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顺风耳何许人也?
无论是剧本还是电视剧,此处都对原著做了改编,原著中,惊动玉帝的不是“隆隆巨响”,而是石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斗府”就是星斗居住的地方,即天宫。剧本里也有关于石卵化石猴和目运金光的描写,但把“斗府”改成了“太空”。这些86版《西游记》正片也都没有拍。但张纪中版西游记拍了,槽点也不少,一是石卵居然炸了;二是石猴刚出生身上没毛。原著是“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只是吃了东西眼里的金光就没了,而不是吃了东西身上才长毛。
之后的剧情,基本上按照原著拍,书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并不是正统的道教神,而是东南地区海神信仰的产物,一般配在妈祖(或其他海神)的两侧或门前。内地没有这样的神,因为不需要。只有在海面上,才有这种需要。正如望远镜和雷达,航海的时候用得多。福建泉州妈祖庙、广州南海神庙,至今还有千里眼、顺风耳的塑像。在明代小说《有商志传》中,千里眼、顺风耳名叫高明、高觉,姜子牙讲了两人的来历:千里眼、顺风耳、神荼、郁垒住在“东海度朔山”,千里眼、顺风耳负责监察恶鬼;神荼、郁垒得到消息,就去把恶鬼捉来杀掉。高明、高觉就是黄帝庙里的千里眼、顺风耳,他们被姜子牙等人斩了之后,庙里两座雕像也就莫名其妙地掉了脑袋。 在《封神演义》中,作者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度朔山大桃树,其根盘屈三千里”(语出《河图括地象》,见《纬书集成》)改成“桃、柳根盘三十里”,但没有解释清楚作怪的到底是树精还是轩辕庙两个鬼使,还是鬼使附身在树精上作怪。
关于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个说法,说千里眼叫离娄,而顺风耳叫师旷,他们的故事,在《四游记》的《南游记》里,说得最详细。 离娄就是《孟子·离娄篇》的离娄。离娄是轩辕黄帝的大臣,也叫离朱(古代朱、娄二字同音)。传说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丢失了玄珠,第一个派去找的人,就是离朱。离朱视力很好,能视百步之外。后来逐渐夸大,变成了千里眼。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音乐家,辨音能力特别强。他是盲人,常自称“暝臣”“盲臣”(古代的乐师盲人特别多)。《庄子·齐物论》说师旷“甚知音律”,所以在先秦文献中,常以师旷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 盲人的听力都很好(据说一个人的五官残废了一个,其他的功能会增强)。师旷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还有一次,师旷听到晋平公铸造的大钟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晋平公不以为然,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果然如此。因为师旷善听,就都附会在他的身上。古人认为风是可以带来许多吉凶征兆的,古代有一种占卜方式叫“师旷占”。例如《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听风来向占卜当年收成、米价的方法,。例如十月一日,如果有风从东来,春天的粟米贱,反之则贵。旷野中风向多变,需要有师旷这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清,所以“顺风耳”就顺理成章地叫了起来。