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有打戏,主角躺平,《灵笼》第11集凭什么精彩?

2022-06-21 21:59 作者:老叫瘦  | 我要投稿

文 | 老叫瘦  


《灵笼》作为一部优秀的原创国产动画,至今为止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令观众记忆尤深的画面。比如红蔻和破晓因为违反生存法则(自由恋爱)而被处决时的惊世之吻。


《灵笼》第3集


再比如终章里的冉冰之死。


《灵笼》终章下


诸如此类的记忆点还有很多。但有一集,不同于这些记忆点,没有惊险刺激的冒险,没有酷炫帅气的打斗,甚至主角整集躺平,没有台词。这一次,舞台背景不是设置在充满未知的广阔的地面,而是设置在灯塔设施内的一个狭小空间里。然而就是这样看似平平无奇的一集,我却感受到了动画制作的高水准和用心。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灵笼》的第11集。

 


结束了片头曲,画面没有立即亮起来,我们可以听到了“嘀嘀嘀”的心率仪器的声音。画面亮起来了,是城主醒来的画面。女医生和城主解释了大概的情况,并问城主要怎么处置马克队长。接着城主问了一句“他人在哪里”,画面切换,同样是“嘀嘀嘀”的心率仪器的声音响起,是马克在手术室的场景,一个专业的声音分析着马克此时的状况:

 

“已对脊蛊和目标进行了亚低温处理,脊蛊状态稳定,没有检测到释放腥荭素的信号。气管浅层的甲状软骨骨裂,但无大碍。已对颈外动脉和颈静动脉进行了修复,目标有中度脑震荡颧骨轻微移位,左侧第四、第六、第十肋骨断裂,左臂尺骨、左腿胫骨断裂性错位,右小臂、右小腿粉碎性骨折。以上生理损伤已进行医疗处理。但脊柱以第七颈椎,第五、第十胸椎,以及第四腰椎处完全断裂,脊髓严重损伤,碎骨游离,并且被脊蛊完全覆盖,需要摘除脊蛊才能进行医疗处理。”

 

好家伙,这是刚刚拼完一整个马克啊!如果不是心率仪器的声音提醒我们马克还活着,真不敢相信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活着。不愧是主角光环!相信马克一定不会死的!


然后他就死了。


 

这个结局发生得太快,让我们把时间倒回至马克死亡之前。


先来探讨一下医生多次对马克的称呼——“目标”——不是“患者”,也不是“病人”。要知道“目标”作为对象进行释义,即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医生们把他们的患者视为攻击对象,点明了是一种敌对的关系。无需多言就道出了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医患关系

 

这就要从腥荭素开始说起。《灵笼》早在第1集时就已经展现出了腥荭素的危害。猎荒者唐尼在执行地面采集任务时遇到了脊蛊群,脊蛊释放腥荭素使唐尼致幻,无差别射击,杀死了佩妮,最后唐尼也变成了肉土。腥荭素会诱发腥荭症,灯塔对此缺少相关的治疗手段。一旦灯塔上存在这样的患者,无法治疗,还具有攻击性,那么只能杀死。所以说是“目标”也没毛病。


 

因此我们也会在11集里看到马克在做手术的时候,城防军手持武器在一旁准备随时杀掉马克的诡异画面。本这就是“目标”在治疗时的待遇。



另外,“目标”这个称呼,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抹杀掉医者对患者多余的感情从而进行合理医疗活动。所以“目标”这个称呼符合这个时代对医者的要求,或者说更像是一种自我暗示——告诫自己不能违法灯塔的生命公式。


称呼除了可以反映时代背景要求,也能映射人物形象


维克多将军作为灯塔的城防总指挥,首要考虑的是灯塔民众的安全。所以在嘉莉博士说“不着急”摘除马克体内的脊蛊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寄生体在灯塔多待一分钟,灯塔民众就多一分危险。”


维克多将军称呼马克为“寄生体”。此时的他已经将马克视为威胁灯塔民众安全的存在。这也符合他的身份和职责所在。在中章里,马克为城主去地面取药,维克多将军并没有阻拦,并对马克说“你人可以不用回来,但药必须回来”。那时的马克已经是违法灯塔法则的“罪人”,“不用回来”像是在暗示马克离开灯塔,“药必须回来”是对城主的忠诚。维克多并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他只是忠于自己的职责,忠于城主,忠于灯塔的这样一个人。



维克多这样说,这边嘉莉博士的反应是——翻了一个大白眼。话说这两人的关系在第6集的时候就不大好。维克多称嘉莉是“疯子”。因为她进行人体实验,就连嘉莉的丈夫也成了她人体实验的牺牲品。



嘉莉则称那三个人体试验品(根据他们称马克为四号实验体,可推断它们应该是一号、二号、三号实验体,目前存放在生态研究所的三个生物储存罐里)为“杰作”……



而嘉莉在抢救马克时曾大吼道:“什么马克队长!他是第一个人类和玛娜生态的嵌合体!”



此前,嘉莉的种种表现就像一个“疯狂的科学怪人”,可是她说完这句话的下一秒,又表现出作为医者的态度——上一秒还在大吼,下一秒语气就变温柔,说:“马克,你不能输!”


这一瞬间的切换,我们看到的嘉莉是被割裂开的,一半是作为研究者的痴狂,一半是作为医者的专业。如此一来,我看到的嘉莉是一个鲜活的嘉莉。



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仅仅是称呼的改变,可以理解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刨除了激烈的打斗,更考验动画在制作时的人物台词、表情和动作的设置


我们的“语言大师”查尔斯,作为“传销头目”就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这门艺术。在嘉莉提出“让脊蛊成为马克的脊柱”的治疗方案后,一旁的查尔斯终于开始发难了:


我很好奇,身体里揣着条虫子,还会是以前的马克吗?或者说还是人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查尔斯的目的是当城主,为此他要除掉马克这个障碍。在地面安插尘民谋害马克未果后,此时的他是最不想让马克被救活的人了。


而在查尔斯说这句话后,紧接着嘉莉“哼”了一声。自古神学和科学分庭抗礼,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查尔斯虽然(背)对嘉莉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但是忍住了怒气,恭敬地发问:


嘉莉博士,请问之前被脊蛊寄生的人,会有什么变化?


显然是明知故问了。就像我们现在抗击新冠疫情两年多了,就算不是专家都会知道感染新冠的人大概会出现什么症状。查尔斯只是想借助权威的专家强调这个答案:


肌肉活性大幅增强,力量和敏捷性也远超常人。还可能保留一定程度的智力,档案中就曾出现过寄生体使用枪械以及驾驶重力体的记录。


从而说出这句话:


马克队长赤手空拳就放倒了晨曦大厅半数的律教士,重甲护身的沙力夫现在还躺在医疗室,此次猎荒者又损失惨重,万一马克失控,就凭光影会和城防军拦得住他吗?


言外之意是,我们光影会是拦不住了,你们城防军看着办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查尔斯意在拉拢城防军和他一起除掉马克。这些话都是说给维克多听的!所以,在维克多让城防军赶到生态所处理脊骨时,查尔斯终于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狭小的空间里,对话的瞬息之间,几股势力在暗自涌动,气氛剑拔弩张,真是太精彩了!好看过打架!


不过,查尔斯的阴谋没能得逞。随城主“闪亮登场”,以一己之力支持救马克。只是下一个场景时,每个人在观测窗的站位就不言而喻了——查尔斯和维克多站一起形成反对阵营,城主和冉冰等人战一块形成支持阵营。



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欣赏一部电影》里说到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区别时有这么一句话:“小说的长处是可以告诉我们人物内心的想法,但对电影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影视作品往往需要的是呈现,而不是告知。


人物表情的呈现往往透露人物的心理。尤其是查尔斯表情,那可是相当精彩啊!简直就是和马克的生命指数捆绑在一起了!


当马克的生命指数恢复正常时,镜头给到一个查尔斯的特写。只见查尔斯眉头紧皱,表情很十分不悦,似乎还在酝酿什么后续的阴谋。



而当宣布马克死后,查尔斯的表情又不一样了,面部肌肉都放松了很多,有种小人得志的喜悦怎么都掩饰不了。



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最明显的。最明显的是在马克火葬的时候,尸体从他们的面前经过,每个人的表情都挺精彩的:


(这里我截取一部分来说)维克多是心情沉重地闭上了眼睛,可见他对于马克的死亡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有人却不一样了。站在维克多身后的城防军队长则偷偷地笑了,一副奸计得逞的嘴脸;查尔斯也微微勾起了嘴角,镜头还特意给了他一个特写。如此看来,光影会和(部分)城防军早就暗中勾结,就算马克还活着,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马克。这么说吧,马克必然有一死,不是被凶残的噬极兽杀死,也会被同类残忍地杀死。



当然,无论是第11集,还是整个《灵笼》剧集里,都有很多值得去深挖和探索的细节。不过细节方面我们就暂且先聊到这。下面我想聊一些我个人在第11集里感受比较深的宏观方面的内容——科技。

 

在马克被治疗的过程中,我对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水平之高超肃然起敬。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台医用型机械臂组。可360度旋转的手术台和智能的机械臂组,让我对未来的医疗科技有了更多的期待,也让我们在11集里看到了更多科技方面的东西。



也不是说在此之前没有表现出科技感。灯塔、重力体、空投型装甲车等都是我们现实世界没有的科技产物。或许是它们在不同场景下展示而使我们对科技的感知有所不同。当它们投入战斗时,因为强大的武器才能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是日常。而当它们用于拯救生命时,忽然感觉是这是在创造奇迹。


回过头来又在思考,这些科技是从什么时候存在的?


可能一开始我们就被误导了。因为第1集把光影教会塑造得太成功,神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这并不意味着在神学统治下的社会,科学不发达。所以从那句“故我在”开始,我们就自以为这是个神学统治的社会,而忽略了,这曾经也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



通过《灵笼》我们知道,灯塔根据基因分出上民和尘民。而根据早前的17分钟的PV和第8集(猎荒者在地面采集医疗物资)所掌握的情报来看,在人们生活在灯塔以前,人类就已经熟练掌握基因工程。那么为什么灯塔不采取一些……比方说,克隆技术去制造基因优越的人,而是让基因优越的两个人在晨曦大厅制造下一代呢?


17分钟的PV里的“克隆产品生产基地”
第8集里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因编辑室”


我们多多少少能在剧情里找到答案。

 

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人们掌握的资源有限,猎荒者带回的地面样本太少不足以支持技术研究开展。


生态研究所——通过猎荒者带回的地面样本,对陆地环境及玛娜生态进行研究。虽然设备精良但生态演化的速度大大高于样本采集的速度,同时猎荒者行动目的始终是以手机物资为主,样本补充非常缓慢,嘉莉的研究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人类历史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毁灭性打击。原来的文明遭到毁灭后,由于前人故意隐瞒部分历史,导致现存的人类对原来世界的认知以及知识的掌握出现了偏差。


第5集里冉冰在看到记载的资料表示,这些和教科书上的一样
核心资料室的部分历史资料被删除


我以为这是对资本主义的抨击。通过灌输错误的历史和认知来愚昧大众,以达到剥削的目的。又或许是讽刺恶意篡改历史的人,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些猜测也许都对。不过直到几个月前,我看到陈春花老师《在上海思考管理》这篇文章后,又看到了一个新的角度。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敬畏责任而非崇拜力量”,这是人类发展道路上需要不断强调的。


陈春花老师还在文章里面说:“再读《历史的教训》,‘人类历史只是宇宙的一瞬间,而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学会谦逊。人类的所有记录和成就都会谦卑地复归于千万生灵的历史和视野’。再读时,已经不是共鸣而是忐忑。随着技术让生活更加便捷、空间更加广阔、社会更加繁荣,一个又一个重大发现让人应接不暇时,我们已然对大自然失去敬畏。”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好在看迈克尔·布鲁克斯《不确定的边缘》这本书,相比与感慨未来科技带来的繁荣,我更多的也是忐忑。



当今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甚至未来会更强大,如果人类不能真正基于责任去运用,过于高估自己,追求强大的力量,毫无顾忌地在不确定的边缘探索,那么《灵笼》所描绘的未来,毁灭人类的不是天灾,不是环境恶化,而是人类的傲慢也说不定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查尔斯在第1集里说过的话。因为我一直把查尔斯当成疯子,当场目光短浅的小人,所以他说的话我从来嗤之以鼻。但现在想来还别有一番深意。他说,我们自以为可以超越神明,却引来了毁天灭地的灾难



这又回到了第11集的核心内容,马克的那台手术了——还能称之为手术吗?或许就像嘉莉说的,他是第一个人类和玛娜生态的嵌合体——也就是看作是一场物种嵌合的实验。


说到物种嵌合,它可以是同物种之间的拼接,比如人类之间的器官移植,也可以像马克那样,人类组织和动物组织混合。后者淡化了人性,因而人们往往很难接受人类组织和动物组织的混合。


前不久出现了全球首例人类移植猪心的成功案例。当然不可能直接把猪的心脏拿来用,需要删除一些基因,然后插入人的基因,就可以使猪(或猴子、奶牛)的心脏、肝脏、胰脏、血液或者皮肤细胞具有人类的基因,在基因方面与受体匹配,适合于器官移植。


人类 - 动物嵌合体突破了正常情况下不可侵犯的边界,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伦理上的。所以我们看到的11集里嘉莉和查尔斯的争论,一个支持马克移植脊骨,一个反对,可以看作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物种嵌合的争议。换了一个角度看后,嘉莉说的也不是全对,查尔斯的担忧也没有不对。我们不能一言蔽之反对的就是“害”,支持的就是“利”。看到“利”的同时,更不能漠视其背后可能带来的“害”。



人类 - 动物嵌合体研究工作还有一个目标,是将人类神经干细胞植入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以研究帕金森症如何给患者造成痛苦。关键问题在于,将人类细胞植入动物大脑,是否会使动物形成人类的意识。目前学术界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人们对大脑的研究并不会停止。


在《灵笼》里“旧世界”海报上,出现过人类研究过大脑的痕迹。


海报内容:确实存在对抗衰老的解毒药,那即是意识到我们拥有多么丰富的大脑资源
这张海报能看见“全球大脑”的字样


还有克洛托系统,那个在灯塔里面的巨大的生物器官(外观上看起来像大脑),拥有超越人类认知的算力。人类真的能掌控它们吗?



说回到查尔斯那句话“我们自以为可以超越神明,却引来了毁天灭地的灾难”,是否说的就是这个?拥有人类基因(甚至是意识)的动物,是自然界里没有的,就像是超越神明(大自然的法则)人为制造出来的“怪物”,而它们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呢?


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掌握巨大权能的科技工作者不理会底层百姓的平凡关切以及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却更多地为资本与权利效劳时,各种危机也便深深地潜伏着,人类和整个地球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加剧。



没有打戏,主角躺平,《灵笼》第11集凭什么精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