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的原罪是不思考(3)不思考的普遍性

2020-07-20 18:17 作者:莹白拉多大皇帝  | 我要投稿

但这样的事情,是仅仅在纳粹德国上发生的吗?

 

很显然不是。

 

小时候,父母要告诉你要获得个好成绩,上个好幼儿园;再考个好成绩,然后才能上个好小学:再考个好成绩,才能上个好初中:再考个好上个好高中:一个好成绩,然后再来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娶一个好老婆,在生下来一个好儿子。就这样,你的一生也就仅此而已了:拥有万贯家财,拥有声名和威望,并且还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人生往往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不是说这样子的人生不幸福,或者说生活的有多累,而是说这样子的生活太过于模式化,过于死板,且太过单一。

 

我们社会所定义出来的成功,定义出来的生活,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僵硬。试想一下,我们社会里头的多数人,难道可以达到这样子的成功吗?我们社会里头,难道成功就仅限于此了吗?我们只能够去从商,或者从政,才能够叫做成功?我们只有像是富翁一般有大房子,开豪车,才算成功?我们从小到老,活着的意义,仅仅是给自己赚钱而已?或者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和大众对我们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那么,我们活着是干什么?

 

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惯性化思维:拥有财富的人,才是成功之人(而不在乎他的手段或者赚钱的模式)。并且,只要拥有了财富,拥有了地位,我就成功了。我,只要有了钱,一切就行了。其他的什么,独创性,思想,人格,价值观,都不重要。

 

就和现代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的观点一般:现代的傻不是无知,而是对既成事物的不思考。如同社会道德和规则下的奴仆,单一的去听从书本或者他人的说教,而没有自己的观点可言。那么,我们的灵魂有没有活着过?我们活在世界上,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肉体获得满足感,满足我们的七情六欲而已?

 

 

同样的,那些生活在奴隶制时代和封建时代的普通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可悲: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告诉是王在管理他们,王是完美的,王是绝对的正确,王的法令无可违背,王的旨意,就是上帝的旨意。而作为一个农民,只要掌握自己需要拥有的技能就行了(种田的种田,放牧的放牧,种橄榄的种橄榄),一辈子什么其他的都不需要去学习,都不需要去想。那些农民,就像我们说的一样:老死不相往来,几十年如如一日的过日子,每天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满足了。对于他们来讲,如果遭受了自然灾害,或者领主换人了,打仗了,对于他们无疑是天灾。

 

 你可以说农民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农民的思想就是这样朴实。但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打仗在封建时代几乎非常常见:个人恩怨,领土争端,甚至是一场简单的扩联姻纠纷,都会导致一场战争的爆发。自然灾害也和战争一样常见,甚至在卫生条件不发达的年代,一场感冒就是一场瘟疫了,而感冒可是年年都会有的。他们的愿望,简单朴实,但却遥远。他们的思想,却一直被保持在对领主的忠诚和服从,掌握基本的农民技能,期望老天爷能够给一个好收成上。他们的惯性思维,就是保持对领主的忠诚,保持对神的虔诚,那么,领主和上天就“可能”给他们一个好日子过。


人的原罪是不思考(3)不思考的普遍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