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卢照邻《明月引》

立春,不情不愿上了亲戚的车,串门,只有自己。
出村,树木、房子、麦田、远山快速倒退,阴影处偶尔还有未化的雪堆,藏在阳光看不见的角落。
大路上,应该是往西走吧,我记得。
车往南开了,大约,这个方向右转,下个路口再往西也是可以的。
车子开始一上一下,颠簸起伏,原来路面有大片的龟裂,很多处陷了下去,数不清的小坑。
一直盯着窗外发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是初中?还是小学?不记得了。
能想起来的,是坐在摩托车的油箱上,浑身包得严严实实,雪化了路面潮湿,从车头上盯着路面不断从眼底划过,有了在水流上,逆向行驶的感觉。
路很长啊,小小的人,喜欢坐在车头,闭上眼,半梦半醒,就到了。
半小时,怎么这么快?想了想来时的路,好像,直接往西,是到不了的。
那里,应该是另一家,不过,完全没有印象是哪一家。
大姑爷家里养了一条狗,金毛,名字叫小七。见了了我们不乱叫,让它卧下就乖乖趴地上。摩着它的头顶,一点都不抗拒。
它的毛发像上午的阳光。
院子里,阳光正浓,搬了桌子和姑爷爷们打牌。
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长真高了,见面都认不出来了。
打牌,可以少一些说话的机会,果断参与。
几圈下来,赢了十块钱,三姑爷趁大姑爷去倒水,换了他的两张牌,我们笑而不语。
三姑爷赢了,但他还输着,我赢了他的钱。
堂哥也到,带来三个小孩子。
最小的女儿,四岁,很怕我的样子,往妈妈身后躲,把头歪出来看。又对我很好奇,偷偷跑到身后,拽衣角,被发现就哈哈大笑,赶快跑到妈妈身边。等我回头,故技重施,她乐此不疲。
跟她搭话,并不回应,只是悄悄观察。
老大我很喜欢,九岁,以前见面,他总缠着我问这问那,一口一个达达,那时候他掉了两颗牙。
今天立春,初四,他不记得我。
我问他,你知道喊我啥不?
“你是谁呀”
仿若日光倒流。
小妹妹八九岁时,年初五,大雪初晴。
我刚上大学,她问了同样的问题,带她玩的记忆已经忘却。
“有点熟悉,想不起来”
没关系,很快她就会熟悉,以前的事想不起来并不重要,反正我也记不大清了。
儿童的记忆很短,烦恼忘得也快,好事。
老大又开始问来问去,你家在哪?俺姑姑家在哪?你几岁了?你跟俺爸爸为啥亲住类?
给他画了地图,这是你上学的学校,这是学校东边的路口,第二家就是我家。
……
最后一个问题,堂哥跟他解释,他听不懂,堂哥生气,屁股上踢了一脚,说,听不懂你问恁些干啥?
堂哥进屋,他说,达达,你要是俺爸爸就好了。
哈哈哈,你可别让你爸听见,要不就得挨揍。
我跟你爸的关系,就像你和你弟弟的儿子,他们的关系。
“哦,那我还懂了”
表示怀疑。
“达达,你比俺爸爸温柔多了,要不你当俺爸爸吧,他太凶了”
他现在还小,并不知道达达好,爸爸不好,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妈妈跟他离婚,你当俺爸爸吧”
他就记住了这件事。
小孩子的喜欢讨厌都很单纯。
等他长大,要把这件事告诉他,希望不会被讨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