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otwheels】Speed Hunters

2022-04-02 09:19 作者:Sunset-Lee  | 我要投稿

速度猎人,但是百年前。

本期带来:

Brit Speed, & Torpedo Jones.

09年首发,Brit Speed由早已提桶跑路的Jun Imai设计完成。

从车名到配色再至侧裙上鲜艳的米字旗,几乎所有证明此车"Brit"身份的标识都在模具之外表现;而留给模具,唯一需要它做的,就是展现出"Speed"。

它所做到的正如预期。舍弃一切无益于性能的部件,以至于中网、引擎和轮拱通风口成为全车唯三得到进一步刻画的部件。

这样的简洁也为车体线条提供了更多展现其自然、流畅的空间。加以柔化边角的处理,整套侧边部件饱满而扎实,全无笨重之感。

镂空细五幅轮符合它“现代运动”的部分,大/超大直径的应用让Brit Speed在观感上没有实际来得那么庞大。

而要说自然、流畅,前翼子板无疑是全车最出彩的部分。中段向内挤压,与主车体形成一条类文丘里通道;尾段同侧裙导流口角度的内收也特别好,在水滴形之上多了一点主观想法,对腰部的收窄效果更明显。

围绕套件的讨论只能谈到个人的观感及浅层理论方面,作为一辆单纯的小车,真正让大家都能在一眼感受到"Bloody fast"的,还得是引擎本体。

12缸飞机引擎占据了鱼雷型主车体的一半空间,令我想到Spitfire喷火战斗机的劳斯莱斯梅林乃至格里芬引擎。

Griffon 36.7L V12

当然,它无法让一辆汽车达到710kph,但马力依然能保持在让人心存敬畏的四位数。

引擎上是三卡扣固定的透明机盖及挡风板,可保障气流畅通无阻,也不影响老当益壮的引擎再展风采。

没有排气管等“额外”部件,鱼雷车体的收尾相当圆满,只是离地间隙可能过高了。

油箱盖上,当年还没有成为普宝认证Logo的火焰标增添了属于HW的一抹红色。

成为普宝指定Logo后,火焰标似乎反而失掉了活性,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例行事项般的勉强,不再自然;但偶尔如去年'77 Dodge Van上设计在战斧连接点的操作,也令我欣喜依赖模具刻画之外,HW依然有能将这一Logo巧妙融入小车主题的能力。

Custom '77 Dodge Van上火焰Logo的应用

底盘尚有米字刻线的意思,最大的一处凸起被用于表现座椅。

简洁利落,完成度很高,对速度的追求足够明确。

至于小车最大的问题:主车体两侧同为珠光绿的套件,是塑料的。

第一次察觉到此事的我难过溢于言表,只得宽慰自己至少HW已在两种不同材质上将色泽调的如此接近,不也还有两大块合金部件。

然而11年后,充斥着廉价纯色的塑料件依然在小车上大行其道,这怎能不让人气到晕厥。

如果说Brit Speed尚有因现代化在外观上的含蓄,那Torpedo Jones,无疑是老派狂野毫无保留释放的典例。

板卡和车底的沉默好像它是一辆不折不扣的原创车,但Wiki Fandom中,一句"Based on a 1911 Fiat Race Car"足以道破实情。

时间拨回到1911年——的两年前,1909年11月初。英国萨里郡布鲁克兰(Brooklands)赛道上,法国车手Victor Héméry驾驶Blitzen-Benz 200PS在一公里内达到202.648公里,创造了当时最高速度的记录。

Blitzen-Benz 200PS

如车名所言,200PS或200HP拥有200匹马力,动力来自于150HP改良后,排量提高到21.5升的四缸引擎。

Blitzen-Benz 200PS 引擎

新纪录的诞生从来都是新挑战的开始,继突破200kph大关后,各厂商又有了这一明确的目标,跃跃欲试者中也包括菲亚特。

在1910到1911年的冬天,两辆菲亚特S76先后被生产下线,目的只有一个:创造新的速度记录。

Fiat  S76

S76和200PS叫板的实力同样来自四缸引擎,而从纸面数据来看,S76的尾气底气要足得多。

产出290匹马力,排量28.353升。从下面两张图片能大致了解7.1L/缸的概念↓

S76的首次路试被交给了车手费利斯·纳扎罗(Felice Nazzaro)。在S76首次驶上都灵的道路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与排气管不时喷射出的火焰让所有沿途行人都感到震撼和惊吓,“都灵野兽”的绰号由此得来。

作为S76的首测车手,费利斯·纳扎罗非同凡人。1881年12月4日生于都灵,他十几岁就开始在菲亚特创始人中Ceriano兄弟的工作室工作,1905年与文森佐·蓝旗亚(Vincenzo Lancia)一同成为菲亚特的全职车手(后者正是同名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Felice Nazzaro

1907年是纳扎罗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在这年,他赢下了法国大奖赛、德国Kaiserpreis、意大利Targa Florio三大比赛。其中法国大奖赛上,原本领先的亚瑟·杜雷(Arthur Duray)在最后一圈退赛,可靠的赛车与纳扎罗典型的谨慎让他从第二位迈至榜首。

然而这样一位车手测试S76之后,给出的结论是此车难以控制。S76是否准备好未成定数,但纳扎罗是肯定不准备再坐进这辆车内了。

打破记录的目标近在眼前,自家车手拒绝驾驶,菲亚特想到的Plan B就是将S76交给愿意驾驶它的车手——至少,能帮助找到愿意驾驶它的车手的人。所以1912年,其中一辆S76被出售给了俄国王子鲍里斯·苏哈诺夫(Boris Soukhanov)。

苏哈诺夫首先找到彼得罗·博尔迪诺(Pietro Bordino),让他在200PS创造记录的布鲁克兰赛道上打败200PS。但测试之后,博尔迪诺无论如何拒绝在这条赛道上以90英里/时以上的速度驾驶S76。

布鲁克兰赛道

原因暂且不议,既然如此就换个场地吧,于是之后S76来到了北约克郡的盐烧沙滩(Saltburn Sands Beach)。在沙滩上,S76的速度一度达到116英里/时(≈187 kph),随后却因1.65吨的车重陷入沙地,差点被潮水卷走。

至此,博尔迪诺忍无可忍决定退出,苏哈诺夫不得不再寻车手。这次他找到了亚瑟·杜雷,是的,上文痛失1907年法国大奖赛冠军的那位。

换个车手如任务重置般,苏哈诺夫又将S76带上了布鲁克林赛道。几圈之后,杜雷认为,在这条英国赛道以破纪录的速度驾驶这辆车,他不是天生要强,而是八成要凉,需要让王子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打电话请来王子,让他随自己坐进赛车内,在王子叫停前以最高200 kph的速度跑了两圈。苏哈诺夫着实清楚了,他同意杜雷另找赛道。

杜雷认为法国阿尔勒至萨隆之间的一段是世界上最适合的道路,但法国体育委员会不予授权,且表示不承认在这段路上取得的记录。在意大利探寻也以失败告终之后,1913年末,杜雷带S76来到了比利时奥斯坦德。

显然,奥斯坦德不是冲击记录的最佳场地,最长直道仅1500米,以至于通过检测点后刹住车成为比创造记录更艰难的事情。在14次200 kph+的记速中,有几次达到了225 kph,不够清楚的磁带标记却让这些记录无法得到国际委员会的认可,最终完整显示的记录显示为211.661 kph(另有记载为212.87 kph)。而且因为没在1小时内同路反向跑一次,这一数据也仅成为非官方记录。

创造记录中,S76曾装配这样的特殊切风部件

杜雷倒没怎么难过,因为他知道只要条件合适,S76可以跑到230至240 kph,来年春天就是他能认真打破记录的时候。

六周忙碌备战之后,杜雷认为自己和S76都做足了准备,但他没有料到,阻止他的不止弯道和天气,还有社会情况的改变。新任奥斯坦德有轨电车主管“对汽车患有恐惧症”,每次S76一出车库,主管就给警察打电话。1914年过半,更大的外部冲击让这项记录肯定不能在杜雷和苏哈诺夫王子身上实现了。

*更残酷的事实是,早在1911年4月23日,Blitzen-Benz 200PS就由车手鲍勃·伯尔曼(Bob Burman)在戴通纳海滩赛道达到了228.1的速度记录,官方认证。

**有消息称S76在美国长岛/戴通纳海滩赛道上跑到了290 kph,现任车主明文表示两辆S76从未去过美国,也从没跑到290 kph,这是彻头彻尾的Fake News。

一战后,曾为菲亚特保留在都灵的那辆S76因菲亚特对所有过时赛车的标准处理办法而被拆解,而在50年代,苏哈诺夫的S76才在战后首次传出明确信息。

斯图尔特·米德尔赫斯特(Stuart Middlehurst),汽车爱好者,收藏家,被人告知有一辆搭载Stutz引擎的特殊菲亚特赛车在30年前,20年代初撞在了澳大利亚的阿马代尔(Armadale),这就是那辆S76。拖回家中后,斯图尔特并没有能修复这辆菲亚特的工具和部件,所以他卸下了它的轮毂及轮胎,用于修复他其中一辆Hispano-Suiza汽车。

80年代初,菲亚特发烧友布莱恩·阿伦戴尔(Brain Arundale)买下了基本只剩底盘的S76,并决心寻找丢失部件修复它。但这何谈容易,直到此车在2003年被现车主邓肯·皮特韦(Duncan Pittaway)接手时,它的状态还是“未被大修”。(Wiki中记录底盘在斯图尔特和布莱恩期间曾经手一位名为Neville Roberts的人,但邓肯在一段文中称底盘只在前两人手中保管过。)

抱着S76引擎盖的Duncan Pittaway,也是他在前文图中手持活塞

将底盘运到英国后,邓肯便着手开始重建S76。他显然更为“幸运”,得到了S76的引擎:来自曾由菲亚特保留的那辆,这台引擎其实一直都存放在都灵;菲亚特对邓肯的修复项目没有表现出任何商业兴趣,但相当在意对自己传统历史的保护,菲亚特历史中心提供人员、技术和信息的极大帮助,让邓肯掌握了更多S76的原始设计图纸与照片,以便自己打造车身、变速箱和散热器等关键部件。依然是说来容易,单打造变速箱就花费了他大约四年半的时间。

2014年11月,邓肯与意大利空军顾问等一组技术人员基本完成了引擎修复与整车调试。尽管距完全复原还有很多工作,但这辆由两车结为一体的S76已经做好上路的准备了。2015年6月23至26日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S76完成了它在21世纪的首秀,“都灵野兽”的吼声再次响彻云霄。

S76上次出现在“赛场”上是2021年10月的S. F. Edge Trophy,非常碰巧,同场竞技的还有由Ben Collings驾驶的Blitzen-Benz 200HP。

五圈的赛事,200HP从比赛一开始就消失在了前方,第二圈结束时已经与后车拉开11秒差距;然而就在这时,引擎盖突然打开,两次进站让它功亏一篑。最终,200HP位列第17,而邓肯的S76位列第10。

比赛结果(节选)

对我而言,Phil Riehlman如何在2002年设计完成Torpedo Jones,是比S76如何在一战期间辗转来到澳大利亚更吸引我的未解之谜。

尽管小车试图在多处更改调整以规避,过于独特的实车还是留下了无法更改的基因,而这也大概是设计师的心意所在——通过这辆“原创”,让我们去了解当年恐怕已埋入历史的那辆传奇菲亚特。

他是怎么“发掘”到S76的,看到那些黑白照片时他会想些什么?

高而窄,是我未了解实车,第一次见到小车的最直观印象。以宽1.3m,高(≈)1.55m的S76为蓝本,HW常规轮毂的宽度在这样情况下被近乎夸张的放大。

车头最令我意难平,手摇启动机直接被一块平整塑料盖得毫无痕迹,哪怕做几道刻线和凹凸,和同一辆车其它部分表现的水平真是天壤之别。

S76车头部分

虽然宽度堪忧,双边十幅轮毂对普卡线老爷车侧面的表现永远这么出色。

Phil Riehlman所做的最大改动就是将S76左侧的排气管转到右侧,一路直达车尾的排气管很难让看到原包时的玩家把持得住——我就是其中之一。

只有车顶一面印刷,但作为首发涂装已经足够,引擎的刻画比拉花可重要得多。

同时得到印刷的还有皮带扣,在Torpedo Jones上它们更多的意义也是装饰。

在传动链条和排气管上,还能看到车外驾驶员旁的换挡杆和手刹。按此前在200HP上的说法,这是尽可能缩小主车体以减阻的操作之一。

S76实车

引擎另一面的刻画同样毫不懈怠,大红色漆面在后段整面车体上优势尽显,激情澎湃。

为了让这个仅此一例的题材达到完美的诠释,设计师甚至为此车制作了一个车手人偶。

帽子和护目镜遮住了车手面目,但它是如此惟妙惟肖。

歪着头与赛道和这辆车对抗,一截围巾随冬风在脑后飘扬。

人偶与小车以拼插固定,有点遗憾车内没有做出踏板。(得寸进尺了)

S76车内

这个视角就是它飞驰而过的背影,还是很难想象百年前这辆车(的原型)能达到200+ kph。

整车流线型包含底盘,下沉车底对降低重心的作用非同小可。虽然此车分量一般,合金底盘的诚意给到了。

对这辆小车大谈材质与刻画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格局小了。

Phil Riehlman,Duncan Pittaway这些人,他们记得S76,不想现在,和以后,都仅能对着文字、黑白照片和残骸凭吊。他们尽其所能,以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将它从新恢复过来,让真实的野兽讲述历史上对速度的追求。回顾过往,对未来作出设想没什么坏处,而现在历史就存活在我们的眼前。

但很遗憾,Torpedo Jones没有在HW线中留到都灵野兽复苏的那天,至今最后一次刷色停留在2010年。

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大厅内的S76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End——

【Hotwheels】Speed Hunters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