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家庭药箱看医药化学》——止痛滴耳液
到了滴耳液这本书已经快接近尾声了。后面还有滴眼液和晕车药就结束了。这本只有一百多页的书我一年也没看完(是的我只有更新的时候才看两眼,和我想象的当兴趣读物完全不一致,而且前面的事情要忘光了,彻底更完之后得自己去复盘一下)。
但是我觉得在我很喜欢的某up主耳康一周月之久更一下滴耳液也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滴耳液 Ohrentrpfen 拉丁语叫做 otoguttae , oto 指的是耳朵,而guttae 泛指各种滴剂。比如滴眼液叫做 oculoguttae。当然这本书不涉及药剂学的知识所以就不多提药剂学的事情了了。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针对中耳炎止痛的滴耳液,也就是说只针对于减轻炎症和止痛,没有杀菌作用。如果涉及到细菌感染可能需要配合抗生素使用。
耳朵的炎症(Otitis)可以根据发炎的位置分为 外耳炎(otitis externa) 中耳炎(otitis media)和 内耳炎(otitis interna)。

看上图,你可能会发现,中耳并不是一个密封的区域,它除了和耳蜗相连,还有一条向下的通道——咽鼓管,这条通道和鼻咽相通。这个通道打开之后能够让中耳和大气连通,平衡压强。坐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耳朵不适就是因为外界压强变化较大,比如起飞时,外耳周二的气压降低了,而鼓膜的另一边并没有降低,那就会把鼓膜往外顶。如果我们做张嘴咀嚼的动作就能打开咽鼓管让他和周围大气相通平衡两边的压强。
说回中耳炎。中耳炎就是中耳鼓室内粘膜发炎了,炎症多半是细菌引起的。他们主要从口腔鼻腔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
本章提到的物有效成分是 消炎药安替比林(Phenazon/Antipyrin)和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
除此之外还提了一嘴属于人智学用药的 Otidoron 滴耳液,因为篇幅很短我就放在前面说啦。这个滴耳液主要成分是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准确的说是欧当归根部(levisitici radix)的精油,精油有一些杀菌和刺激皮肤活血的作用。用的是橄榄油稀释的10%精油。

这是我手边还有的一小瓶欧当归的根的碎块。德国人也把它称为 Maggikraut,因为有人觉得它吃起来很像美极 (Maggi)的调味料。闻起来有一点芹菜的味道。

正片就先从安替比林说起吧

安替比林是德国科学家路德维希·克诺尔(Ludwig Knorr)于1833年合成的。他有着比较好的退烧止痛的作用取代了当时副作用较大的奎宁(Chinin)。直到20世纪阿司匹林问世之前,他都是很常用的退烧止痛药。
克诺尔除了合成了安替比林之外还合成了作用力更强的氨基比林(Pyramidon),但是氨基比林的代谢物致癌所以并没有在人医领域得到应用。
安替比林除了药用之外在分析化学中也可以用于验证亚硝酸根离子,并保证基本不受硝酸根的干扰。生成的亚硝基安替比林有很漂亮的淡蓝色(见下图)。


安替比林的抗炎作用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类似,来自于抑制环氧化酶。但是效果比阿司匹林等偏弱。
普鲁卡因(Procain)

德国化学家艾尔弗雷德·艾因霍恩 (Alfred Einhorn)于1904年成功合成。商品名 Novocain(Novo 取自拉丁语novus 神经的意思)。如同后缀是卡因(cain,推到自可/卡/因)的其他药物,它是一种局麻药。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钠离子通道,阻止动作电位发生。
p.s.个人觉得艾因霍恩的名字很有意思,很多时候看翻译的时候意识不到,但是德语的Einhorn实际上是独角兽的意思。
最后代表药物:
Otalgan Ohrentropfen Otalgan 滴耳液
主要成分:安替比林(每滴含50mg),盐酸普鲁卡因(每滴约8.66mg)
(小声bb:药名也许可以把它翻译成耳痛消之类的,Oto前面提到过是耳朵的意思,alg是疼痛的意思)

gut,滴耳液这篇就写(水)完了。
下期再见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