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化林营始末·清廷对与川康土司

2023-06-21 20:52 作者:清茶待风  | 我要投稿

在画明正土司时看到化林坪有一支清军部队,数量不详,今天发现写成了“林化营”

又考虑到在西炉之役中明正土司的表现,于是去翻了翻方志,最后在雅州志里找到记载。

简单整理如下


乾隆雅州志·卷十 兵制

查化林坪原未定有经制官

康熙二年,川督李(国英)题增设经制守备一员,马步兵丁二百,各隶建昌镇,

(李国英老大忙人了,作为清廷在四川统治的开路先锋,他的事迹在南明史和川边土司中都很突出,尤其是他参加的茅麓山之战)

(康熙)三十五年,守备王允吉以营汛兵单,详请增设,川提岳(升龙)以梁万营,参将陈远致带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兵三百七十五名各移驻化林,合原设守把共官兵五百八十三员各

康熙三十八年,因西藏差炉营官二名日昌侧集烈打死明正土司宣慰土官蛇喇喳吧,侵逼河东地方(此即所谓“西炉之役”,奠定了清廷在川边的统治,相比之下,岳升龙的儿子岳钟琪反而比他爹出名,以其“驱准保藏”而名扬天下)

康熙三十九年,三路徂征收复全炉土壤,千里招抚,设投诚番部五十余处,授以安抚土司土百户职衔,颁给印信号纸,继因化林官兵不敷弹压,请添兵一千各以资控制

康熙四十六年,川提岳将化林启设副将以黎雅莪边二营附之,即制天全六番,董卜韩胡木坪等处大小土司六十五员名

雍正八年,奉旨将西藏达赖喇嘛移驻噶达,建惠远庙坐床,将林化协改设口外噶达地方,以中军守备带把总一员拨马步兵丁二百各移驻打箭炉以北,化林协改为营,留兵三百名,千总一员,(由于阿尔布巴之乱,卫藏战争,达赖喇嘛移驻川边

把总一员兵五百名,移驻嘎达防护惠远庙,增中军都司一员,把总一员,共官兵五百员名,改名泰宁协,又新设中渡,上渡,下渡兵五百名,添守备一员,千总三员,丙守备一员带兵一百

各驻防中渡,千总二员各带兵一百分防上下二渡,千总一员带兵名分防吹音堡,新添灵雀寺兵二百,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管理,以吹音堡千总一员,兵二百附归灵雀寺共官兵三百三员名

以中渡营名德靖,打箭炉营名阜和,灵雀寺营名宁安。复增泰宁兵一百名,改设时原将原辖之黎雅营属建昌镇。复将阜和,德靖,宁安,三营守备改补都司。

雍正十三年,达赖喇嘛回西藏,改设泰宁,宁安,德靖三营,兵一千三百名,统令泰宁副将率领减撤兵丁七百名合之,化林兵三百名,共兵一千名,驻剳化林,分左右二营,设都司二员,

千总二员,把总四员,以昭体制,泒右营都司领把(一字不清,或为“总”)一员,各分防泸定桥,拨外委千总一员,带兵五十名,各驻防泥头,阜和营,止有土司一员,把总一员,兵二

百,操防不足,请量拨千总一员兵二百,各增隶以资分布,黎雅莪边二营仍归化林副将管辖,惠远庙现有喇嘛留驻于阜远营,就近输沠把总一员,带兵三十名驻防,泰宁营按季更换拨设弁

兵,所需衙署营房照例建造,仍将化林改名泰宁,此化林营制之始末也。

有误在所难免,也希望大家找出问题

这里误写成“林化营”啦


化林营始末·清廷对与川康土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