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夏宫7:疯狂的梁氏,汉女励志逆袭的背后是血流成河

1、野心勃勃的汉族美女
俗话说,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生长在西夏的汉族女子梁氏对此深以为然。
梁家在西北虽然也算是大族,但在党项人聚居的西夏地区,终归还是少数民族,除非战功卓著,少有机会能够进入权力中心。但男人不容易,女人却可以通过婚姻走一条捷径。
因为生得美貌聪慧,梁氏幸运地嫁入了正如日中天的国相没藏讹庞家,成为了国舅的儿媳,与此同时也让梁氏家族跻身于党项权贵中间。
然而成婚不久,梁氏就发现,自己的见识实在太少,就在身畔眼前,还有更精彩传奇的人生,让她目眩神迷。比如当今皇帝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女子,从皇后的嫂子起步,然后成为皇帝的情人,然后生下私生子,然后直接升级为皇太后……这样充满刺激的人生,实在是太让人向往了。
没藏讹庞不仅是当今皇帝谅祚的舅舅,也是他的岳父(没藏讹庞的女儿是谅祚的皇后)。所以,梁氏和当初的没藏氏一样,也是皇帝的嫂子,历史如此巧合,难道传奇不可以复制吗?
梁氏对此跃跃欲试。
机遇说来就来了,身为皇亲国戚,梁氏有的是机会见到谅祚,就在寻常的请安问候、行礼如仪之间,梁氏发现,少年皇帝望向自己的目光变得迷离暧昧起来。
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梁氏立即接住了谅祚的暗示,情欲之火在两个已婚、年龄却还在少年的男女之间熊熊燃烧起来。

党项人的婚恋态度虽然比较开放,但这样的禁忌之恋无疑充满了危险,但充满野心的梁氏才不管这些呢。人生不过是一场赌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看谁更能审时度势,谁更果断勇敢。
世界上哪有瞒得住的私情?谅祚越来越频繁出入国相府,很快就被没藏讹庞父子发觉了。二人恼怒之余便密议,决定找机会除掉谅祚,或者另立傀儡,或者直接篡位夺权。
他们太自以为是了,完全没有想到府中还有个心怀二心的梁氏。梁氏偷听到他们的谋划,当夜便闯入皇宫向谅祚告密。
谅祚早就看没藏讹庞不爽了,梁氏的夜告给了他充分的理由。他立即调动亲信,先下手杀死了没藏全族(只除了情人梁氏),然后宣布他们父子谋反被诛,终于掌控了帝国的大权。
不久,谅祚又赐死了皇后没藏氏,封梁氏为皇后,这也是西夏建国以来第一个汉女皇后。
梁氏赌赢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汉族小姑娘到高贵的西夏皇后,她走出了一条励志逆袭的传奇之路,嗯,简直比婆婆没藏氏更加成功。
2、西夏女王的路上伏尸百万,血流成河
谅祚的血统虽然是纯正党项人,但从小受到两个汉族乳母的影响,对汉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
他12岁开始亲政,却有名无实,处处受到舅舅兼岳父没藏讹庞的压制,毫无发言权。并且,没藏讹庞为了加强对谅祚的控制,还杀死了并族诛了他的亲信高怀正和毛惟昌——这二人是谅祚乳母的丈夫,他们曾经给予年幼的谅祚以父亲的温暖和关怀。

谅祚对没藏讹庞早就充满了怨恨,他与梁氏的私通除了情欲之外,更有对权臣的报复。在他干掉舅舅没藏讹庞、真正掌握权力不久,就下令在国内取消蕃礼,恢复汉家礼仪。不仅如此,他还将父亲元昊改成“嵬名”的党项姓氏,又改回了汉姓“李”……
这样的谅祚,爱上一个汉族美女也就不让人觉得意外了。
谁说历史不能重演?复制了没藏太后传奇的梁氏不仅顺利成为皇后,更在这同一年,生下了谅祚的长子秉常,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是皇帝的嫡长子,被理所当然地立为太子。和父亲元昊一样,谅祚同样好色多情,但有太子在手,梁皇后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
谅祚是一个有想法有作为的皇帝,无奈他太短命了。公元1067年冬天,谅祚就去世了,年仅21岁。他7岁的儿子秉常即位,皇后梁氏成为皇太后,执掌朝政,成为了呼风唤雨的西夏女王。
成为皇太后的梁氏首先把自己的弟弟梁乙埋封为国相,然后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踌躇满志地要做一番事业。
然而,梁氏很快发现,在一个党项人的国家里,既无战功又没根基、完全凭着外戚身份获得权力的梁氏家族,根本无法让党项权贵们心服口服。他们以各种方式抵制梁氏和国相,他们很是郁闷。

想来想去,梁氏咬咬牙,决定向自己的血统民族开战。
她全盘推翻了丈夫谅祚的汉化政策,又改回了党项族原有的制度和礼仪。与此同时,她开始穷兵黩武、连年攻宋,既是向众多党项人表明她的仇汉立场,更是想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平息臣民对她的质疑。
从梁氏掌控权力的第二年,公元1068年一直到1076年,差不多十年间,梁氏统治下的西夏主动挑起战端,开始连年伐宋。战火在西北边境如火如荼,拓展蔓延,无尽无休。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将士血染疆场,千万百姓奔走流离,两个国家都苦不堪言。
然而战争没能给这位西夏的汉人皇后带来她所期待的威望荣耀,让她成为万众敬仰的西夏女王,而她的儿子秉常却慢慢长大了。
权力不仅是男人的春药,也同样让女人恋恋不舍。
梁氏安排梁乙埋的女儿小梁氏成为秉常的皇后,随即秉常亲政——当然,她表面上退居了后宫,目光却从未离开过朝堂。
3、母子之间的战争,没有赢家
秉常与他父亲谅祚一样,从小在强势母亲的压制下,内心也充满叛逆。他刚一亲政,就一反母亲的施政方针,下令废除蕃礼,改行汉礼,同时谋划以土地换和平,与北宋停战修好。
梁氏本来就不愿意交出权力,这下终于找到了借口。她卷土重来,杀掉了秉常的亲信,并将儿子秉常也囚禁起来,自己再一次宣布摄政。

不料这一次梁氏却失算了,众多党项人更喜欢少年皇帝秉承。得知皇帝被囚后,他们纷纷起来反对:有的拥兵自重,有的声称要救出皇帝,几乎就是一夜间,西夏大乱。
得知西夏陷入内乱,北宋君臣高兴了。他们觉得解决西北战局的机会来到了,当即制定了“五路伐夏”的战略计划,兴兵数十万,北宋与西夏之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打响了。
强敌当前,西夏人清醒了过来。他们暂时放下了内斗,团结在梁氏手下,顽强抵抗宋军。在关键的灵州一战中,他们利用北宋军队的失误,最终赢得了胜利。
然而血战过后,双方都损失惨重。北宋固然损兵折将,而西夏也是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加上因为战争而停止与北宋的贸易,让西夏国内物资匮乏,民怨沸腾,大家继续反感梁氏的专权,盼望秉常出来执政。
梁氏也已不再年轻,二十多年无尽无休的权力相争、血流成河的反复征战,不仅催垮了梁氏的身体,也消磨了她的意志和野心。眼看这些党项人依然心向秉常,她实在是心灰意冷,终于认输了。
公元1083年,梁氏放出儿子秉常,彻底交还权力。此后岁月,只用心抚养孙子乾顺。
三年后,这个折腾了一生、疯狂好战的梁氏病逝。
梁氏的西夏女王之路上虽然伏尸百万、血流成河,但却是善终——西夏立国以来,一个野利皇后、两个没藏皇后全都死于非命,梁氏还真是幸运。
梁氏死后不到半年,她的儿子秉常也去世了,由他年仅3岁的儿子乾顺登基,西夏再一次进入了女主临朝的时代。梁氏的侄女、小梁氏成为皇太后,继续执掌西夏。这个小梁氏,能够复制姑母的强悍与幸运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