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莲花洞》:教你如何创作喜剧
86版《西游记》中《夺宝莲花洞》这一集在原著中占了四回篇幅,这一回在开头处铺垫得凶险异常,借日值功曹之口说出了妖怪的威胁之大:
好大圣,睁开火眼金睛,漫山越岭的望处,却无踪迹。忽抬头往云端里一看,看见是日值功曹,他就纵云赶上,骂了几声“毛鬼!”道:“你怎么有话不来直说,却那般变化了,演样老孙?”慌得那功曹施礼道:“大圣,报信来迟,勿罪,勿罪。那怪果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只看你腾那乖巧,运动神机,仔细保你师父;假若怠慢了些儿,西天路莫想去得。”
在与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交战中,孙悟空虽然因为轻敌多次吃亏,但在双方斗智斗勇过程中,本单元包袱连连,笑料十足,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喜剧天赋。
而86版《西游记》这一集电视剧和剧本贴合度极高,差别非常小,但跟原著相比,差别就比较大了。这一集深得原著精髓,趣味性比较强,对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台词的设计也比较靠近儿童,比如“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这一句,现在成了网络流行语。但是,在演员选择和造型设计上,似乎所有版本《西游记》影视剧都把他们设计成了头上长角的成年大妖造型。其实仔细看原著,这两位的年龄并不大,是两个狐狸精,且头上应该是没有角的。
原著中,银角大王的外貌是这样的:
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
银角大王长得像二郎神和巨灵神,二郎神和巨灵神在电视剧里一个俊一个丑,但原著并没有写巨灵神的外貌,所以巨灵神未必就丑,从原著这一句来看,巨灵神的脸蛋长得可能也不错,因为二郎神是作者钦点的帅。银角大王颜值像二郎神,肯定低不了,但原著没写他头上长角。
金角大王的外貌则没有详细描述,但没写他头上长角。
86版剧本和电视剧中,金角和银角是太上老君的道童偷跑下界,认了狐狸精当干娘。其实原著不是这样写的,而是: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托化”就是投胎,其实这兄弟俩已经像前面的百花羞一样投胎了,而且投胎变成妖怪。但这兄弟俩似乎跟猪八戒一样,仍保留了前世的一些记忆,书中他们多次回忆自己曾在天界。虽然他们今生今世仅仅是老狐狸生的儿子,但非常孝顺母亲。这一点比猪八戒好。生出猪八戒的母猪已经被老猪咬死了。
所以,金角、银角其实是两个熊孩子,跟红孩儿性质差不多,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孩子一旦学坏,很不好惹,孙悟空在他们手里吃了不少亏。但孙大叔还是老江湖,一旦认真起来,辗转腾挪的变化也让这两个坏孩子束手待毙。在斗智过程中,这二位甚至表现出智商捉急的一面:
只见那二魔揭起帖子看时,大圣早已飞出。打个滚,又变做个倚海龙。倚海龙却是原去请老奶奶的那个小妖。他变了,站在傍边。
按照剧情,倚海龙已经被孙悟空打死了,一个死鬼站在旁边,两个醉鬼居然看不出破绽。清代很多《西游记》版本都把这一段改了,但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作者故意侮辱金角、金角智商,制造喜剧效果。这一点从孙悟空装死的情节也能看出来:
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阿!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
故意嚷嚷说自己化了,想想也知道是骗人,而且,按照孙悟空的说法,他是从头部往腰下化,那么化到腰的时候,应该已经没有头了,更不可能有嘴,喊自己化了根本就是自相矛盾。86版编剧也看出了问题,所以把孙悟空台词改成了脚先化,这就合理多了。但原著应该就是想制造无厘头,所以还故意安排孙悟空变出假的半截身子给妖怪看,就是侮辱妖怪智商。
除了反派人设不同外,情节方面,原著和电视剧差别也很大。
对于每集时长在一个小时之内的电视剧而言,想用一集篇幅讲清占原著四回篇幅的情节,如果不删减剧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一集删减了大量情节,具体如下:
首先,删掉了猪八戒巡山的起因,直接从猪八戒巡山讲起。原著中,先是日值功曹报信说山上有很厉害的妖怪,然后孙悟空故意调理猪八戒,想拿他当问路石兼炮灰,来凸显自己的作用。这也是照应前面的情节,因为之前孙悟空就是在取经团队陷入险境时出手,才证明了实力,回到取经行列。这次遇到妖怪,孙悟空故意选猪八戒当绿叶,为的是衬托自己这朵红花。他故意说丧气话让唐僧害怕,从而把临时调度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向猪八戒发号施令,命令他不许偷懒,一定要去送死。更过分的,孙悟空还跟唐僧说这种话:
行者道:“师父阿,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难行,一定虚张声势,跑将回来报我;想是无怪,路途平静,他一直去了。”
这句台词在86版剧本和电视剧里也有,但由于删除了之前的情节,观众只觉得孙悟空自作聪明,警惕性太差。其实,在原著里,孙悟空这句话是为了哄唐僧宽心,他心里应该已经猜到猪八戒被捉了,心里可能还暗喜计划初步完成。当然,孙悟空其实已经料定妖怪不会先吃猪八戒,因为他皮厚,这一点在后文也有照应。
傍一小妖道:“大王,猪八戒不好蒸。”八戒道:“阿弥陀佛!是那位哥哥积阴德的?果是不好蒸。”又有一个妖道:“将他皮剥了,就好蒸。”八戒慌了道:“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汤滚就烂。圈户!圈户!”
这一段台词反转真的笑料十足,猪八戒说的“圈户”是指在圈里喂养的牲畜。一般家养猪比野外放养的皮肉柔嫩,容易煮烂。老猪是真拿自己当猪肉了。
对于唐僧而言,经过黄袍怪的教训,他也明白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绝对的顶梁柱,不容坍塌,听说连孙悟空都没能力过关,当然着急,自然主动放权,一切听孙悟空安排,也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派猪八戒去巡山了。其实唐僧也不完全傻,知道孙悟空是在调理猪八戒,只不过不敢阻止,只是发发牢骚。
后面孙悟空变啄木鸟监视猪八戒、揭穿他谎言的情节,86版展现非常到位,喜剧效果很理想。这是作者在主线情节之外增加的笑料,不但充分挖掘了猪八戒的搞笑能力,也让本来被妖怪威胁的取经团队气氛变轻松了。这一段即使不拍,也影响不到剧情主线,但拍出来,才能奠定整个情节的喜剧基调,让猪八戒这一人物更立体。
这一集的外景拍摄地点是云南石林,怪石嶙峋,堆石成林。 莲花洞的内景则是在石林旁边的土林找的这么一个洞。倒跟猪八戒编造的“石头山”、“石头洞”谎言相得益彰。
其次,原著中孙悟空被银角大王三座大山压住,五方揭谛和山神土地害怕孙悟空,把他给放了。这一段特效极其难做,剧本和电视剧干脆改成孙悟空被巨石压住,费了好大劲才自己甩掉。不但剧情简化,也拉低了孙悟空的实力。其实,从剧中台词来看,那个巨石就是“山”的代替品,比如银角大王说他的法术是“移山倒海”,孙悟空质问山神为什么帮妖怪用山压他。原著中孙悟空被银角大王三座大山压住完全是因为轻敌加卖弄,否则不至于中招。但银角大王这个熊孩子却仅仅因为侥幸得胜就自吹自擂,一点都不稳重,难怪死得比金角大王早。孙悟空背着的巨石是道具人员制作的,而后面爆炸的落石就是真的了,使用了抠像,将孙悟空和巨石合成到一起再分开。原著中压住孙悟空的三座山是有寓意的:须弥山是佛教的山;峨眉山在明朝是道教名山;泰山则象征着儒家、礼教、皇权、天庭等世俗信仰。佛、道都不可怕,可是皇权来压,谁也扛不住。而且,百回本《西游记》之前有个神话作品叫《二郎宝卷》,这里面孙悟空闹天宫后就是被压在“太山根”,所以这可能是个致敬梗。
再次,孙悟空“装天”的剧情,剧本和电视剧简化太多,是请哪吒用黄绫遮住了天。哪吒的遮天黄绫可能是编剧参考了《封神演义》中的混天绫。但无论是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哪吒都没有遮天的本事。原著里,孙悟空说了个大话,不知道怎么圆,就让日游神、夜游神传话给玉帝,威胁他帮忙。这也是有照应的,因为上一单元孙悟空刚刚去查过黄袍怪的户口,整个天庭没人敢唱反调,所以这回变本加厉,开始提霸王条款了。
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万千拜上,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
这段话在精细鬼、伶俐虫听来,似乎是启动假葫芦的咒语,但其实是孙悟空传给玉帝的话。
面对霸王条款,玉帝很头疼,但不敢拒绝,只是发牢骚:
玉帝道:“这泼猴头,出言无状。前者观音来说,放了他保护唐僧,朕这里又差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轮流护持,如今又借天装,天可装乎?”
但害怕孙悟空的不止玉帝一个,还有所有天庭成员。威胁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年前被孙悟空揍过的哪吒挺身而出:
才说装不得,那班中闪出哪吒三太子,奏道:“万岁,天也装得。”
然后哪吒就借来真武大帝的皂雕旗遮住了天,帮孙悟空完成了装天任务。真武大帝是明朝的道教最高神,这种棘手任务必须他老人家出马。
孙悟空骗到宝贝后让两个小妖赌咒发誓的情节,电视剧也没拍。不过这一段喜感不足,没必要展示。
此外,金角、银角请老狐狸吃唐僧肉,孙悟空打死小妖去请“老奶奶”的情节被极大简化和改动。原著里,精细鬼、伶俐虫这两个蠢萌小妖已经不被主子信任了,去请狐狸精的是巴山虎、倚海龙。巴山虎是一种植物,海龙是一种海里的动物,同时也都是中药材。这两个小妖的特点都是趋炎附势,倚靠强者为生。这二位刚一出场,就对大王随声附和:
二人跪下,二魔吩咐道:“你却要小心。”俱应道:“小心。”“却要仔细。”俱应道:“仔细。”又问道:“你认得老奶奶家么?”又俱应道:“认得。”
这二位答话,就好像大王的回声。
所以,孙悟空欺骗他们两个用了不同的方法:变成小妖套话,套出压龙洞方位后直接下杀手,然后冒名顶替去接老狐狸。86版也有这一段,只不过受害人变成了精细鬼、伶俐虫,被孙悟空定住后拖入地底。原著是:
却立定步,让那小怪前走,即取出铁棒,走上前,着脚后一刮。可怜忒不禁打,就把两个小妖刮做一团肉饼,却拖着脚,藏在路傍深草科里。
金箍棒的杀伤力太恐怖了,之前银角大王也曾被吓到:
二魔道:“孙行者神通广大,那唐僧吃他不成……你们不曾见他那条铁棒,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洞中不过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
这妖王还是识货的,知道孙悟空不好惹。孙悟空能用金箍棒直接在山上剖开路一直前行,银角大王根本不是对手。但86版电视剧由于特效不好做,改成了孙悟空用法术挪开了一点草木,剧本是移开山石,这就太小巫见大巫了,甚至让银角大王夸孙悟空铁棒的台词显得莫名其妙。
孙悟空顶替小妖去请老狐狸,但因为要被迫下跪,把大圣愁哭了:
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心却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汛。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孙悟空的内心描写没有提到须菩提祖师,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须菩提祖师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孙悟空对自性的领悟,张纪中版《西游记》也是这样拍的。
原著中,这个老狐狸官威很大:
那老怪道:“你们来怎的?我往自家儿子去处,愁那里没人伏侍,要你们去献勤塌嘴?都回去!关了门看家!”
孙悟空又是磕头,又是负责给轿子开路,一路上都很丢面子,早就想打死她,后来顶替老狐狸去莲花洞,骗俩“儿子”磕头,才把丢掉的面子赚回来了。
由于这只老狐狸领盒饭太快,大部分戏都是孙悟空在假扮,所以86版电视剧安排六小龄童男扮女装出演了老狐狸,而孙悟空则由副导演任凤坡代替。仔细看会发现,这一段孙悟空的长相和眼神都不一样。
最后,从银角大王被孙悟空收进葫芦之后,原著情节被大量删减,本集挑重点情节快速收场。金角大王没有了第四件宝贝七星剑和第五件宝贝芭蕉扇,取而代之的是发出来打孙悟空的碎石,电视剧进一步增加台词交代是炼丹用的石头,但完全不堪一击。金角大王被孙悟空完虐、追击,然后被太上老君收走。但原著里金角大王的芭蕉扇非常牛,扇出的可能就是炼丹用的六丁神火,比三昧真火还厉害。孙悟空是用迂回战术回洞里打死小妖,偷了玉净瓶跑路。接着再次进洞,趁金角大王睡觉偷了所有宝贝,打跑金角大王,救了唐僧三人。金角大王回压龙洞搬救兵回来报仇,结果被孙悟空哥仨团灭。本来孙悟空准备带着精良装备一马平川,结果太上老君装成瞎子要回了法宝。这些情节在剧本和电视剧里都没有体现。
除了大量的剧情删减,在细节上,编剧也对原著进行了改动。
首先,电视剧里猪八戒见了银角大王还以为是孙悟空变的,这个不是原著情节,但确实是基于原著的喜剧包袱发挥的,改编很成功。
其次,原著里精细鬼、伶俐虫在孙悟空走后不久就发现了上当,但电视剧改成了在洞里当着妖王和群妖的面大跌眼镜,喜剧氛围确实更浓了,比原著还搞笑。
再次,猪八戒看到了孙悟空的破绽,知道了孙悟空的身份。原著是看到尾巴,剧本里没写怎么看出来的,电视剧是看到腿上的猴毛。有人怀疑孙悟空是不是没穿裤子,为什么尾巴能被看到。其实这是因为猪八戒吊得高,视野比较好,所以能看到裙底,孙悟空变人物的时候藏不住尾巴和屁股,甚至藏不住一身黄毛,这也导致了他在狮驼岭的时候变化穿帮,但在比丘国似乎有所进步,假扮唐僧时脱了上衣也没露出破绽。
另外,孙悟空说要吃猪八戒的耳朵,原著里小妖没有上前割耳朵,泄露孙悟空身份的也并不是猪八戒。原著是这样写的:
那八戒听见慌了道:“遭瘟的,你来为割我耳朵的,我喊出来不好听啊!”
显然,并不能靠这句话知道孙悟空的身份,但是的确增添了怀疑。
原著里,是巡山小妖揭发的孙悟空,他们应该是早就发现老狐狸死了,只是还没有确信洞里的老狐狸是假的,猪八戒一句话启发了小妖,所以才跑来揭发:
那里有几个巡山的小怪,把门的众妖,都撞将进来,报道:“大王,祸事了!孙行者打杀奶奶,他妆来耶!”
还有,幌金绳在原著里并不是祭起来自动捆人的宝贝,而是用咒语控制的绳套。电视剧里,孙悟空是在被银角大王放出金光攻击时,祭起幌金绳反击。这就把观众带入两个误区:一是孙悟空打不过银角大王,二是幌金绳不用咒语也能自动捆人。
其实,原著里孙悟空是跟银角大王交过手的,打了三十回合,孙悟空对银角大王的战力评价并不高,只是“架得住老孙的铁棒”,也就是跟黄袍怪差不多,不至于被秒杀,这也能看出孙悟空根本就是在玩,没有尽力。之前银角大王非常害怕孙悟空的铁棒,知道打不过,所以才选择智取,但移山倒海压住孙悟空后就膨胀了,母亲的死更是激起了他的斗志。银角大王的人设就是年轻气盛,好勇斗狠,不如金角大王老成稳重,所以即使看到孙悟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神通,也还是大摇大摆地去迎战。本来是找死,但银角大王运气不错,偏赶上孙悟空作死要试试法宝,把幌金绳当普通武器使用:
好大圣,一只手使棒,架住他的宝剑;一只手把那绳抛起,刷喇的扣了魔头。
这也能看出孙悟空武艺时远高于银角大王的,一只手也能敌住他,还能腾出另一只手来甩套索。
但很不巧,幌金绳是智能科技,咒语才是王道,所以孙悟空被捉了:
褪至颈项之下,原是一个金圈子套住。
这也能说明幌金绳不是一般的绑人麻绳,而是带圈的套索,没有咒语不能启动,只能当兵器用。
由于原著里银角大王跟孙悟空哥仨都交过手,所以很多读者认为猪八戒的真实战斗力强于孙悟空。这一点86版电视剧也有误导性,因为面对银角大王打出的光,孙悟空表现并不比猪八戒好,总给人一种无力还手的感觉,这是编剧、特效师和武术指导的锅。但读了原著还认为猪八戒厉害,那就纯属不好好读书了。孙悟空对阵银角大王属于猫玩耗子,这就不再细说了,看看猪八戒对阵银角大王的表现:
那怪认得是八戒,掣出宝刀(应该是剑,这里可能是笔误),上前就砍……那怪闻言,那里肯让。使七星剑,丢开解数,与八戒一往一来,在山中赌斗,有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八戒发起狠来,舍死的相迎。那怪见他捽耳朵,喷粘涎,舞钉钯,口里吆吆喝喝的,也尽有些悚惧,即回头招呼小怪,一齐动手。
银角大王跟猪八戒打了二十多个回合还被猪八戒吓退,而孙悟空三十回合拿不下来还要用幌金绳,很多人就会觉得孙悟空不如猪八戒。其实仔细想想,银角大王本来就是小孩子,再加上原著里猪八戒颜值是取经团队最低,长得最高大、最唬人,动手前先把自己的钉钯吹了一遍,在心理上给对手造成了压力。看看老动画片《金猴降妖》,也能发现一头黑猪一边打架一边摇头晃脑的样子很能吓唬对手。银角大王年龄小,江湖经验不足,所以被唬住了。再加上猪八戒不讲卫生,打着架还喷口水,实在恶心,所以把银角大王吓跑了。
但银角大王的小妖一出手,猪八戒的战五渣实力就彻底暴露:
他见那些小妖齐上,慌了手脚,遮架不住,败了阵,回头就跑。原来是道路不平,未曾细看,忽被萝藤绊了个踉跄。挣起来正走,又被一个小妖睡倒在地,扳着他脚跟,扑的又跌了个狗吃屎;被一群赶上按住,抓鬃毛,揪耳朵,扯着脚,拉着尾,扛扛抬抬,擒进洞去。
需要注意的是,莲花洞小妖的战斗力确实很生猛,绝对受过专业训练,连孙悟空对阵的时候都有点手忙脚乱:
那三百余精,一齐拥上,把行者围在垓心。好大圣,公然无惧,使一条棒,左冲右撞,后抵前遮。那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一似绵絮缠身,搂腰扯腿,莫肯退后。
这太勇猛了,比天兵天将还厉害,孙悟空都被打慌了,用身外身法才实现反杀。这种小妖,几十个就够猪八戒受了,打不过是必然的。
猪八戒的战斗力跟沙僧是差不多的,在流沙河单元,这俩人完全五五开。但沙僧对阵银角大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实力的悬殊:
来往相持八九回,不期战败沙和尚。那魔十分凶猛,使口宝剑,流星的解数滚来,把个沙僧战得软弱难搪,回头要走,早被他逼住宝杖,轮开大手,挝住沙僧,挟在左胁下,将右手去马上拿了三藏,脚尖儿钩着行李,张开口,咬着马鬃,使起摄法,把他们一阵风,都拿到莲花洞里。
在86版剧本和电视剧中,沙僧直接被银角大王秒了。银角大王抓住唐僧和沙僧在天上飞,这个不是吊威亚,而是“景动人不动”。在棚里放上烟雾,用鼓风机使劲儿吹。把做好的山石放在轨道车上,再将轨道车向后移动。
八九回合拿下沙僧,这才是银角大王的真实实力,猪八戒的真实实力对银角大王来说,也是二十个不够打,只不过银角大王年龄还小,不像黄袍怪那样经验丰富,所以没能迅速拿下猪八戒,一旦找回状态,取经队伍除了孙悟空,没人打得过他。
但是,也不用把银角大王吹得太过,他的真实武力值跟黄袍怪应该是差不多的,黄袍怪本来也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宿醉未醒的时候甚至不敢跟猪八戒正面交锋。银角大王只是斗志旺盛,但不具备跟孙悟空争锋的真实实力。
而金角大王的实力,似乎跟银角差不多,但实战经验更丰富,比如第一次对阵孙悟空:
这老魔与大圣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他把那剑梢一指,叫声“小妖齐来!”
虽然没分胜负,但金角大王直接命令小妖群殴,显然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直接群殴。
第二次对阵孙悟空:
那老魔与大圣战经三四十合,天将晚矣,抵敌不住,败下阵来;径往西南上,投奔压龙洞去不题。
能跟孙悟空打三四十合,一直打到天晚才战败,金角大王够可以了,实力不在银角大王之下。
但金角大王有个“黑点”:
那老魔见伤了他老舅,丢了行者,提宝剑,就劈八戒。八戒使钯架住。正赌斗间,沙僧撞近前来,举杖便打。那妖抵敌不住,纵风云往南逃走。八戒、沙僧紧紧赶来。
被八戒、沙僧追着打,这就太丢人了。但结合前后文,也不难理解,舅舅狐阿七已经阵亡,压龙洞妖怪被团灭,一个光杆司令本来就没啥斗志,何况还有个最能打的孙悟空在跟前,仗根本没法打。所以,金角大王的“抵敌不住”不是害怕八戒沙僧联手,而是害怕旁边的孙悟空。
再说说压龙洞的妖怪,真的弱爆了。老夫人九尾狐被孙悟空一棒秒杀,她弟弟狐阿七跟猪八戒几乎五五开甚至更弱一些,手下女妖群殴都打不过沙僧,这个实力,要不是儿子孝顺且能打,早就被吞并了。
最后说说太上老君,86版这一集的太上老君是闫怀礼临时顶上的,两个道童也换演员了,不是《大圣闹天宫》里那两个,所以许晴没有出演这一集。
原著中的太上老君是上古神,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女娲”:
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西游记》里的女娲是太上老君化身,跟《淮南子》、《封神演义》等作品中描述的女娲完全不同。另外,太上老君虽然打架不行,但法宝厉害,且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技能,居然把已经化成水的妖怪复活,且还原成了前世的样子。这个摆脱轮回的逆天重生技能,估计孙悟空也不得不叹服,所以后面在乌鸡国遇到复活国王的难题,就老老实实去骚扰太上老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