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投资50亿的广东海芯开工9个月就关门大吉?
Vivo申请折叠手机支援手写笔设计专利
目前市面上的柔性屏智能手机主要是由Royole、三星、华为、摩托罗拉这几家厂商推出,而这些手机主要以对称折叠和翻盖设计为主。随着柔性屏幕技术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也开始提高。

据国外媒体LetsGoDigital的报道,vivo于今年2月曾经向世界知识产权办公室提交过一份关于折叠屏手机的设计专利申请,并于10月获批。LetsGoDigital指出vivo的设计与三星的Galaxy Z Fold2非常相似,但不一样的是vivo为这部手机增加了手写笔功能。

报道中提到,vivo的手写笔采用软橡胶笔尖,这样可以减轻手写笔对屏幕的损伤,此外手写笔采用跟三星Note系列一样的嵌入式设计,手写笔在不使用时可以放入手机内部。不过这款产品的具体发布时间尚未清楚。
英特尔被抛弃,微软加入ARM阵型?
据《彭博社》报道,微软正在研发适用于云端服务器的ARM架构处理器,希望能降低对英特尔芯片的依赖,此外旗下的Surface系列电脑也传出将会有一款新机型会搭载自家研发的芯片,但具体细节尚无法得知。

对于该谣言,微软通信主管Frank Shaw向《彭博社》做出回应,芯片是技术的一切根源,公司会尽可能持续投资研发,像包含设计、生产以及功能方面,也会与芯片供应商继续合作。采访中微软并未承认也没有否认自研芯片的计划。

外媒分析,由于英特尔的技术升级过于缓慢再加上其芯片价格居高不下,与此同时AMD的Ryzen处理器强势崛起,苹果的ARM芯片也取得不错的表现,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反思是否应该另辟蹊径。微软改用自研芯片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更符合自身需求,利于对抗亚马逊等竞争对手。
投资50亿的广东海芯开工9个月就关门大吉?
美国禁令让无数国人意识到核心科技的重要性,近年近几年国内关于半导体、芯片等行业越来越备受关注,只可惜一切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骗局。

据报道,中国芯片业又再传出烂尾事件,今年3月动工的广东海芯工厂,近日传出工程停罢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官方回应。综合香港经济日报、新浪科技、芯智讯等媒体消息,国内芯片热潮持续攀升,但具体成果与投入资金不成正比,现时已经先后有多个类似的项目出现烂尾。

报道指,今年3月11日挂牌的广东海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而公司总部大楼以及12寸晶圆生产工厂也于3月18日动工,当时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教父的张汝京也出席典礼,引起业界一阵议论,不过张汝京强调,自己只担任顾问,未参与这个项目。

按照海芯当时提出的计划,8寸晶圆厂与12寸晶圆厂均可在完工后投产,前者芯片可年产量为42万片、后者可年产为8万片,总计年产量达50万片的规模。不过随着停工的消息传出,后续的规划也成为未知数。

今年9月被外界视为中国下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指标企业武汉弘芯,声称投入1280亿元建设后,遭到媒体披露濒临破产而且停工多时。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1内,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多个百亿级半导体计划纷纷无力继续,先后停罢。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11月底出席活动时坦言,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发生了与钢铁、水泥行业类似的情况,出现了盲目投资和烂尾的项目,需要加强监管。到底这股“中国芯”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何时才能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