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豢养男宠,赵姬为什么风评不及宣太后?
引言
提起男宠,相信不少朋友脑海中第一呈现的可能就是穿着龙袍的武则天侧躺在榻上,旁边两个长相清丽的年轻小伙从旁伺候的香艳画面。
“男宠”,意为靠色相侍人的男性,出自《北史·魏彭城王韶传》。男宠因武则天名声在外,比如有名的薛怀义和张氏兄弟,但武则天却并非唯一豢养男宠的女性。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其高祖母宣太后和其生母赵姬都豢养过男宠,但前者的评价多为正面,后者的评价却多为负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相似的前半生
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妾室,秦昭襄王的生母,有男宠义渠王和魏丑夫,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65年。
赵姬是秦庄襄王的正室,秦始皇的生母,有男宠吕不韦和嫪毐,生于生年也不详,卒于公元前228年。
秦庄襄王是秦昭襄王的孙子,也就是说宣太后和赵姬是太婆婆和孙媳的关系,俩人虽然相差几辈,但早年经历却有些类似。
宣太后又称芈八子,是秦惠文王的后宫妃嫔。八子,是当时秦朝后宫的第五等嫔妃,相当于清朝后宫的“嫔”这一等级,说低不算低,说高倒也不高。
不过秦惠文王并没有因为她是妾室而薄待她,虽然当时秦惠文王最宠爱的是魏夫人,也就是惠文后,并和她生下了公子荡,即后来的秦武王,但也和宣太后生下了公子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可见在妃嫔时期,宣太后在后宫的生活也是风生水起的。
然而宣太后年少,秦惠文王已步入中年,老夫少妻之下,大概率是秦惠文王先走,届时身为惠文后和秦惠文王的嫡子,公子荡继位自然是毫无悬念。
在战国时代,有野心的主会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废除大王,迎大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上位,以达到自己把持朝政的目的,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如此一来,宣太后和公子稷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如芒在背。
随着秦惠文王的离世,惠文后之子公子荡正式继位,号秦武王。
彼时,齐国、秦国被视为强国,故以燕国为首的六国对秦国实施了“合纵”的外交策略,即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
而秦国实施的“连横”,就是秦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以突破“合纵”对本国的封锁。
为了彻底打破燕国牵头的“合纵”,惠文后和秦武王共同商议决定让孀居的宣太后和公子稷到燕国做质子。
宣太后和公子稷虽然是妾室和庶子,但秦惠文王也并未薄待,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纵使俩人万般不愿,也不得不为家国做出牺牲。
年轻守寡,本就伤心抑郁,现在还要去别国寄人篱下当质子,宣太后的前半生可谓是“孤独苦闷”。
再看赵姬:赵姬原是赵国家世较好的人家,但因突遭变故沦为了歌伎。普通人遭受这样的变故,可能早就一蹶不振了,不过赵姬心气很高,并不甘心就这样成为他人消遣取乐的玩物,所以即使日子再苦,也勤练舞蹈,并保持着姣好的容颜。
命运钦定的邂逅总是悄无声息的。作为首屈一指的富商,吕不韦早已听闻城中有赵姬这个人间尤物,自然也想一睹芳容,便来到了赵姬谋生之处。
俗话说“一眼万年”,就是这一眼,吕不韦和赵姬再也移不开自己的眼睛,
被对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吕不韦更是将赵姬纳入府中,与后世汉武帝和陈阿娇“金屋藏娇”的典故如出一辙。
身为富商,不会做赔本的生意,同样,吕不韦将赵姬纳入府中,也并非完全为了儿女私情,而是希望眼前这个明艳动人的女子,日后能让自己平步青云。一个落魄的富商之女,吕不韦为什么会觉得她能让他平步青云呢?那就得讲一讲另一个人:秦庄襄王异人。
此时的异人,还只是因生母不得宠,被父亲秦孝文王丢在赵国的质子。前面已经提过,质子要仰人鼻息,日子自然会很拮据。
这样的一个落魄王族,吕不韦却愿意大力扶持,一边用真金白银帮助异人度日,一边游说秦孝文王最宠爱的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养子,让异人有了成为储君的希望,更献上最心爱的赵姬以示诚意。
后来异人继位,号秦庄襄王,吕不韦成为了秦国的丞相,权倾天下,足以见其眼光独具。
说回赵姬,她在吕不韦这里享受到以往的高床软枕、锦衣玉食的生活,现在让她陪着秦异人去讨嗟来之食,还要过着朝不保夕的质子生活,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但吕不韦都能说动华阳夫人认妾室之子为养子,说动赵姬嫁给异人又有何难?就这样,赵姬和异人成婚,并生下了公子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军事摩擦是再正常不过了。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国派大将攻打赵国,赵孝成王想杀异人泄愤,机智如吕不韦,帮助异人逃离赵国,回到了秦国。
赵孝成王又想杀赵姬和嬴政泄愤,不过他们也被藏匿,赵孝成王又落了个空,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可是赵姬和嬴政还是担惊受怕。
待异人登上王位,赵姬和嬴政终于被接回秦国,赵姬被立为王后,嬴政自然是储君,
然而异人在位不到三年就离世了,还未好好温存夫妻之情的赵姬,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同为质子和寡妇的前半生,是她们相似的地方。
二、不同的感情寄托
一个人有了感情,就有了牵绊,有了牵绊,就注定了这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做到理性。俗话说“女人都是感性的”,这一点在宣太后和赵姬身上得到了印证,只是,她们的感情寄托是不同的,这也让她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宣太后有两名比较出名的情夫,一位是义渠王,是义渠国的国君;一位叫魏丑夫,生卒年不详。
义渠与秦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早在公元前318年,齐、宋、韩、魏、赵五国伐秦,秦惠文王担心腹背受敌,于是用上好的绣缎和让人眼花缭乱的美人送给义渠王,希望义渠国不要参与这场战争。
但义渠并不买账,还是乘人之危,“大败秦人于李帛之下”。此后双方一直处于交战状态,义渠伤亡虽远大于秦国,秦国却始终未能将义渠并入版图,这对于秦国而言,始终是一大隐患。 时秦昭襄王继位,宣太后摄政,宣太后深知过去强攻义渠终究是行不通的,便转变策略,盛意邀请义渠王长居宫中,大摆宴席,甚至还委身义渠王,并为他生下两子。
美人在怀,双子承欢膝下,还能拥有这宏伟的宫殿,甚至在名义上也算是秦昭襄王的假父,这对于常年征战的义渠王来说,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但宣太后并未沉湎于男欢女爱或天伦之乐中,于公元前272年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趁义渠群龙无首之际吞并了义渠,解决了这个困扰秦国甚久的大敌,拓展了秦国的版图。
后任用弟弟魏冉和芈戎,长时间控制秦国朝政,不过在秦昭襄王瓦解了其势力后,也心甘情愿地隐退,并未再做出什么让不利于儿子的事情。
晚年想要情夫魏丑夫陪葬,一方面可以说是出于对魏丑夫的爱和占有欲,但另一方面,焉知不是怕魏丑夫借“太后情夫”的名号作威作福进而威胁到儿子的地位呢?
反观赵姬,自异人死后,为了能使秦国不发生内乱,使儿子嬴政顺利登基,自己顺利成为太后,与害怕失势的吕不韦再次因利走到了一起。
不过旧情人见面,难免干柴烈火,时间一长,赵姬和吕不韦淫乱宫闱的流言蜚语也传到了嬴政的耳朵中,一国太后如此,这不仅仅是赵姬的面子挂不住,身为太后之子,身为一国大王,嬴政的面子也挂不住,怎能不恼?
吕不韦何许人也?
能在众多歌伎中发现能为我所用的赵姬,能在落魄贵族中发现能帮助自己平步青云的异人,自然也能看出嬴政身上的戾气,长此以往,恐怕自己会被赵姬牵连,性命不保,但太后摄政,如果开罪,以赵姬感情用事的性格,自己也势必会遭殃。
恰逢此时,嫪毐出现了,于是乎吕不韦将嫪毐扮作假宦官,献给了赵姬,这才得以脱身。
嫪毐,“大阴可挂桐木车轮行走者”,赵姬自亲眼目睹后便不可自拔,时常与嫪毐私通,甚至珠胎暗结。
为了保护腹中骨肉,以卦象不吉之名迁居别宫,并生下两子。
为了表达自己对嫪毐的爱,赵姬利用太后摄政的权力,封其为长信侯,以山阳为封地住地。如果嫪毐说想要天上的月亮,想必恋爱脑上头的赵姬也会去摘下来。
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嫪毐便是如此,不止满足于做一个长信侯,
还将太原郡改名为“嫪毐国”,无疑是在挑战国君的权威。
不止如此,他还插手干预朝政,卖官鬻爵,向他求取官职的人不计其数,
大有和吕不韦分庭抗礼之势。
都说
“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赵姬心中,嫪毐无论做什么她都不忍心责备,即使明知嫪毐所作所为已逾越了君臣本分,威胁到了儿子的君主权力,却还是听之任之。
后来有一次,嫪毐在酒后和人争执中口出狂言,称自己是秦始皇的假父,这话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也得知了嫪毐和赵姬密谋让他们所生的孩子继承王位,事已至此,
嫪毐此人绝不能留。
做贼心虚的嫪毐选择先发制人,发动了
“蕲年宫之变”
,意在诛杀秦始皇,但秦始皇早已洞悉其阴谋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最终嫪毐起兵失败,被判处“车裂”之刑,和赵姬生育的两个孩子被秦始皇活活摔死。 作为赵姬的另一个男宠,也是坊间传闻的“秦始皇的生父”——吕不韦也被牵连,全家流放蜀郡,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 而始作俑者赵姬,被幽禁别宫,永不许出,为她求情的大臣均被秦始皇斩杀。
宣太后和赵姬,俩人都豢养男宠,并且都和男宠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为男宠生儿育女。
但俩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情寄托,也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产生了不同的结局。 三、相反的历史评价
关于宣太后的历史评价,一般都比较正面,比如对先秦史有深入研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原研究员兼办公室主任马非百曾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吞并义渠,为秦国解决大患,其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关于赵姬的历史评价,则多以负面出现,比如《史记》记载“太后淫不止”。
结语
由此可见,男宠终归是男宠,宣太后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为男宠生儿育女,也不会就此沉湎其中,面对所有可能会威胁自己儿子的地位和国家统治的人,就算是最爱的男宠也照样斩杀。
而赵姬却过于感情用事,沉浸在和男宠男欢女爱的欢乐中无法自拔,一次次放纵男宠挑战儿子的权威,将儿子置于尴尬的境地,更因自己的恋爱脑,险些让儿子被人杀害,实在是愧对母亲之名,也愧对太后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