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中的“支援兵连狙”:绍沙M1915
于2017年更新的战地1DLC“誓死坚守”为支援兵带来了一种使用半圆形弹匣的轻机枪。游戏中,该枪射速很慢,但伤害和中距离精度相当不错,因此受到了部分玩家的青睐,并被戏称为“支援兵的连狙”。不过在现实中,该枪因为自己天生的性能问题饱受恶评,直到今日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差的机枪之一”,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绍沙M1915。

一战前夕,法国陆军开始寻求一种足够轻便、足够廉价、能够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并装备步兵的自动武器。当时法军内部盛行“行进火力”学说,这个学说指出在进攻战中,法军步兵采用站立姿势,使用手中的自动武器一边前进一边压制敌人阵地,使之无法进行有效抵抗,最终达到占领敌人阵地的目标。这种被迷信的战术促成了法军对新式自动枪械的追求。
1903年-1910年,法国陆军上尉【路易.绍沙】&总军械士【查理.萨特尔】在位于皮托的军械制造厂合作开发了几款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其中最亮眼的一款是一个结构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的自动武器:【绍沙-萨特尔自动步枪】,这把枪本身均是用钢板和钢管铆接而成。这把简易枪械在测试中表现出了尚可的性能,后续研发工作也理所当然的继续了下去。
1913年,绍沙-萨特尔自动步枪已经趋于成熟,不久就在【圣.埃特内武器制造厂】投入量产,被称作“绍沙M1913”。最终量产出来的100支绍沙M1913原本计划装备给步兵,但此时各国航空武器的竞争日益严峻,于是它们被发配给陆军航空队,充当飞机后座观察员的自卫武器。

1914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战术无比蔑视的法军在几个月内就付出了惨重的人员损失,这逼迫法军重新并认真审视这场战争。在堑壕战僵局中,足够猛烈的机枪火力&大炮火力是绝对的主宰,也只有它们能在突破战中起到决定作用,所以法军发现自己需要大量机枪以增强他们的步兵火力,而且最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装备 。面对这种迫切需求,已经晋升为陆军上校的【路易.绍沙】在战前开发的设计无疑是最佳解决方案。
1915年,法国陆军签署了一份紧急订单,要求尽快量产50000支【绍沙-萨特尔自动步枪】,以满足前线对步兵火力的迫切需求。量产任务被交给了位于巴黎的【斗士自行车制造公司】。
事实上,这批【绍沙-萨特尔自动步枪】是此前的M1913型的改进版,绍沙上校将半圆形弹匣挪到了机匣下方位置,以便于射手瞄准目标,之所以继续使用这种弹匣,是因为法军标准的【勒贝尔M1886D型8毫米步枪弹】锥度过大,只能把弹匣做成这种造型才能和子弹匹配。同年,该枪被正式命名为【绍沙-萨特尔1915型自动步枪】,但我们更习惯称之为【绍沙M1915轻机枪】。

由于【斗士公司】此前的业务都是自行车&汽车制造,在武器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绍沙M1915的制造遇到了各种早期技术问题,直到1916年秋季,在凡尔登抵抗德军攻势的法军才接收了第一批质量合格的【绍沙M1915轻机枪】。
然后,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绍沙M1915在服役的第一时间就受到了批评,这些差评主要集中在半圆形弹匣上,这种弹匣的Z形弹簧强度不佳,经常无法提供足够的弹力,这导致该枪时常出现供弹不畅的问题,而且弹匣本身太过脆弱,经常在士兵们在摔跤或卧倒时被压坏,然后彻底凉凉。


此外,绍沙M1915的弹匣为了方便士兵观察剩余子弹数,被设计成了镂空样式,结果在环境肮脏的战场中,弹匣以及其内部的子弹经常被泥沙和雨水污染,最终在枪机内生成大量膏状物,而泥沙污染正是绍沙M1915那被世人唾骂的高故障率的主要成因。虽然军方为机枪组下发了皮质弹匣包&机枪帆布护套,但无一能有效保护绍沙M1915不被战场环境污染。

事实上,绍沙M1915早在1916年7月就已经装备了位于索姆河一线的法国军队,然而这些早期绍沙存在枪机和抽壳器容易断裂的问题,而这是斗士公司在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热处理不良导致的,在收到反馈后,斗士公司立刻对绍沙M1915的制造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断裂问题也随之成了过去式。本人在查找数篇绍沙M1915相关文章后发现,该枪的可靠性问题主要是拉胯的弹匣导致的,枪械本身却没发现什么大毛病,也就是说,如果法军能够为绍沙M1915换一个靠谱的供弹装置,该枪至少能更好的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法军也能为此少死更多的士兵。遗憾的是,官僚主义严重的法国高层根本不愿意对此做出什么改进,所以法军士兵们只能继续忍着性子使用这款不成功的自动武器,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法军内部开始频繁接到绍沙M1915返厂维修的报告,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该枪的可靠性问题,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急眼的法军机枪手经常以粗鲁的方式“解决”绍沙的故障,如果还是不见好转,这些愤怒的士兵就会用暴力手段虐待绍沙M1915,虽然有这种行为的法军士兵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做出这种下意识动作。而提供这种有缺陷武器的设计者们却没有被制裁,属实“双标”。
1916年夏季的战斗表明,原先为绍沙M1915配备的2人机枪组在携带武器和弹药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跟进步兵进攻,而这是法军不能容忍的,因为在进攻战中提供及时的行进火力本就是该枪的重要使命,于是当年7月,法军又为绍沙机枪组增设了一名弹药手,后来又在1917年10月增设了1名独立指挥官。



为了让机枪部队官兵熟悉绍沙M1915,法军在巴黎近郊组建了自动步枪培训学校,主要负责培训机枪教官,然后让他们培训各大野战部队中的绍沙双人机枪组。最初的培训时间设定为一星期,但很快就追加到了两星期,以便让机枪手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奇葩武器。但是,对面德军MG-08/15轻机枪手足足需要4个星期接受培训,这意味着法军轻机枪手可以更快的前往战场,出现伤亡后也可以更快的被补充,这种优势在战争后期显得更加突出。
绍沙机枪组的培训核心就是不厌其烦的进行“行进火力”的要领训练。实施这种战术时,绍沙M1915射手与副射手会并排起来,一边开火一边向目标靠近,射手负责射击,副射手负责装弹。但是,手持绍沙M1915站立射击并不是轻松的工作,因为该枪全长过大、重心靠前、握把又被安装在弹匣后面,哪怕是在普通训练场使用都很不便,更不要说是布满铁丝网&泥泞的战场上了。该枪的行进射击要领是用右臂肘部和身体夹紧枪托,左手握住那该死的握把,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枪带的协助下克服重心靠前的问题;此外,绍沙M1915使用长后座自动原理,如果枪身固定不稳发生随动,枪机都很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射手也会用左手抓着弹匣前部保证平衡,但这很容易导致烫伤。由此可见,绍沙M1915被骂绝不是只有可靠性问题。


有趣的是,绍沙M1915大部分射击教程都把重点放在了半自动射击上,这明显与该枪的开发初衷相悖,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该枪即使在状态最好的情况下,连续打完300发子弹后也经常会因为过热而停止工作,战场上的各种污物也随时影响绍沙的正常工作,执意进行全自动射击怕是卡壳更快。所以法军只能通过半自动射击来弥补绍沙M1915枪管升温过快和容易卡壳的缺陷。
另一方面,法军也非常注重绍沙M1915的近距离射击,这可以部分弥补该枪精准度不佳的缺陷。精准度问题是绍沙M1915使用的长后坐系统、双脚架稳定性不佳以及瞄准具位置不当导致的,法军要求对单体目标的射击距离应为100-200米,对小集群目标的射击距离应为400米。我相信这种有效射程会让面对德军机枪的法军轻机枪手们压力山大。
有趣的是,法军还为绍沙M1915机枪安装了环形高射瞄准具,用于打击在前线低空飞行的德军飞机。但是该枪无论是射速还是有效射程都是不合格的,所以其防空效果可想而知。不过战地1中的绍沙M1915也可以使用环形瞄准具。

1917年秋季,法军基层步兵单位得到改组,改组后的每个步兵连会得到12挺绍沙M1915,这些机枪还会得到VB枪榴弹兵、掷弹兵、步枪手的支援,其主要任务除了随时支援步兵外,就是摧毁德军的MG-08/15轻机枪组 ,在执行这种任务时,绍沙M1915会压制德军轻机枪组的行动,然后高射角的VB枪榴弹组会将他们彻底摧毁。到了1918年,每个法军步兵排都会由3个这样的战斗组(班)构成,其战术进步也和率先使用“渗透战术”的德国相当。
1918年,法国陆军还出现了一个叫“机枪猎歼组”的单位,这种单位由6人组成,携带绍沙M1915、VB枪榴弹发射器、勒贝尔步枪,他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快速突击的方式,铲除德军阵地中的机枪组,事实证明,该编组的出现有效降低了德军机枪对法军步兵的威胁,但“机枪猎歼组”自身的损失不小,因为德军机枪的有效射程要明显优于绍沙M1915和枪榴弹发射器。

绍沙M1915之所以能在战争后期如此大量的普及法军,得归功于它的制造工艺。斗士公司在该枪的量产中大量使用液压机床、焊接、铆接等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制造绍沙M1915所需的资源、成本&时间,绍沙M1915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冲压技术制造的量产枪械。正是因为成本极低,绍沙M1915才可以大量的装备法军基层单位,并最终普及到班组,虽然该枪问题一堆,但至少也是火力比大栓凶猛的自动武器。所以,法军士兵对该枪是“又恨又无奈”,因为绍沙确实缺陷多多,但它也确实为法军提供了足够多的自动火力,这比对面德军强了不少。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一共生产了147000支【绍沙M1915轻机枪】,虽然战争结束,但法军还是继续使用绍沙M1915,直到FCM-24轻机枪的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一战时期的德军也使用过缴获的绍沙M1915,但是和法军一样,他们对这款武器的评价也不咋样,所以从未有组织的使用这些武器,相比之下,刘易斯轻机枪就很受德军青睐,德军新机枪手的培训除了自家的MG-08和MG-08/15,还会包括刘易斯轻机枪的教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战败投降后,德军从法国武器库中发现了大量绍沙M1915,这些武器被发配给维希法国伪军&在法国留守的德军守卫部队。

结语:绍沙M1915确实存在很多缺陷,但该武器的出现也确实让法军拥有了此前梦寐以求的自动火力,而且也如同他们期望的那样:“在最短时间内大量装备”。此外,绍沙M1915率先采用金属冲压工艺,这在武器历史上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该枪使用的直线形造型、可拆卸式弹匣、火力选择能力等设计,也为后世突击步枪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技术基础。
绍沙M1915是法国对战场环境做出的应对措施,但它并不完全正确,其总体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即使如此,它还是为法军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自动武器,也多少为法军步兵战术的演变&枪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只能说,它一堆毛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绍沙M1915轻机枪
诞生时间:1915年
参战时间:1916年
口径:8毫米
供弹方式:20发半圆形弹匣
使用弹种:勒贝尔1886D型8毫米步枪子弹
冷却方式:气冷
火力选择:全自动/半自动
全枪长:1143毫米
枪管长:445毫米
战斗全重:9.5千克
枪口初速:723米/秒
射速:250发/分
有效射程: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