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第一能臣,朱元璋得力谋士,可惜未能善终!

2022-04-02 09:20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李善长,活动时间(1314-1390)。字百室。定远人(今属安徽)。李善长作为一直追随朱元璋的人,为朱元璋起义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奠定了莫大的基础。因此李善长也毋庸置疑的做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人臣。

李善长年少的时候就对读书很有天赋,可以说得上是天才了,故有“少时读书有智”的说法。长大后的李善长一心投入法家学说之中,深入研究法家思想,受法家思想影响颇深。对法家的研究也使得李善长多谋善断,非常善于推理时事,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由于推理的时事都大多准确,李善长才拥有了能够在朱元璋的麾下长久立足的资本,并且步步高升,官至左相国,位居百官之首。

李善长足智多谋、非同一般,在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之时便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朱元璋起义必定离不开军事,而军队的调动,将士的任用、战略的部署……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李善长做到了他知人善任 ,懂得如何顺应诸将,从而发挥出了将士的最大力量。为朱元璋起义获得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早期的李善长虽然功绩不朽,但是和他后期明朝建立起来的时候相比差的还是相当有距离的。明朝建立后李善长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作为一个文人领兵打仗毕竟不怎么合胃口,而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才是他的拿手好戏。明朝建立,百废待兴,而在李善长眼里这些都不是事,他俯首以待,在明朝这片土地上开始了行动。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经过这样的大力改变,明朝再也不是刚建国的明朝了,国家里“国用益饶,而民不困”。这种繁荣的景象归功于李善长的能力。李善长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他同时也为国家的法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他死后有人写诗,诗云:“甲第杳非故,子城余至今。烧痕寒不泯,沙色昼常阴。无复风云迹,偶然天地心。孝陵回首外,紫气一何深。”来怀念他。

李善长一生官居数职,从早期的元帅府都事、后尖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七年,居右相国。吴元年,因功封宣国公。明朝建立,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洪武三年(1370), 因功加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晋封韩国公,享4000石岁禄,子孙世袭。

李善长官居高位本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奈何事不如人愿。胡惟庸案爆发,因为之前的李善长和胡惟庸一直亲密往来,导致了朱元璋大怒,所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李善长不幸受到牵连。后来 李善长因胡党获罪,以“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罪,连同妻女弟侄共70多人一同被处死。下场可谓是及其的悲惨。


大明第一能臣,朱元璋得力谋士,可惜未能善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