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天原创诗词0146《瞻、扮赵云有感 其一》

瞻、扮赵云有感 其一
8月8日在蜀风雅韵服装区扮赵云,8月10日在武侯祠瞻仰赵云塑像,听讲解,有感。
初成于2019年8月19日
常胜将军赵子龙,匹马单枪文武雄。
少年成名仰后世,老当益壮做前锋。
偃旗息鼓一身胆,明哲保身全寿终。
今日学君穿戴整,跃马扬威笑春风。
2019年8月19日21:31:33 初成。
自注:
01常胜将军: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赵云是常胜将军的描述,但是民间自古一来就有常胜将军赵云的说法。又,常胜,音近“常山”。
所谓常胜将军,就是每战必胜的将军,但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赵云都有一次打败仗的经历。虽然也打过败仗,但是赵云仍然被称作是常胜将军,其主要原因是赵云在唯一的一次败仗中没有受到较大的损失,类似的情况在长坂坡也有发生。长坂坡之战虽然是刘备军战败了,但是在赵云的努力下救出了刘备的夫人和孩子,而在小说中对赵云大战长坂坡进行了艺术加工,赵云闯入八十多万曹军里无人能挡。
箕谷之战也是一样,大军已经决定撤退,为防止敌军追击,赵云亲自断后,虽然年老,却仍能斩将破敌。而在其他的战役里,赵云也常能在失败的战斗里有突出表现,即使战局处于劣势,赵云也能斩将杀敌,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长久以来就给广大民众造成了赵云不会被打败的印象,一些民间传说中,甚至有赵云征战一生,从未受伤的说法,由此可见,常胜将军赵云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02匹马单枪:平话里“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又,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事迹。
03文武:在一般人眼里(包括我),提到赵云,脑海里都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武将形象(五虎将之一);但是在武侯祠的时候,讲解员专门向我讲述了陪祀刘备的武将(文东武西)中,赵云是唯一一个文臣打扮的!她说后世人认为赵云是文武双全的(网文:“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回来后我查了资料,果然,呵呵。“从赵云戎马倥偬一生,聚兵将军之事,又有行军打仗之历练,综观生平,应为武将。若参酌归田复业之建议、东征孙权之劝谏等,赵云又有文官慎思审行的特征,若称以文武双全亦理所当然。”
04少年成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
05仰:仰慕。甚至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都被赵云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
06老当益壮:赵云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07偃旗息鼓、一身是胆:都是源自于赵云的成语。三国时候,魏国与蜀国争夺汉中。魏军将粮草运往汉水北山寨中屯积时,蜀将黄忠率领人马前去劫粮,反被魏的援军团团围住,脱身不得。赵云久等黄忠不归,带上几十名轻骑出营探察,正好与曹操的大军相遇。赵云数十骑奋力抵挡,才冲破敌人重围,退回自己的营地。曹操驱军猛追,直扑蜀军。蜀军副将张翼见赵云退回本寨, 正要闭门拒敌, 赵云却命令:“大开营门, 放倒军旗, 停止击鼓。”而他自己单枪匹马, 立于营门之外。曹操看到这种情景, 怀疑赵云设下伏兵, 下令立即后撤。事后, 蜀主刘备欣然称赞说: “子龙真是一身是胆!”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08明哲保身:赤壁之战后,权利被重新的划分,刘备因此得到了很多的城池,其中就包括曾就由赵范担任太守的桂阳。刘备命令赵云取代了赵范担任范阳太守,赵范有一位貌美的嫂子叫樊氏,因为年轻守寡就想许配给赵云,可是赵云却推辞说你我都是姓赵,你的嫂子不就是我的嫂子,我又怎么能娶自己的嫂子为妻,这是不符合礼节的。当时有很多人都劝赵云迎娶这位美貌的女子,可是赵云却说;天下的女子很多,而赵范被迫投降居心叵测,不得不防。之后的事情果然如赵云预料的那样,赵范暗中逃走,很多人受到了牵连,只有赵云明哲保身没有受到影响。
09全寿:全寿而终,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