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71)、(72)

2022-12-26 12:2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71)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这一商品时,为什么先说明其价值,然后说明其使用价值?


  逻辑上应该这样,这是由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本性决定的,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于能生产出比它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所以只有先说明劳动力的价值,然后才能说明它的使用价值。


(72)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是等价交换呢,还是不等价交换?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源泉时,是假定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即按照劳动力的价值来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资本家是经常按不等价交换的原则,即在劳动力价值以下来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马克思之所以要这样假定,是为了在纯粹的形态上来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使我们更明确地认识到:剩余价值无非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余额。

  由此可见,我们只是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才假定资本家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如果把这种理论上的假定,当作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实,无疑是不正确的。

  必须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按不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卖,这一事实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市场的特殊的供求情况所决定的。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存在着大批的失业工人,使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供给经常超过需求,而每一个劳动力所有者为了维持生活都急欲出卖自己唯一的商品        劳动力,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就有可能把劳动力的价格降低到它的价值以下,于是就出现了劳动力这一商品经常地按不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卖的情况。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71)、(7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