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绪论这七点常考五大题型, 让你事半功倍的复习手札

1
绪论
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语言的结构属性
1.
总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
3.
结构上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
5.
功能上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6.
3
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 口语的风格。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但是口语的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 结构完整,长句较多,克服了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
4
文学语言及文学语言书面语的关系
文学语言的定义: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 的语言。
二者的关系:
①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②文学语言既 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
③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正是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 面语与口语,对于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起着很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5
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历程
名称变化:
存在(先秦)→雅言→(春秋)→通语(汉代)→官话(明代)→国语(辛亥革命后)→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历程:
(1)殷商时代:出现
(2)先秦时期:较为成熟
(3)汉初或南北朝时期:由于口语发展较快,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这种脱离了口语的书面语,通常被称作文言或文言文。
(4)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都是用白话写成的文学作品。
(5)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是明清的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这些白话文学作品总的看来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它们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推广,使北方方言在各方言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
(6)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7)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召开学术会议,把汉民族共同与成为普通话。
6
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北京话)→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2)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第二大方言区
(3)湘方言(长沙话)→使用人口最少的方言
(4)赣方言(南昌话)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
(6)闽方言: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
(7)粤方言(广州话)→声调种类最多的方言
7
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简洁;
(4)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2)构词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三)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四)汉字方面(上册书本P139)
(1)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是形体结构复杂的方块结构;
(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超时空性
现汉提分加油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