涩难懂的文言叙述,以不协调的张力,给予这些故事新时代共鸣。
他并不排斥热血和武功,一方面打斗场面为漫画增加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藉肃杀的气氛来烘托出这些中国史上最悲壮的英雄慷慨悲歌的血性。

他也没有淡化原著中的悲剧色彩,而是用气势如虹的画面还原那些身处乱世,在狂风暴雨中仍坚持自己信念的侠客。

在书中,豫让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立誓要杀死仇人赵襄子。为完成刺杀计划,豫让不惜「入宫涂厕」、「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妻子和朋友遇见都不认得他。而郑问将豫让刻画成英俊又稍显柔弱的中性面孔,以此衬出豫让为了报仇不惜毁容的牺牲和勇气。
典藏级装帧,赋予经典最完美的呈现
多年以后,我们再次荣幸地将郑问介绍给大陆读者。准备郑问成名作《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表,出版方在制作上做足了功夫。精装 + 护封的封面设计,只为了满足读者心中的刺客形象。

外封大面积留白,只留一幅荆轲刀背藏身刺向秦王的充满动势的背影;点滴墨迹运用烫金工艺洒向封面,给整本书带来一种厚重感,收藏价值满满。
相比于外封,内封狂放外露。封面选用了《豫让传》的辑封,无数条红布将豫让和敌人分离,杀机四伏;封底正是干将莫邪剑,来源于特别收录的《最后的决斗》的故事。

经过多次选纸与印刷的打样实验,出版方做到了使最终的实体书能够再现水墨的浸润感,无论是细腻的笔触,亦或大面积的晕染,力求精准还原。
此外,《刺客列传》的首次简体中文版发行将随书附赠典藏版海报,海报图样来源于80 年代首次出版时的图书封面,在正文中并没有出现,以此纪念宗师曾经的光荣岁月。

《刺客列传》是郑问震撼亚洲漫坛的成名作,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漫画应该有的挺拔姿态。书中的刀光剑影、万丈豪情成为他撬读者的支点,我们是如此的幸运,能够观赏到用超一流水准的呈现的漫画。
此次,摸鱼走马为大家争取到了福利价,如果您想要购买此书,请点击点击下面的链接吧!
https://shop42616308.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fljf6cpawyi4

原价128元
摸鱼走马独家预售价
96元
备注:预计4月15日开始按订单顺序陆续发货,先到先得
来,屏息进入郑问大师的漫画世界!

也欢迎关注摸鱼走马服务号,随时来逛逛,找到你喜欢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